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5页)
,这是我们的民族特性.但我们也藉此生存下来,尤其是香港人,争财不争气,现在我们同政府直接交易。政府才是六房东,这些前任租客发牢騒,理他作甚。” “气已经受到眼珠子,我不能再忍。” “好,也好,总得有人学秋瑾,”晓阳说:“但我仍然坚持我的方法是对的:中西永远不能合璧,能够互相利用、荀且偷生已经上上大吉,你要与他们做朋友,讲道理,生闲气,你尽管去,今日我有大客自台北来,做成这笔生意,说不定可以退休,再见。” 晓敏起床。 第一件事是讪笑着掀开窗帘看看楼下是否有三K党聚集。 jiejie的态度是老华侨本色:但求生存,不求了解,任误会越结越深,一则英语不好,无从表达,二则根本不理会红颜线头发的异邦人怎么想! 晓敏是矛盾的,刹那把洋人当朋友,刹那又吵将起来,反而不及晓阳不闻不问无功无过的态度省力。 大厦顶褛有三个豪华复式单位,业主全是港人,年间大抵只在夏季最热的两个月来住上一阵子,其余时候,拍上门,回香港去也,是以游泳池永远空荡荡无人用。 惹人妒忌?当然。 晓敏吁出一口气。 她本来想与洋人打成一片,结果当洋人恼怒批评不合作的华人的时候,她又头一个生气,来护着平日谈不拢的华人,干革命就是这点痛苦。 晓敏把车子开到郭牛家去。 老人在后园苹果树下哂太阳。 抬眼看去,花已落尽,一树累累青色豆大的果实,晓敏也还是第次看到苹果生长的可爱实况,心情略略松弛。 她轻轻坐在老人身旁。 老人拍拍她的手背。 晓敏忍不住诉苦:“我想家,我想回家。” 老人微微笑。 “比起您的苦难您的经历,我的不算一回事,但我也切实感到痛苦,请你给我力量,让我接棒。” 晓敏握住老人的手。 九十岁称耄耋,一百岁称期颐,一百一十五岁的老人.应该吸收了天地智能精华,破此限者极为罕见,晓敏坐往他身边,内心非常祥和。 老人终于开口了:“新环境,总要设法适应。” 晓敏说:“我怕我跟不上这个游戏。” 老人笑。 晓敏记得他说过,十二岁的郭牛在洗衣场堡作、蒸气弥漫,脏衣服泡在热皂水中,用木棍大力搅动,逐件搓洗过清,个子小小的他一天做足十多廿个钟头,晚间睡在衣包侧跟,只有他会讲两句英语,遇到洋人来调查卫生时况,他还要扮代表,双手熨得通红溃烂,人累得如行尸走rou,站着也会睡着,铁路建成通车,报道一字不提华工,洗衣场结束,郭牛失业,改学烹饪,到育康为掘金的狂人办膳食。 统统靠一双rou手,熨得泡得浸得破得畸型,这是一双工具手,晓敏敬爱这双手。 她把它们摊开来,看到损坏的指甲,累累疤痕,屈曲的关节,会得落泪。 房东梁太太过来“顾小姐,喝杯茶。” 晓敏这才笑起来:“谢谢你。” 梁太太说:“本来这样亮丽的阳光正好晒哂衣裳,晾过两次,邻居抗议呢,说是没礼貌,这一带并不富有,一样讲面子,只得入乡随俗,想不开,又以为外国人欺侮我们。” 晓敏暖缓低下头来,又问:“可有洋人騒扰你们?” “我们不騒扰洋人已经很好丁。”梁太太笑。 “此话怎说。” “隔壁一三六号两个男孩子回香港找师傅学会几招咏春拳,还真管用,把洋童打得头破血流。” 晓敏发呆。 真不晓帮谁才好,洋童顽劣,恶名彰,但是用霸力占他们上风,又不是正确良善的风气。 晓敏问:“像不像要打起来的样子?” 梁太太抿嘴,不子置评。 老伯这时站了起束,晓敏说:“我扶你进去。” 梁太太点点头“顾小姐敬老。” 只见老人趋到晓敏身边轻轻说话,晓敏不住嗯嗯应他。 晓敏查过书籍,中国人平均寿命在旧石器时代是十三岁,夏商时代是十八岁,秦汉时代是二十岁,唐代公元八世纪为廿七岁,宋代十一世纪为三十岁,元代十四世纪为卅二岁、明清十七至十八世纪才三十三岁。 晓敏当然敬重郭牛。 她借梁宅的电话拨到范里家去,那边一直空响,许是到图书馆去了。 晓敏在图书馆里写日记:母亲大人提供的盘川已经花得差不多,幸亏居有定所,二手车亦颇听使唤,但成日价吊儿郎当… 正写到有趣的地方,有一只手放在她肩膀上,晓敏抬头一看,正是范里。 晓敏问:“你为什么不来上课7” 范里搞下墨镜。 晓敏看见她右眼瘀黑,吓一跳,压低声音:“谁做的。” 范里答:“我自己碰到的。” “怎么会。”晓敏不信。 “我虽不济,也不致于甘心捱打。” “有人对你不好,说出来,大家想办法。” “我喝醉滑了脚步撞在柜上。”范里吁出口气。 晓敏不再追问。 范里重新戴上墨镜“晓敏,我有一个请求。” “你尽管说。”晓敏本来是个热心人。 “我想到府上借宿两日。” “不成问题。”晓敏一口答应。 “你…不想知道原因” 晓敏温和地说;“结交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