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噬命的围墙 (第3/3页)
降,它就不解散官府和军队,首先给他们加薪,着官府继续承担起维持秩序的责任,事实表明,官府有秩运行,社会就很难混乱,毕竟是民心如铁,官法如炉!军队不解散,纳入帝国皇家军队序列,进行洗脑、换防,把受过训练的军人束缚在军营中,就不会对社会造成冲击,避免了动荡。 现在给扶南民工发工资,表明帝国是“仁义”的,发了钱,就是给扶南人穿上鞋子,避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类的事情发生。 你为帝国做事,你就有钱花,你的家人就能过上好日子;相反,如果你搞搞震,你就没有钱,你的家人也会很惨,帝国拿着被征服者的家小相威胁,两条路,随你挑!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来“富贵不能婬,威武不能屈”扶南人默默地顺从了帝国,按照要求,搬运尸体,往尸体上泼上“煤油”和木料去焚烧。 烧得臭气熏天,煤油带得有限,也只能马马虎虎烧一烧,方便的找地方埋掉,埋在稻田里、山坡上,大部分残余残渣扫进了湄公河里。幸运的是当时没有什么工业污染,河水的自洁能力相当强,倒不用担心污染的问题。 第二天还是清晨,扶南军又以百姓开路,向“东风”仓库发动攻击。 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乱世中人命贱如泥,扶南人的进攻,以大量百姓来送死,精锐部队在远处窥伺,如果帝国经受不起冲击,扶南官军就会乘势介入,飞擒大咬。如果帝国打退扶南人的进攻,扶南官军则从中清楚帝国的战术,还增加帝国军的疲劳度。 至于百姓的生命?蚁民的命,值不了几个钱!他们属于消耗品! 新一天的进攻,是三面齐上,冲锋的人群排得较疏,而且在冲上来的人中,带有板车运送泥土以填出道路,队伍中还有大量的梯子。首次出现了用来掩护的弓箭手、掷石兵和投矛手,这三种都是受过训练的官军,不过没有正规的步兵。 后退死全家,前进还有一丝生机,扶南的百姓们是兔子迫得急,也会蹦三蹦。睁着带着血丝的眼睛,发出悲凉的声调,疯狂地向着帝国军把守的仓库猛冲! 帝国军凭借着火炮、火弹和箭矢,在围墙下大量杀伤扶南人 “蓬蓬”的弓弦声响个不停,伴随而来的是惨叫声,准确的射击,每发一箭必不落空。 太阳高升,那小小的红球,眩惑人间地照射着整个战场,炎热的暑气,从地上战栗地飘动着。 帝国军出现了伤亡。 夹在扶南百姓中的弓箭手、掷石兵和投矛手,在近距离向着围墙上的帝国军投放箭、尖石和木矛(尖端包铁)! “托托托”、“砰砰砰”!大盾被竖起来了,阻挡飞来的物品,大家缩起了身子,减少被打击的面积,随着越来越猛烈的扶南人的远程打击,围墙上血光迸现,有的士兵满头是血,一些士兵软软地倒下。还有一些敌人的箭、石头和木矛越过城墙,飞进仓库里。 “卫生兵!”“卫生兵到这儿来!”“快叫担架兵!”(按规定,军医是不能到第一线救护,必须把伤员撤下来方行救治) “他×的射死那个拿弓的家伙!”“打打打!打那个!”… 三圣保佑!帝国军的伤员是死的少,伤的多,护甲让更多的士兵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混战中,扶南人架起了木梯,蹭蹭蹭地向上爬,帝国士兵们用大盾撑住他们,以朴刀狠狠下砍,他们身后的战友则用长矛象毒蛇般突刺,从缝隙中偷偷捅出。 围墙上混乱不堪,兵器的交锋声激烈地响着,扶南人的攻势相当弱,没有专业训练的他们即使是登上城墙也是被屠杀的份儿,纷纷饮恨于围墙下。 又到了中午,丧失了进攻愿望的扶南人队伍凌乱不堪,向后退兵。 第三天! 扶南人继续以老百姓发动进攻,持久而顽强地加大对帝国军的压力,展开兵力,从陆地的三个方向进攻,这一次的战斗一直打到下午! 原来仓库的围墙是刷了漂亮的石灰水,现在向着外面的那一面尽成了紫黑色! 第四天!第五天!…扶南人用老百姓为攻城主力,连攻了七天,无功而返,死在围墙下的扶南人过三万之数!焚尸的火堆彻夜不灭。 由于不断的进攻,不知是扶南的兵器库空了,还是舍不得好装备,相当多的扶南人都是木盾和木棒上阵,有很多甚至是赤手空拳被长官驱赶着向前冲锋,他们将从死人那里得到装备。看到那些可怜的人儿无望地前来送死,就连铁石心肠的老军官们都不由为他们慨叹。只是想归想,军官们下手可不含糊,指挥士兵们痛下杀手。 对比帝国,弓箭和火炮火弹有如不要钱一样地投射,造成大量扶南人的伤亡,帝国军的伤亡情况令人乐观,几乎等于过家家一样,士兵们得意地大叫道:“耶,杀得真***的够劲!” 第八天的战斗即将展开! 从千里镜观察到敌情有变,李典吩咐各个千夫长小心看到自己的地头,打醒十二分精神。 知道将到到来的战斗不同寻常,长官督促着士兵,所有的人都提高了警惕,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远处,扶南人开始集结兵力,是几天来所见过最多的,除了老百姓,还出动了大量步兵,穿戴有甲胄,皮制的、铁制的,兵器都是铁的,还有用于支援的远程投射兵力,数量也是相当多。他们队形整齐,跃跃欲试,精神面貌大异以前来进攻的百姓。而且,在扶南人的队伍深处,传出了战象的嗥叫声! 最艰苦的战斗如同急风骤雨般到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