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变天 (第3/5页)
没有一座金身菩萨? 必于这个问题,只有呆在皇后武氏身边达十几年之久的三五个太监宫女才会明白,其实皇后娘娘每次拜佛,拜的都是自己。 因为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佛,那就是她自己! 当然,关于这一点,没有人会说出去,所以,这明堂就是一座佛堂,是一座不供菩萨不供佛的佛堂。 此时,武后在明堂内独自静坐,许敬宗等人进来后施礼毕,武后淡淡抬手,命四人坐下,当下那刘之抬头偷瞥了一眼,见皇后娘娘神色颇为不虞,当下犹豫了一下便冲许敬宗使了个眼色,当下几人便都赶紧逊谢而口称不敢。 皇后娘娘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笑着再让,听了众人的话,她却只是静静地发愣,当下刘之见了不由得趋前一步道:“娘娘,恭喜娘娘今日荡平反叛,此乃大唐之鸿福,而娘娘之吉兆也!” 刘之此人素来以广有智谋著称,平日里最得皇后武氏所倚重,而他善于揣度人心思的本事更是臻于化境,所以,武后最喜欢问计与他,而他也颇以诸葛自诩,当下见到皇后娘娘愁颜不展,他自然是要想办法找一找该有的氛围了。 若是换做往日,只怕着刘之几句阿谀之辞一出,武后便会淡淡一笑,摆手命他坐下,但是今天,听了他这几句话武后却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没有什么反应。 当下许敬宗低着头,嘴角微不可查地瞥了一下,似乎是一个冷笑的角度,然后,他也突然趋前一步,道:“娘娘可是为了长孙冲之事烦心?” 皇后武氏闻言抬头,不由得微微笑了笑,道:“许爱卿好敏捷的心思!” 顿了顿,她看看堂内四人,微微一笑。问:“你们觉得那长孙冲,是杀。还是不杀?” 刘之闻言当即道:“自然要杀,不杀不足以正皇家之威严与娘娘之信权,所以,这长孙冲非杀不可!” 元万顷闻言也赶紧附和道该杀,倒是许敬宗,闻言反而退下一步,虽然脸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却是忍不住冷笑… 柄之大事,岂是你们穷酸所能知能懂地! 皇后武氏淡淡点头,但是脸上却总是带着淡淡地威严,令人不敢逼视,当下皇后看了静默不语的许敬宗一眼,却是先开口问李敬业“李爱卿,依你看来呢?” 李敬业闻言赶紧抬头,胖乎乎的脸上满是敦厚而臣服地笑意,道:“臣年幼。于这国家大事上…不敢擅议!想来皇后娘娘在这明堂之内静坐许久,已经是有了定论了,还请娘娘吩咐便是。臣,以及英国公府,必全力为娘娘效死!” 皇后武氏闻言不由得微笑点头,显然对李敬业这番对答甚是满意,当下不由得开口赞了一句“李爱卿果然不愧英国公的嫡长孙。见事分明啊!”说完了,她不等李敬业借梯上房的奉上阿谀之辞便长身而起,道:“我意已决,这长孙冲,不能杀!”刘之与元万顷闻言不由愕然,许敬宗却是微微点头,道:“娘娘圣明!” 这时,那元万顷忍不住道:“但是…娘娘,这长孙冲乃是长孙世家的嫡长子。好不容易他犯下了这等大罪。不正好借机…” 他正说着,武后也正淡淡地听着。却突然听见外面有太监禀事道:“回禀娘娘,英国公老大人赤了上身自缚荆条到大明宫外请罪来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刘之唯恐落于人后,当下马上趋前一步道:“娘娘,这长孙冲犯下眼看必死,长孙无忌教子无方,亲自前来负荆请罪虽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依臣看来,他来请罪是假,要见皇上是真,而他要见皇上…只怕也只是想逼着娘娘您放了那长孙冲罢了!娘娘,您可千万不要手软哪!这皇上…不能让他见!” 武氏轻轻地哼出一口气来,却是突然破颜一笑,道:“刘爱卿说得好,本后也觉得这长孙无忌…确实是来逼本后放人来了!只不过…” 她地眼睛在四个人身上看了一圈儿,问:“诸位爱卿觉得,他来要救的,可是他地那个儿子长孙冲吗?” 刘之与元万顷闻言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道:“那是自然!” 刘之道:“常言道父子连心,长孙无忌自然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处死,这白发人送黑发人…” 此时,许敬宗却突然站出来打断了他的话,道:“依臣看来,长孙无忌这一次是抱着默许皇上重病难起一事来的,也自然就是默许了皇后娘娘对大明宫和对大唐朝政的控制,所以,臣恐怕他的所图非小啊!”刘之被他打断,不由面色不虞地看了许敬宗一眼,但武后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笑道:“许爱卿果然老成谋国,那么依你看,他想要救走的,是谁?” “呃…”许敬宗闻言略略犹豫了一下,一脸阿谀地笑容躬身道:“臣以为,他应该是想要救走那褚遂良…” “算啦!”皇后武氏突然摆了摆手打断了他地话,当下许敬宗应了声是,然后便安然地退了回去。 他自然知道,自己要说的东西,皇后娘娘都已经听懂了。 这时,皇后武氏不由得转首看向李敬业,在场四人,可就剩下他一个人没说话了,当下李敬业不由得瞪着自己地鞋面儿看了半天,然后突然一副恍然大悟地样子趋前一步道:“娘娘,小臣觉得许大人所言有理,嗯,当是褚遂良!” 他一副憨傻的样子,惹得武后不由得一下失笑,摆了摆手命他也退下,笑道:“听说你跟萧挺还是结拜兄弟?好…好!”说完了,就在李敬业揣摩她这句话地时候,她突然向前走了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