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_第三十四章曲尽人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曲尽人散 (第2/3页)



    大家齐声吼道:“决不停止!”

    “好!所谓国家忘战必危,穷兵黩武必亡。今后每隔数年,我们就对外发动战争,然后修养生息,再发动战争…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天下一统!”

    “陛下圣明!”大臣们激动地欢呼着。

    不同于后世帝国主义的政治扩张和经济侵略,青龙帝国对外扩张的理论是儒家思想“大一统”的进一步延伸。

    儒家经典对天下一家和大一统都是很重视的。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也有“封略之地,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夫子说:“圣人所能,以天下和合,共为一家,能以中国,共为一人者。”《荀子》也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四海一家”和“一统”的思想。

    在愚味年代“大一统”的思想无疑成为了中国上空的一盏照世明灯,它适应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它是一种向心力、回归的力,也是统一中国的凝聚力,即使中国分分合合,然而始终的趋势是走向统一。我们看吧,中国与欧罗巴的面积差不多,可是欧罗巴四分五裂,直至二十世纪才走向统一,而中国,虽然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争、民族分裂,最终还是走在一起,我们的中华文明,比起西方文化,又有何逊色之处?

    (儒家即使有千般不是,全盘否定儒家的都是反骨仔,吃碗面反碗底!如果没有儒家大一统,岂有今天的大中华,还会有你?!)

    帝国皇家的舆论机器和教育部门,把“大一统”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们鼓吹在阳光下的任何民族和国家,必须被中华民族融合、吞并,它的先进性在于,它是民族意识的升华,它是一种标准、一种水平,达标者为中国、为华夏。任何外族,都会被承认你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与原来华族是一家人,没有尊卑之分,不存在着谁统治谁的问题,从此四海一家,一个皇帝、一个帝国、一个民族!

    虽然是皇帝统治帝国,可是他属下的广大子民之间是一律平等的,既无奴隶,也没有种族区别,一个普通的鲜卑人加入帝国,见到官居一品的华歆也不过行鞠躬之礼,而那个鲜卑人如果为官,普通的华族百姓见了他,得向他鞠躬为礼。当然,不顺从帝国的,都去了好地方睡觉纳凉去了。帝国,绝对不会是请客吃饭的。

    (帝国非常奇特,有女奴而没有男奴,皇帝决不允许有帝国存在男奴隶,至于女奴,怎么都翻不了天,而且帝国承认女奴的人身权利,伤害女奴者罪如伤害合法子民)

    由于皇帝有世界地图,接近他的文臣武将,看过地图,知道了世界广大,开拓了眼界,都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他们要跟随皇帝,把全球占领,让世界各处,都充满我中华民族的足迹,让世界都沐浴在我中华文明之光里!

    从思想上洗脑,在生活中对百姓诱之以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土地、资源、金钱、女人,因此百姓支持帝国的对外扩张。

    现在皇帝面前的大臣们,被皇帝毒害,全部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者,坚定不渝地紧跟着皇帝,他们热衷于青史留名,积极投身于对外侵略战争,决心把地图上的所有地区,全部占领!

    皇帝看着大臣们道:“虽然有过赏赐,朕总觉得不够,朕的金子有多,大家一起来花差花差!”

    手指黄金道:“金子放在这里,你们可以尽你们的力气,独自一个人把金子拿出库外,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拿出去的,全赐给你们!每人一个箩筐和背箩,还有皮带麻绳…”

    他诙谐地道:“此为君赐,不容辞也!你们要努力,拿出吃奶的力气搬金子,搬得最多的…”

    皇帝手掌一翻,手掌中有一粒大大的红宝石,闪动着鸽血鲜艳红:“这是彩头,赐给搬得最多的人!”

    嘿,这么好康的事,拿得多还有奖,不拿白不拿!

    他的臣子,跟着皇帝时间长了,也知道皇帝的为人,是极慷慨,很大方的那种人,说话算数,如今金口一开,什么马也难追。因此大伙不客气地说声“谨遵上谕!”后一涌而上,嘻嘻哈哈开始搬运金子。

    准备得很周到,除了搬运的工具,还放了特制的木架,中有凹槽,手插进去能托起上面的箩筐。

    帝国军中汇聚了三国英杰,怪力男N多,壮硕的身材、如山的肌rou群,!

    小金条一根重一斤,大金砖一条重十五公斤,周仓把七条金砖放在大筐中,加上二条小金条,猛喝一声,大筐离地而地,他稳稳地一步一步地走出。

    很讲究的,金块非常重,军品箩筐用毛竹编成,虽然结实,但也不见得能够承受一百零六公斤的重量,全靠人分出力道来保持平衡使它不散架----一种恐怖的平衡,箩筐本来应该散架了,但由于有人力的施加,勉强保持形状,其实,很多人不能多拿,并不是没有力气,而是工具不称手。

    结果,周仓成功了!

    很多人都不如周仓,如关平、陈武、于禁、文聘、凌统诸人,至多拿了一百公斤。

    曹洪上场,往大筐中放了七根金砖放在大筐中,外加五条小金条,他手腕用力,脸色涨得通红,把箩筐举起,然后倾向身体,缓慢地走出了库房,然后重重一倒,金砖砸在了地上。

    夏侯渊身手不差,把八根金砖细细打包,扛起,背在后背,轻松地背到了库房外,时人均说:“夏侯将军背起了一座金山!”

    不过一山更有一山高,张飞出马了,他首先把九块金砖放入大筐里,试了试,觉得不能承受-----不是他不能承受,而是箩筐顶不住,只得减去一块,勉强可以。

    在没有拿起箩筐前,先拿了两块金砖放在背箩中,如此,总负重达到150公斤,张飞喝声发劲,就那么沉重地一步一个脚印,全身热气腾腾,头顶如蒸笼,走了库房,新的纪录产生了!

    许褚力气不在张飞之下,也拿走了一百五十公斤的金砖!

    典韦冷笑一声,上得场来,如法炮制,然而他的背箩中多出了一根小金条,并不轻松可是稳健地走出库房,把金子放在地上。

    多了猪猪一斤!典韦得意地斜眼看着猪猪,意甚不屑,猪猪顿时豹眼圆睁,冷哼道:“好你一个典韦,敢阴老子!”

    典韦怪笑道:“岂敢岂敢,上回你老兄与老子我下围棋,出老千偷了老子的子儿,老子都没有和你算帐!”

    猪猪怒极,一拳奔至,干起来了!典韦也把老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