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六襄重建三国得才 (第1/2页)
十六、襄阳得才 我与武飞来到襄阳城。正欲入府见黄忠、黄严。 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长歌偏偏而来。歌道:“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听此歌声歌意,依我所知的历史来看,难道此人是徐庶?! 我马上走上去叫道:“这位唱歌的仁兄,不知仁兄可否是徐庶徐元直?” 那人道看了看我道:“请问仁兄是何人?我与仁兄素昧平生,何以知我是何人?” 我道:“果然是水镜先生司马微的门生徐元直。在下兰飞是也。” “哦,原来是兰飞将军。昔日闻将军文武双全,今日一见,确实名不虚传。”徐庶道“敢问将军有何赐教?” 我道:“听闻元直兄熟读兵书,才智过人,熟悉行军布阵,习练士兵。不知元直兄可否有意助我一臂之力。” “我明白将军之意,正所谓英雄也需用武之地,不然读书习武真是消遣,那又有何意义?”徐庶道。 “好,元直兄果然仍豪爽之人。”我道:“不知家中老母所居何处?” 徐庶道:“将军此问何意?” 我道:“他日我必与曹cao为敌,若他知你乃天下奇才,又助我,必想方设法去除我身边将。元直乃孝道之人,若他日曹cao取其家中老母,令你离我而去,我岂不是少了一手足矣。所以我想叫人去请来令母到荆州,不知元直兄意下如何?” 徐庶道:“将军想事真是周全。好,就依将军之意吧。” 我道:“听闻令弟徐康去逝,老母没有人侍候,令母到荆州之后,我一定叫人好好侍候令母,为元直兄尽点孝道之心。” 徐庶听后,感激涕零,跪拜道:“多谢将军此恩此意,承蒙将军厚爱,元直愿效犬马之劳。” 我忙上前扶到,说:“元直兄快快请,今日得你相助乃我军之大幸,百姓之福啊。”又道:“元直可知诸葛孔明此人?” 徐庶道:“主公说的可是襄阳城二十里隆中的诸葛亮?” 我道:“正是此人?一年半前我来过去过隆中请孔明出山相助,但孔明未允。听闻元直兄与孔明素有交情,若是你去可否说服他出山助我?” 徐庶道:“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我观之,管仲、乐毅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我道:“元直兄所言甚是。不过要怎样才能得此人相助呢?” 徐庶道:“要此人相助得将军亲去求之,方可。” “嗯。那元直兄可否认识庞统庞士元?”我问道。 徐庶道:“主公也知此人?!” 我道:“只是听闻,并未相见过。听闻此人与孔明齐名,人称卧龙凤雏,你恩师水镜先生说此二人,得一人可得三分天下。” 徐庶道:“既然主公得知,也应知,此二人是相知相连的,也就是说,卧龙不出,凤雏自然也不会相随?” “依元直兄之言,也就是欲得凤雏,必先得卧龙?”我问道。 徐庶道:“正是如此。” 我与徐庶边走边议,已到了襄阳城宫。进见黄严、黄忠,为他们介绍道:“二位将军,今日我兰子云得一军师值得庆贺,今晚我们要设宴与徐军师共饮。” 此夜,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在想难道非得刘玄德方可请孔明出山不可?看来非动之以情不可! 次日,我与武飞骑马前往隆中卧龙岗。刚欲到隆中三里外的村落,我立勒马而下向村里走去。武飞下马道:“主公,你不是前去隆中吗?你进所为何事?” 我道:“我去村里找人帮我请诸葛亮出山助我。” 武飞不明白,但还是下马同我走进村里。 我走到一小农身边对他道:“这位小哥,我乃荆州之主兰飞是也。我有事要对你们村里所有人说,请你为我代传一声,叫村里的男女老少,壮丁妇孺出来。” 那位小农一听疑惑地问道:“你就是兰飞兰荆州?!” 我点了点头,那小农得到证实以后就往村里跑去,大声叫道:“兰飞将军来了,大家出来看啊” 武飞问道:“主公,这是何意?” “你不用问,你看就知了。”我道。 村里人蜂拥而出,有的村民手里还端着水果,有的村民手里还抱着酒坛。一个老者走到我面前道:“兰将军,今日来我们村,我们深为荣幸,为报将军为我们百姓所做事,请将军喝几杯水酒。” 没想到占据襄阳、江陵半年多来,除了交粮税,免除了三年所有的征税,只对商人收起相关征税。百姓真是安居乐业,忙得有所值啊。如今拿出这么多东西请我吃,我真是感到庆喜万分。 我道:“老伯,我今日来有要事请村民相助。” “兰将军有何事,需我们村民效劳的请尽管吩咐便是?我们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那老者道。所有的村民都响应着:“愿为将军效劳!愿为将军效劳!” 这正是我要看到的效果。我故愁眉不展地道:“能为百姓谋福利,本我兰子云之本份,就算是战死沙场,我也无怨无悔;但我不想看到天下百姓为战火所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也想让你们继续像如今这样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