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消灭弥加 (第2/3页)
憋在喉咙里的气流冲出了嘴巴!“冲啊!杀啊!”两马对撞的可怕的闷响声,利刀切rou的脆响声,切在坚硬铠甲上的酸掉牙的切割声,两把兵器交击的清声,惨叫声,…仿佛从极静变成了极闹!喧嚣声一下子充满了战场! 冲在最前面的曹仁以巨大的冲击力把一个鲜卑人捅了个对穿,然后向着鲜卑人的大纛而去,一路上,遇到的鲜卑骑士都被他漫天匝地的枪法挑落在马下!他冲锋在前,万军之中,那一身耀眼的黄金甲极大的鼓舞着元军的士气,更引起了鲜卑人如同飞蛾扑火般向他攻击! 曹仁大声呼喊着,急挥长枪,枪头如同毒蛇吐信,凌厉迅疾,周围一下子就多出了十多匹无主的战马!混战中,一枝冷箭斜斜飞来,曹仁一低头,箭射中了他的额角的头盔! 震击声简直如同轰雷般在他耳边嗡嗡作响!然而,箭头只是把头盔撞凹了,却没有击穿! 江南出产,品质一流!曹仁和曹洪的伏军可是全套“拦截者ii型”的护甲,作为将领的盔甲更是不计成本,好上加好! 本能地反应,曹仁发疯地向四周刺了上百枪,把冲上来围攻,掉下马后不断上来补充的二十多个鲜卑军全部刺落!一下子他的周围就空了一大片地,露出了鲜卑大旗下,那个捻弓搭箭的鲜卑首领! 竟敢暗算老子!曹仁狞笑着,策马向他狂奔而去!中途打飞了鲜卑首领射来了两箭,然后和他战在了一起!眼花缭乱的刀枪互战,杀成一团! 弥加引二万骑兵去冲元军停下来的二万骑,那部分元军是停着,暂时歇马,他们取弓在手,万箭齐发! 在阳光下,万万千千、半空中锋利箭头的闪光似雨点流星,满空乱舞赛飞虬,带着尖锐的啸声落下! 弥加心中一寒,好精准的箭法!他身边,前后左右,一下子就少了很多人! 冲阵中有“箭不过三”的说法,意思就是说骑兵在进入射程前开始冲锋,等骑兵冲到射箭人面前,射箭的人最多只能射出三箭! 可是,作为职业军人,元军以惊人的速度,总共射出了五轮弓箭!最后一轮,是直射的! 他们配合默契,进行交叉射击!不射当面之敌,这样,当面之敌不可能兼顾左右。对从左右射来的箭是防不胜胜!另一方面,如果鲜卑人是低头缩在马颈后当掩护,也只能防得正面,防不了左右! 冲在最前面的鲜卑人大部分被射倒了,撞入元军阵内的只有可怜的小猫小狗两三只!一下子就被元军拎着他们的脖子扔出了阵! 如同寒冷的罡风吹过,弥加的鲜血凝住了,手脚发冷! 元军的箭法太可怕了!打个比喻,那就是元军的箭法相当于精灵弓箭手! 他们是苦练出来的!就象现代的神射手,如果你打上几万发子弹,只要你不是超级笨蛋的,也能成为神射手! 同样道理,射箭场上,一叠叠的弓箭不要钱一般地送来给士兵们练!满面笑容,笑得如同阿弥陀佛的私人军火承包商借质询军火的意见不时跑来,催促大家多射箭,损耗得多,那户部拨款购买得越多! 而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也射箭,不过射了几箭后就珍而重之的对弓箭进行保养… 虽然不能象游牧民族那样弯弓射大雕,但元军训练中,射击游动靶的次数并不少!也经常练击射击空中抛靶! 更令人发指的是,元军工资有“明目津贴”!那就是: 一、珍珠明目液:用珍珠、冰片制成的葯水,给士兵们点眼用! 在古代,珍珠是很贵重的,但被江南广泛进行的人工培育珍珠把价钱降了下来! 天然冰片又名右旋龙脑,是名贵的香料和珍贵的中葯材,原产南洋,可是李亦奇从他的基因库中调用了含冰片成份高达96%以上的易生樟树,然后大面积栽种提炼! 二、冬天进补,清肝明目:有桑椹果粥,用桑椹加冰糖、糯米煮成;猪肝鸡蛋粥;杞子粳米粥、苍术猪肝粥等,夏天则食苦瓜荠菜猪rou汤和菊花猪肝汤,平时饮菊花茶、杞子红枣泡水是常事! 这些福利不是给几个人的,而是全军享用的! 江南是要求军队“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为此的后勤保障也是极为得力的! 元军被人们认为杀气很重,象个真正军人,除了军姿仪态,主要就是元军的眼神凌厉,固然是练出来的,也和所食所用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所以,元军的箭法已经胜过了鲜卑人!再加上鲜卑人的防护极差,鲜卑人损失极重是预料中的事! 不过,说鲜卑人这些游牧民族厉害,倒不如说说东汉军队菜!只要他们能象西汉武帝时的军队,只怕鲜卑人又得夹着尾巴逃! 眼下专业人士对上业余人士,立即业余人士见巧成拙! 弥加的手脚不断发冷!他很想喊“退兵!” 可是鲜卑人被自己兄弟的血激昏了头脑,人人都是血红着眼向前,向前,奔向死亡! 弥加就算喊出口,能听的还会有多少? 突然发现,自己才是傻瓜!轲比能比他们聪明多了!可笑自己夸口能以一打三,只怕是元军以一打三才对! 时机一闪即过,开弓已经没了回头箭! 两军撞在了一起! 由于路上死马,死人不少,鲜卑人不能畅通无阻地奔驰,所以速度并不快!对元军大阵的冲击力不大,双方硬撼! 对上了阵,弥加更是要放声大哭,他的子弟兵,被元军一排排砍倒!死伤无数! 元军的刀快,刀利,力大无比,杀得鲜卑人尸横遍野! 虽然鲜卑人极力反扑,可是元军的卒悍,将更勇! 赵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刀法,收割了无穷无尽的生命,杀到哪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