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5页)
沦于断章取义、管中窥豹,读者看了你的一面之词,得益还是受害,实在难说。” 胡小平笑“我下星期四早班飞机到温市。” “我知道,早上六时四十分抵埠,对不起,我还没起床,你在什么地方下榻?” “香港之声经费一向不足。”他犹疑。 “我知道,你到顾晓阳处借住好了,她有的是客房。” “不必,晓阳丈夫一向看不起我。” “我知道,小平,你就是这点狷介,一天到晚怕人家看你不起,老实说,人家看不起我,我还来不及抽空去看他是否看不起我。” “豪气!” “真是的,”晓敏自信地说:“这一代女性出来做事,若果连这点骄傲都没有!哪里都不用去。” “晓敏你还是那么爱吹牛。”他调侃她。 晓敏问:“你胖了还是瘦了?” 小平没有回答。 晓敏自嘲:“我现在胖得像只皮球。” “见面便知分晓。”小平说。 “你可以到我家客厅借住。” “谢谢你雪中送炭。” “没问题,小平,没问题。” 币上电话,晓敏一颗心不能平复,他终于要来了,谁知道呢,也许来了不再回去,当然,这样的可能性极之低微。 胡小平,粤籍人士,香港土生土长,持英国属土护照,家庭清贫,父母亲是半山富家的帮佣,他与两个meimei自幼在洋房花园角落佣人宿舍长大,遵母嘱与大宅的少爷小姐们维持一个非常遥远客套的距离,这是胡氏卑微的家教。 孩子们没有让父母失望,两个meimei分别是文凭教师及护士,小平毕业后不到三年便成为颇具文名的记者,他告诉晓敏,老东家曾感慨地对忠仆说:“我家孩子要是有你家一半那么长进,我已心满意足。” 小平当时大奇,什么都有了,还要孩子长进干什么? 甭傲.能吃苦,爱死干的胡小平对香港有一分恋情“是这样自由开放的社会栽培了我,它的制度或许还不够好不够公平,但对我已经够好够公平。” 批评起香港来,还是狠劲十足,不过看得出文字后边有太多的爱。很多时候,护短而偏激。 最近的将来他才不会移居西方社会。 一个星期后他一定会赶回去截稿出书。 那本香港之声才是他的老婆他的所爱他的归宿。 不不不,胡小平不会为晓敏或任何人留下来。 jiejie晓阳对小平的评语是“那小子自卑与自尊同样强烈,急急要上进、出人头地的压力使他无瑕兼顾感情生活。” 也许是对的。 jiejie对的时间多。 第二天一早,郭剑波来访。 晓敏穿着运动衣在喝咖啡,连忙招呼小冰。 小冰说:“晓敏,来接范里的车子属于大使馆所有。” 晓敏一怔“大使馆在渥太华。” “正是,车子穿州过省来到本市,你不觉稀奇?” “小冰,我有一个请求。” “说吧。” “我希望你把对范里的身世调查扔下,太不公平了。” 小冰反问:“你没有好奇心?” 晓敏摇摇头“完全没有。” 冰剑波说:“这条线索可能引向一个极之曲折的故事。” 晓敏看着他“你也是一个写作人?写传奇、小说、抑或报道?” “好,好,”小冰扬手,你的意愿,晓敏,我放弃追溯范里的故事。” 晓敏凝视小冰,盼他适可而止,人人都怀着一个故事,总有若干不甚光彩的情节,你有,我也有,她更有,何必挖出来说!她从事写作若干年,前辈的金石良言是任何题材可写,千万不要揭人私隐,降的往往是执笔人的格。 小冰已自晓敏眼中获悉她的不满,这女孩正直一如小学生,他重视她的意愿,连忙说:“我答允你,以后再也不理范里私事。” 晓敏笑了。 小冰松口气,捧着香浓的咖啡打量她的小鲍寓,地方不能说整齐,晓敏那文艺气息毕露、报纸杂志叠叠堆在长沙发边,阳台上放着各式盆栽,厨房设备齐全,可见她懂得烹饪。 当下晓敏说;“好些日子没去看老伯,一切无恙吧?” 冰剑波的眼光刚刚落在墙报上钉着的剪报,一时凝神、没有听见晓敏的话。 晓敏追随他的目光,原来他在看太阳报那几篇评论。 晓敏不欲再提这个题目,否则又涨红面孔拔直喉咙扯起青筋,让异性看到丑陋的一面实属不智。 她问:“添不添咖啡?” “呵!好,谢谢,”小冰回过神来“对,老伯的访问进行得怎么样?” “知得越多越是心酸。” “他把人头税那一节告诉你没有?” “有,还有不准申请妻子过来团聚,彼时,女性没有劳动能力,又怕她们大量生养,真逼得老华侨山穷水尽。”真难想象,那不过是教十年前的事。 “二三十年代还没有华裔律师、医生、建筑师,我们一直是苦力、洗衣店工人,餐厅侍者。” 晓敏加一句“直到今天,温哥华一共被发现了两次,一次由乔治温哥华上校,第二次由香港人。” 小冰惊异地看看晓敏,她的口气与顾晓阳何等相似。 “晓敏,温市是一个都会,属于各色人种,每个居民都为它服务,它亦为每个居民服务,温市不是小香港。” “你不喜欢香港。”晓敏看看他。 “坦白说,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