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搅屎全球三国II (第2/3页)
风云,然而只在今天,刘备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孙权脸黑如土著,满脸皱纹,起初两人无语。 生活艰辛,两人过得都不如意,可是两个人的胸怀,无论身处何境,始终是怀着那个梦想。 生命不息,拼搏不息,他们的人心绝不会平淡! 善于收买人心的刘备第一次说出了他的真名字,孙权大吃一惊,连呼失敬失敬:原来阁下是前朝的皇叔啊! 听说孙权乃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刘备挤出两滴泪水道:“喜见故人之子,令备不胜欣悦,不胜欣悦啊!”两人都与帝国有着三江四海之恨,一个得国旋即失国,两个妻子(甘夫人、吴夫人)被那个人玩弄,部属离心,归并帝国;另一个的遭遇更是凄惨,他的两位母亲被那个人强了,他(孙权)要叫那个人叫做便宜老豆,他的大哥死在那个人之手,未过门的大嫂成为那个人的女人,他的妹子被那个人占有,自己被流放至这蛮荒之地开荒种甘蔗足足种了十年! 孙权很能忍,做出了无比的谦恭样儿,对帝国无怨无恨,经过十年的劳动改造,监视他的人得意洋洋地说道:“他的心已经冻却,他的爪牙全被磨去,我等无忧矣!” 随着年月的推移,对他的监视越来越松懈,孙权对外更是一副忠心为国状,人模人样,忠心帝国,热心为帝国做事。 帝国的情报机关的疑心本来还是很重的,一试再试。然而试不出来,就几乎没有谁怀疑他了,哪怕是最顶上地皇帝说他有可能造反,人们也不怎么相信了。 孙权毕竟朝中有人情,须知他的母亲、大嫂(她家接了孙家的下聘,名副其实)和妹子在宫里还是很受宠的(当然!皇帝对于玩弄敌人的妻女特别感兴趣),不看僧面看佛面,到后来。孙权上位,越爬越高,成为了当地议员。 也就是那个时侯,蜇伏许久的孙权开始了他的造反大计。 第一,收买人心,收买地方官员; 孙权个人生活简朴。他通过做生意得到大量钱财,都用在公益上,捐钱捐物,慷慨大方,他的名声是湿水棉花----没得弹! 吕宋多台风,风暴过后一派狼籍,孙权积极投身到抢险工作中,不怕危险,不辞辛苦,关心民众。 成为议员后。他勇于为民众办事,不畏权贵。办实事,做好事。人们对他地工作是赞不绝口,当议员是连选连任至今。他在地方上振臂一呼,应者如云。 第二,联系旧部,紧密团结那些天涯沦落人; 当年皇帝占江东,大施辣手,许多江东豪族举族被皇帝流放到吕宋,那些人。心怀故国,普遍对皇帝存在怨恨。即使后来他们发家致富,对他们不再禁锢,甚至许其北还,也难消他们的心头之恨! 他们的存在,就是孙权的基本盘。这些人,他们有钱,有技术,更重要的是有热情! 很多人加入了孙权的秘密组织,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第三,最重要地一点,就是发动土著,挑动族群之间斗争,这是他最恶毒的一招! 吕宋与许多帝国占领领土不同,它得来全不费功夫,当年,帝国的探险队到得吕宋,发见当地土著,探险队拿出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土著们惊为天物,族长头人多被收买,吕宋遂入帝国。 此后,土著们学华文、穿华服、信华神、用华物,他们的相貌虽异于中土华族,但帝国采取“归化”政策,与正宗华族等同待遇,并不歧视。 如果照这样的发展态势,百年之后,吕宋就能真正融合到帝国里,无分彼此。 “没有比咱们这地方更好的了…” 闪烁着金光的海面上,碧绿如镜,鱼儿成群的游着。 海岸上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都是值钱地檀木,香木,一眼看不到边! 在一片绿海的下面土壤里,是无尽地宝藏!那里蕴藏着铜、铁、金、银、锡,真是什么都有,在帝国占领吕宋的第二年,金矿就被开发,成块成块地金子被运回大陆。 阳光充足,雨水丰沛,你把一枝木制手杖插在土里,它就能发芽生根,你躺在地上,树上掉果子,你连动都不用动一下就能活命。 作物、水果疯长,水稻能够一年三造,甚至四造! “没有比咱们这地方更好的了…” 可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大部分都沦为了中下阶级。他们生活无忧,但说不上是享受,更没有多少人能够大富大贵。 是了!新来的华族有钱,有技术,更重要的是勤快! 移民种田的比土著的种得多,生产得多,打渔的比土著起得早,归得晚,出海出得更远,工厂之类地技术活儿,土著更没法做下去,也竞争不过移民。 于是,移民凭借着他们勤劳的双手,流淌着热汗,很快发家了,致富了,许多人成为了人上人,控制了吕宋地经济命脉。 华族有内涵,有知识,同样是勤劳,在本地“公务员”考试中普遍位列前茅,顺利加入公务员序列,执掌了行政大权的公务员多为华族。 土著的原住民,在方方面面存在劣势,最糟糕的是他们血液里的劣根性-----懒惰,本来就应该是笨鸟先飞,可是却是笨鸟后飞。 这么个发展下去,土著多成为打工仔,又或者拥有与华族同样面积的土地,却以羡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华族同行、邻居过着比他们更好的生活。 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