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征召令 (第3/3页)
,教他们铺床,五个人整理好各自的铺位后,上午的时光也差不多结束了,于是他们到军官食堂排队打饭。 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的优待,他们将以普通一兵的方式度过这一个月,而不是到军营中度假。 下午开始,他们被分派去皇宫各处站岗!诸葛瑾、鲁肃去了帝国门,程和马良到三大殿值勤,司马则孤零零一个到午门守把。 这五位不可一世的大官儿,唯有老老实实地拿着刀枪,穿着装饰用的金光闪闪的盔甲,在朱红大门边挺直身体,立正三个小时! 面对着空旷的宫殿,立正站上三个小时,不算好过。 幸运的是当天不算冷,而且过往的人也不多,无人取笑他们。 五人组的驻训,实质属于蜻蜓点水式的过程,对于他们的要求并不严格,皇帝说过,军队做的事情,要尽量让他们也做一次,结果不论,关键在于过程。 虽然如此,但五人组谁都不敢掉以轻心,要尽量做到最好,以一个真正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须知,这样的驻训,不仅是皇帝看着、还有宫中理政的各位娘娘看着,要是他们不争气,娘娘们看不顺眼,在皇帝那里吹个枕头风,那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将要到手的官帽子长上小翅膀飞走了。 当晚,京师建业大雪漫天,冰冻入骨。 第二天黎明起来一看,到处银装素裹,而按计划,五人组须得随部队往城外大效场而去。 鲁肃看看窗外,耸耸肩说道:“下雪落雨刮风打雷,一样要打仗的,所以,再大的风雪,也得出动。” 军号一响,立即跳起床。 军营条件再好,也比不得家中,匆匆以冷水洗漱过,精神大振(不振也不行),在五分钟之内整理好内务,然后赶去食堂打早餐:牛奶、馒头/包子/蛋糕和牛rou面、鸡蛋。 又是在不到五分钟之内吃完,连塞带灌,端的是雷厉风行,虽然比不上军人,但比在家中快多了。 你别小看这样的时间,保不住就有人记着了:“正月二十一日,诸葛瑾大人进早膳,花费时间四分四十七秒。”然后这份东西就会传到皇宫的某位管人事的娘娘的案头上,谁说得定啊?! 部队集中,五人组加入一个连队里面,跟随军官的口令,立正稍息,然后集队到马栏,五个人每人领了一匹较为温顺的战马。 马队在早晨七点半离开营地,沿路封锁交通,天子的兵,就是这么牛叉,人们唯有在交警的指挥下停在路口上,此时此刻,哪怕你贵为王爷、大臣,也得停步,谁敢阻截御林军的兵马调动啊。 积雪行马,较为难行,走了二个小时才出到大效场。 虽然寒风刺骨,训练依旧,五人组所属连队的士兵们行动得十分迅速,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搭起了一顶作为救护站的帐篷,然后开始组织骑射。 大校场是精心挑选过的地方,位于高处,四周平坦无遮掩,风雪不能停,积雪很少。 骑射并不复杂,就是用马刀去劈挂在木桩上的稻草人和射稻草人。 是时,马良坠马,擦损一点皮毛,五人组的骑射成绩在军队中包尾。 中午时分,进食冷的野战口粮,回去后有三人轻度腹泻(也可能与受了点寒有关)。 五人组呆在建业的五天十分忙碌,跑来跑去,他们随着部队每天早上6起床,然后是早锻炼,八点钟早餐,从八点钟到八点半是自由活动时间,实际上就是消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然后参加部队的政治学习,通过讲座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帝国的历史、军队战史、学习条令、刑法典和行政法规。 打下的时间为肌rou运动,步cao、骑射、兵器格斗、进攻型性格斗,静态射箭等等,五人组的总成绩十分糟糕,毕竟他们的训练时间短,对手是精锐之师,一出手就杀气无边。 军官会适时安排一些休闲运动,有打马球、打桌球、空手格斗、唱军歌、听三圣教神职人员布道等等。 他们还出了一次外勤,就是充当紫禁城的巡逻兵,看到五个大人物在军官的口号下排着队行进,实在令人想笑。 晚餐后有一个小时的装备保养时间,他们得把自己的钢盔、护甲、兵器、弓箭等等擦干净上油,弄得铮亮,都是自己动手,没有任何人去帮他们,在晚上十点吹熄灯号时,上床睡觉。 没完没了的活动让他们非常疲劳,往往一跌落床就睡着,一觉睡到天亮。 日子过得平淡无奇,军人生活是枯燥辛苦的,耐得住寂寞。 到了第六天,他们携着全副行头,在建业码头搭上海军“大地”号综合补给船,顺江入海。 “舒服”的日子过去了,接下来的二十五天,将不会轻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