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节 (第3/3页)
儿子要说的话,满口应承,象是报复似地说“我过去只为众人谋利益,结果呢?挨整挨斗,没完没了地‘斗私批修’,我现在才知道该给自己谋点…” 马驹看着父亲灰白的须发,深深的横着和竖着的皱纹,心里叹惋,虽然年近六旬,父亲还是苍老得太甚了。批判,斗争,没完没了的“斗私批修”不仅没有使父亲这样一个共产党员保持住革命的热情,反而从一个群众拥戴的基层干部变得私心重重了。他怎么说服父亲呢?他心里很不平静。大道理父亲可能比他听得多几倍,还容得他给他讲吗?马驹想到来娃,终于很动情地说:“爸,那天晚上,来娃在饲养棚里给我说,‘土地和耕畜虽然分户经营了,共产党在冯家滩的支部没有散伙嘛!’他还心地踏实地相信,党支部帮他治穷致富哩…” “哼!”景藩老汉讥诮地发出一声鼻响,说“政策一天三变,我连我也致不了富,我能帮他致富吗?” “爸,你怎么老是怕变呢?过去那些死套套不变,农村有前途吗?那些极左的东西整了你,斗了你,不变行吗?你倒反而怕变!怪事!”马驹也有点急“我想,往后政策就是有变,也是往更完善的地步变哩嘛…不管怎么变,爸,我觉得有一条没有变:共产党为人民这一条没变…” “哈呀!你娃子倒给我上‘政治’了!一边歇去吧!我的党龄比你娃的年龄还长一节子哩!”景藩老汉声音又高了,粗了“我不跟你说这些话。你现在只说一句:去不去?” 马驹闭了口,气咻咻地扭过头去。父亲是党支书,现在竟然象一般落后老汉一样使出混闹的架势,他该怎么说呢?反正已经给安国叔回过话了,那个名额还没被旁人占去吗?父亲问他去不去,是什么意思呢? 母亲一直注视着父子俩的谈话,没有开口。关于政策变不变,关于共产党员应该为谁谋利益的争论,她插不上嘴。现在到了她该说话的极好时机了,一开口也是恨铁不成钢的急切的口气:“你爸给人家安国好说歹说,赔了好话;人家安国还算瞅了你爸的老脸,现时还跟得上。” “你娃子过后想想,我为你好还是为你瞎?”景藩老汉委屈地说,几乎要流泪了“我六十岁的人了,为你东奔西跑,拜了这个求那个…” 马驹痛苦地低下头,说不出话来。 “再甭傻想咧!”母亲走到他身边,拍着儿子的肩膀“你看看,谁能把冯家滩治好?神爷也不成。” “去,后晌把车子骑上,行李带上,到你安国叔那儿去上班。”父亲压抑着愤恨,勉强使出和悦的口气说“人家车上等着用人哩!” “爸!”马驹动情地叫“你让我跟三队的穷弟兄们试着干一场吧!干成了,算是实现了你跟志强叔过去的愿望;干不好,我不后悔,更不能抱怨你。我看而今的农村政策,很好,正是成事的…” “你说干脆点——”父亲似乎已经忍无可忍,打断他的话“去不去?” “爸!甭这么逼我…” “滚!”父亲手一挥,细瓷茶壶从石桌上被摔到槐树根上,粉碎了“你给我滚!” 马驹一惊,看着父亲暴怒的脸膛,不知该怎么办了。父亲自小疼爱他。他是一家人里的“老小”比哥哥和jiejie更多地受到父母的宠爱,他从来没见过父亲这样斥骂他。他呆立着,忍受着,等待父亲的盛怒快点过去。 “你也太得死犟!”母亲狠狠挖了儿子一眼,走开了“不听人劝…” “立马滚远!”父亲更加怒不可遏,指着街门“我没你这儿,你没我这个老子,把你的铺盖背上,滚!” 母亲大约觉得父亲话说得太绝,拉扯着扑到马驹跟前的老汉。父亲却更加暴怒,摔开母亲,转身奔进儿子住的厦屋,抱出母亲昨日刚刚拆洗干净的黄布被子,扔到马驹身上,指着大门说:“快滚!” 母亲已经坐在台阶上,呜呜呜哭出声来了。 马驹从木墩上站起,把被子背在肩头,瞧着父亲痛恨已极的脸,声音沉重地说:“爸,我可以走。你想想,社员当初为啥拉扯住你留在冯家滩?你是共产党员,大伙相信你。他们现在留我,我觉得比金子还贵重的…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就要这一点。我不是和你有意执拗呀…爸!”说罢,马驹走出门去了。 门里门外早已拥进一伙乡党、邻居,劝着暴怒不息的景藩老汉,拉扯走出门去的马驹。 蹲在街巷里树荫下吃午饭的男女社员,关切地询问,诚意地吁叹。马驹不好再说什么,背着被卷,只顾朝村子东头走去。怕惹得众人笑话,结果终究难得避免…到哪儿去呢?马驹茫然走过村巷,忽然想到了砖场,那儿有德宽哥搁置零碎家具的窑洞,就到那儿暂时安身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