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呆在建业 (第1/4页)
第三十八章 呆在建业 初六,李亦奇驾临吏部尚书诸葛瑾家中。 君与臣民之间关系很好,新年中,皇帝与大臣之间经常请吃,不时下到民间寻常百姓家共同吃喝。因此,皇帝到诸葛瑾家中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诸葛瑾原在北方负责,后来皇帝节前南归,他也一同返回。 全家老小,一起迎驾,当中俨然有交到诸葛家中软禁的诸葛亮! 他被李亦奇捉住,不降!李亦奇并不难为他,着将他押回建业,送诸葛瑾家中软禁。 所谓软禁,根本不禁止诸葛亮的走动,仅仅在他出外时有二个特务跟着他而已。 李亦奇任他看,任他走动,用狮屎胜过熊便(注)去折服诸葛亮。一个透明的国家,光明磊落,不怕人去说去看的。 国家内战,既往不咎,诸葛亮是人才,愿意出来做事最好,不愿意,李亦奇也不难为他,给出路,有他不多,总有一碗饭养着他,无他不少,大元人才济济,不为皇帝做事是诸葛亮自己的损失。 诸葛亮买了很多江南的新书去学习,又去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受触动。 而且,诸葛瑾出于兄弟之情,又有皇帝的授意,不时与诸葛亮书信来往,讲述大元的方方面面。 他的心渐渐软化,特别是诸葛瑾对他说:“此次陛下驾临,也不无考察你之意,兄弟你可要抓紧机会!我知道你心高气傲,想独挡一面,可是本朝注重团队精神,没有哪一个能够独占鳌头,就连皇帝陛下,也把政务委给后妃和大臣,军务派给大将,所以你想单独掌权,很难很难,识事务者为俊杰啊!”因此诸葛亮与诸葛瑾一同到家里大厅迎驾。 皇帝上门,一来就送重礼。 李亦奇拿来一个纸盒,里面有五只白色有斑点的小狗,李亦奇道:“这是宫里大丹狗生下来的第二代狗崽子,朕今天就赐给你了,还有另一盒五只在车上。” 大丹,又名花丹、斑点(就是101斑点狗啦),一种高贵而温柔的犬,王者之犬,是皇帝从天上带回来,宫庭贵妇的宠物,没有在民间出现过。 诸葛瑾大喜接过,伸手逗弄,看了又看,两君臣旁若无人,居然大谈特吹起狗经来!一个说卿家你要赶快去户部办个证,做个血统图谱,这可是大丹的第二代始祖;另一个说陛下您年初三有没有看过斗犬?就是您从天宫带回来的猛犬加纳利犬,唉呀呀,打得可真精彩… 诸葛亮撇撇嘴,稍有三分不屑,心忖皇帝怎么会新春送人狗崽子,这不是明摆着臊皮人来的吗,还当诸葛瑾是重臣?自己的兄弟也不争气,玩物丧志! 他还是首次接触到高层内幕,皇帝素来喜欢赏赐别致的玩意儿给立功的大臣大将,在民间没有的,籍此收买臣子之心,大臣们相当喜欢,象大将们得意洋洋地骑着皇帝送的皇帝马(极品基因的阿拉伯马)出行,看得大家心思思! 至于玩物丧志,诸葛亮并不清楚,元朝有此说:工作要拼命工作,玩要拼命去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是为正理。 既然放假,那就是玩乐,而在工作中,绝不可玩乐。 随驾同来的糜环皇妃见两君臣说得不堪,都挤在正门,只好去拉拉皇帝衣襟,李亦奇醒悟,大家入内。 接下来令诸葛亮大开眼界,君臣之间谈话相当随意,都是谈春节之事、品茶、抢烧头柱香、看斗犬下注、…押根儿没有说到什么军国大事。 只听着诸葛瑾说着大年初一时,在建业城煌庙烧的香火之盛,居然令一些退役老兵误以为着火了,与他们放火烧屋时十分相似…啊,年初三的斗犬(公赌,元朝有斗鸡、斗犬、斗蟋蟀、赛马、六喝彩,均为仿香港式的公赌,所得利润用来做善事,私人不得设赌),小臣下了十两银子的注,居然蠃了五十两银子回来,嘿嘿,蔡邕老头不知发什么疯,居然押了30两银子,押在小臣押注的对家,结果输个精光,感谢他,又为帝国的慈善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直以来,诸葛亮看到如此强大的帝国,以为君主大臣都是没日没夜,忙个不停,为帝国的发展终日苦思冥想,哪知现在看到君臣都是一副悠闲的样子!他才对诸葛瑾和他说过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干活不累稍有所悟。 正胡思乱想,皇帝询问他道:“孔明先生,最近都在看什么书呢?” 诸葛亮鞠身道:“不敢当先生二字,回陛下的话,亮在看圣经和新学!” “哦,可有何心得,说给朕听听!” 诸葛亮道:“陛下做事,贵在创新,从旧制中改革,尊儒法兵三家,却去儒家之弊、无法家之烈、对外逞兵家之雄,对内兴儒家之仁,内圣外王,天下归心也!” 他侃侃而谈道:“陛下的治理,以法家治国,以儒家治民,相互为济,天下大治!” 李亦奇喜悦道:“孔明先生读书,已入三味,深知朕心矣!不知可否出山为朕做事?” 诸葛亮情知是一个好机会,恭敬道:“亮愿为君效劳!” 李亦奇原以为要花费不少口水,哪知形势比人强,诸葛亮一口答应下来。于是李亦奇欣然道:“好极了!朕就委你为西域副都护使!三品官,在江东大学政治学院培训三个月,走马上任!” 正合诸葛亮之意,由于政治透明,臣民都知政事,诸葛亮关心朝政,又多看圣论,已猜出朝庭下一步打算矣。 最好建功立业的地方是北方,不过那里极重要,又有一大帮人抢着往那里钻,按他资历,皇帝不可能派他去,现在派他去西域,倒是好事一件,天高皇帝远,可大展拳脚,只要努力经营,等朝庭重心向西,实施西部大开发,马上能飞黄腾达,日月东升,挂印封侯是指日可待。 诸葛亮受诏,行三跪九叩大礼,正式以臣子之礼见帝。 李亦奇受了礼,宣谕道:”平身!” 至此,关系大不一样了。由于诸葛亮新晋为官,李亦奇与他谈起为政为官学问之道,一些观点,以他皇帝的眼光说来,别有新意,令诸葛亮大为折服。 大家随意交谈,连糜环皇妃也加入话题,她是大元帝国安理会五常之一,见识不凡,实在不容小觑,诸葛亮暗暗心凛她居然把皇帝的圣论能倒背如流,恭维道:“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