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_第十章张昭修地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张昭修地球 (第2/3页)

鲁肃真心地为张昭、为他自己、为帝国的大将们、更为帝国感到庆幸!

    帝国皇帝君临大地,天下归心,子民们尽皆俯首。他充满自信,敢于放权,大臣、大将们就能够大方而行,没有不必要的束缚,就能做很多事,遂成就不朽的功业,不说什么,仅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以利国家”又有多少君主能够这么做的?一般王朝,将领如果真的来将在外不受君令,离死也就不远了!

    如果是不自信的君主,张昭申请外出,他能够放心?他就不怕张昭在外搞鬼搞怪,但放在本国皇帝身上,他根本不怕,而确实谁都不敢搞鬼搞怪!

    果不其然,三天后,皇宫里再派出女官来旨,这回是皇帝亲自召见张昭。

    难得!皇帝在女人肚皮上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见张昭,算是极给面子。

    …

    皇帝满面春风地道:“张公的奏折,朕看过了,朕准了!”

    张昭大喜拜谢,皇帝打个响指,一边站着的吏部待朗辛毗出来,吹捧张昭不愧为国之柱石,时刻分君之忧,实属天下臣民学习之表率…接见的一切,很快就会见报。

    张昭耐心听完,低声对皇帝道:“陛下,臣远赴边疆,为国出力,陛下乃神龙降世,天下皆为掌握,何不给点好处给臣?臣做得好了,自然能为陛下骗更多的子民去北方!”

    皇帝脸上一僵,皮笑rou不笑地道:“应该的,应该的!”

    着人取来地图,手指一处道:“这里!”

    …

    “呜!”蒸汽船尖叫着,载着张昭一行向着黑龙江下游而去。

    张昭后来写道:“我们伟大帝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苏杭。而我会斩钉截铁地答道:不!是外东北,是外兴安岭、黑龙江、东瀛海、鄂霍茨克海环抱的那方壮丽辽阔的沃土!”

    在青龙七年的夏天,经过长途航渡后,张昭抵达皇帝在地图上指出的地方。

    一般地,移民都喜欢坐船,只有一些(极少数)冒险成性的移民才敢进入森林茂密的山地。水路情况则迥然不同,河港和海湾都可以提供方便而安全的运输条件,有时走水路要比走陆路远得多,但人们还是宁愿坐船而不愿冒险走陆路,也就是在条件成熟后,下南洋移民多过去北方移民的道理。

    甫一登陆,张昭不由得惊呆了!

    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伸向远方,顺着黑龙江的一条小支流往上走,鲜花开满了绿色的河岸,河畔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林,再往上走,惊动了遮天蔽日的鸟群,野鹿在树后好奇地打量着人们。

    张昭跪在地上,颤抖的手抓起地上的一把黑土,用力一捏,那肥得简直不是土壤,而是抹到面包上可以吃的黑油啊!

    土地肥到什么程度?张昭在后来的撰文中一本正经地写道:孩子们在泥地上睡觉时,他们比睡摇篮时长个儿快上一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如果赤足独脚站着或者架二郎脚,你得当心!不管时间长短,接地的那条腿会比另一条腿变得长些…

    事实上,你如果把扔在地下的杆子往地里一插,瞧,很快就生出芽来,树枝象天幕似地张开了,一切适合生长的作物,个头大得不得了,生长极快,完全超自然、变态的生长

    生得大到离谱!

    为了打造出移民的金字招牌,足足有二百军士随着张昭一起来,听侯张昭的命令。

    不过张昭并没有急于拓荒,而是亲自带队深入调研。

    初步汇总出来的情况让张昭惊讶万分:“这是神的土地!”

    森林完全覆盖的土地,树种有针质的雪松、冷杉、云杉和落叶松;软质树种有白桦、山杨、树;硬质阔叶树种为橡树、水曲柳、榆树和黄桦。树质坚密,极有用处。

    森林养育了难以计算的生命:紫豹、黑熊、棕熊、野猪、松鼠和山林中虎、熊、獐、鹿出没其间,人参、猴头、木耳、蘑菇等名贵山珍数不胜数。连绵的沼泽区丹顶鹤、天鹅自由翱翔,纵横交错的河湖中鱼、鱼、大马哈鱼、白鱼纵情游荡…“饭锅里”完全就是那里的写照。

    周边有丰富的水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大大小小的河流日夜奔流不息。

    最重要的本地有着数不清可疑的矿石,直到五十年后,本地的家底才彻底勘探清楚,这里有珍贵的矿产资源,煤、铁、铜、、锡、黄金和钻石、石油一应俱全,废石比例极低。锡提取率为70-90%,铜提取率为75%。还有炼钢所需要的,而且储量巨大,达数百万吨;其它辅助原料也都齐全,这为建立强大的黑色冶金基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当然,现在缺乏人手,能够知晓的情况还很少,可是到处出现的露天矿完全向人们展示了它们迷人的魅力!

    在一条小河沟,张昭发现它是一条金河流,泥沙中尽是碎金!…随张昭而去的小部队,人人带着丰厚的行囊回乡。

    再往东走,东海与鄂霍次克海沿岸少有人烟,常可见到巨型的海鸟‘集市‘和海豹聚栖地。夏季在鄂霍次克海近岸水域中有白鲸游弋。在尚塔尔群岛可以从岸上观赏到重达150的巨鲸喷出的水注。

    边区沿海水域青鱼、比目鱼、秋瓜鱼、明太鱼、庸鱼、宽突:鱼、海蟹储备十分丰富,并常有海豹、海狮和海豚出没…

    总而言之,这方宝地,唯有用“神的土地”才能称喻它。

    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张昭就选择了近河的一条,黑土极丰厚的地方进行宅地。

    一名小吏代表帝国,宣布得到张昭此地三千五百亩的土地!

    按朝制,三等男封地一百亩,二等男封二百亩,以上类推,一等公有二千亩的土地封赏,张昭已经将原来的封地归还,将封赏用于本地,他有大功勋,可得一千二百亩的宅地,皇帝开恩,再加三百亩,所以共得三千五百亩。(约合233W平方米)

    有水泥标定界标,张昭即行建筑住宅区,他有钱有人,做的都是高标准高规格,围栏采取了水泥上插铁柱,大部分房屋是立柱式,下边空荡荡,以便在冬天不堆彻雪,卧室、会客室、客房,牲畜房井井有条,一应俱全,装修风格简洁明快,高大开敞,还建起了偌大的仓库区。

    人和动物居住区尽是双层砖,有良好的保暖功能,人住的地方还有双层玻璃窗!接着又开始建筑供暖、给水排水设施…

    张昭可不是坐着大腿挠二腿,亲自动手,做起了快乐的泥水匠,搅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