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_第三十八章呆在建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呆在建业 (第3/4页)

族的不断接触,提供了支配帝国性格新的力量,开拓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一,人们不再死死着眼于脚下的土地,而是眼光向着远方。

    远方,就是在遥远的远方,有着希望。哪怕你在中原混得再不如意,去到远方,也能重新开始!

    全国各大报纸,争先登出了《宅地法》的内容后,立即在民间激起了轩然大波。

    有真心想得到土地的,有想挂羊头卖狗rou雇佣他人去占有土地的,有想着借北方宅地之机捞上一笔的,都跑去各大城市官府的北上办事处询问,到了六月间的夏季,首批二千人的拓荒者就在上海坐上海船,往天津而去,然后在帝国军队护送下,进入了东部鲜卑旧地开始土地开发,他们开始试种官府发下的耐寒高产麦种,种牧草学着畜牧,发疯般地翻地皮找矿…。

    朝廷发出的第二道圣旨是对建业、上海、会稽、福州、温州、广州、江夏七郡开始试行税务改革,即分出国税、地税二种,国税上缴国库,地税则入地方财政,归当地“乡议局”决定用途!

    乡议局本来有二个主要用途,一用是监察地方官员,实行以民管官;二是用来协助管理地方事务,为地方建设出谋划策。

    原意不错,可是后来在完善的法律下,透明的政治中,个人修养、收入的提高,造成大元官员极度廉洁奉公和诚实,所以监察地方官员根本不需要,各城市的乡议局几年来甭说打大老虎,连蚊子也没打到几只!

    为地方建设出谋划策,很多时候,议员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不少财政决定都是从中央下来,用途限定死了,比较难更改,造成议员的积极性不高。

    乡议局,成为了议员清淡、聚会和合法吵架、斗殴的场所,或者说是戏台,百姓跑去看衣冠楚楚的议员之间辱骂、打斗,看得津津有味。(只要不打出人命和重伤,警察是不管的,因为议员有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按帝国法律,就是皇帝要抓议员,也得先罢掉议员的身份才能捉)

    又由于经济发达,很多议员忙于生意,无暇出席会议,造成经常开会人数没有达到法定人数,无法通过决议。

    总之,乡议局问题多多。

    于是,李亦奇就下旨进行税务改革,分出一部分财权给议员决定,由官府执行。

    以前根本不可能税务改革,当时税收能有多少?还分出一部分?

    现在大不一样,经过20-30年间长期的和平建设,形成了农业、外贸、工矿业、服务业多头发展,上交的税收不断创出新高,财税改革得以实现。

    当然,好的税源是要交到国家,差的税源交给地方,因为国家承担着全国子民的福利和军队建设,并且各地方官员的薪水绝对不由地方财政开出,必定由国库支出的。

    实施财税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各地议员的参政议政的热情,帝国的民主不断向前取得进展。

    民主,是个好东西,也是李亦奇的最终目标,在他完成全球帝国的大业后,此时必定经济发达,民智高度开发,他打算交出权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但是,民主制要与经济与政治发展相适应,不是说给大家民主,就能实现民主。

    当中涉及到种种问题,例如民主决策财政支出,你只有一千两银子的税收,却要一百个人来讨论怎么样用?等你讨论出来,恐怕银子都发霉生出白毛来了,换作是一千万两的税收来讨论才有价值吧?这也是李亦奇掌权这么久后,才开始实现税务改革的原因。

    封建主义并不是一无是处,它使中国无论怎么样四分五裂,始终有着种向心力,重归统一,才有我们今天国家的存在,也才有我们!反之,罗马实行的民主制,最终导致了分裂成诸多小国。

    在战争年代,集中力量对外,只有一个核心的独裁胜于多核心互相牵制的民主,罗马开始实现民主制,最终不得不实现帝制,已经证明了历史的选择。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能拨苗助长,在南方的扬州、荆州和交州,对帝国有着高度的认同感,百姓心中想的是“我是皇帝的子民,我是帝国的子民”!加上经济的高速发展(花了长远的时间),百姓有闲又有钱,政府也有钱,法制也深入人心,才能搞一搞民主来玩玩。

    在帝国新占领的土地上,当地老百姓还没有对你有认同感,经济、教育、法制都没有跟进,你就来搞民主、自由和平等,唉,你嫌你的命长了。

    李亦奇认为,九州之外新占领的领土和当地的子民,起码要经过30-50年封建主义的毒害,他们的心,才会蜕变成为帝国之心,才会对帝国有着认同感,日后即使会叛乱,也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始终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而在罗马和前苏联,一旦分裂,就永远不可能统一了!因为它们没有经历封建主义的毒害,强扭在一起,却还搞什么民主。(罗马的民主就不必说了,在前苏联,虽然说是联共(布)的统治,可是在形式上还是分为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民主,更SB的一条,苏联的法律上居然说各加盟共和国有权退出联盟!)

    发出的第三道圣旨,给予妇女更大的权利。

    废除乡试中专设的“女科”允许妇女与男子同时报名参加考试,同等待遇(在体育方面有所不同)招聘,允许妇女中的“公务员”参加京试,换言之,可以出现普通女人当的政府主官,例如县官、郡守和刺史,甚至上到中央,拜相封侯!

    在社会上,妇女可以全面进行各行各业,同工同酬,可以注册当老板,真正做起老板来,财权可归她们。

    给予妇女更多的保护,如果她们生育,要求不得解聘,还要给予假期。

    不过,在男女平等和一夫多妻的问题上没有触及,只是宣布当妇女参与官府事务时,万一与夫权、家权产生冲突,则以国家为重,属于她个人的财产,可受官府保护。

    这道旨意的发出,是由华歆上奏引发的。

    青武三年,是科学技术经历多年的耕耘,大爆发的一年,除了火车和蒸汽船的发明,在帝国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中,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织布机问世。

    按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求的中央大员们去过考察,皇帝是要求他们必须了解最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