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风云突变第二十八节-第二十 (第3/5页)
,细说京中之事。 ===================== 皇家过年,名堂太多,繁文缛节,数不胜数。 天子太忙,今天没有传召李弘进宫,他让小黄门蹇硕传旨李弘,让他在漳月台待着,安心过年。李弘请蹇硕代为求告天子,希望天子能够恩准自己的部下出门走走,看看洛阳的盛景。 天子答应了。 =====================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开始贴门神,做年夜饭,包角子(现代的饺子),守岁,放爆竹。在初夕之前店铺都去收帐,过了除夕就不能做了。没钱的人家就用两块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挂在门上,鬼就不敢来了。除了放门神,还有挂苇索,也就是草绳子。绳子能捆人,自然在人们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绳子。这一天,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 雪仍旧在飘飘洒洒地下着。 许靖就在这一天,匆匆进了洛阳城。许靖没有到司空府上去,而是去了袁府。袁隗听说汝南大儒许靖来访,大喜过望,亲自迎了出去。 同一时间,许相听到许靖到京,却不进自家大门,大为伤心。他知道自己的兄弟痛恨自己和中官走得近,看不起自己。他在院中徘徊良久,任由大雪洒满了自己一身。如果把从家乡千里迢迢、冒着风雪赶来的兄弟丢在袁府过年,自己将要为此愧疚一辈子,更会成为别人耻笑的话柄。虽然政见不同,但毕竟是兄弟啊。 许相叹了一口气,决定亲自去一趟袁府,把许靖接到家中来过年。第二十九节 大汉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正月。 ================ 正月初一。 远古的颛顼帝和夏朝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朝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初一为元旦;大汉朝前期仍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这一天人们要祭祖,迎喜神要到各家去拜年,要放炮。(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热爆炸,认为这样可以驱鬼。) 正月初一还要占岁。占岁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本朝东方朔先生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 这一天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拜年。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一般官宦富豪人家就遣仆人用名帖投贺,当时称为“刺”故现在的名片又称“名刺”当时社会的上层人家都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就是现在贺年卡的起源。 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妇女必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 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 正月正日这天,群臣进宫朝拜,君臣同乐,皇帝把稷(或者其他五谷)和羊rou烧成的羹汤赐予群臣吃。 天子今天高兴,当着大家的面,盛赞了一番护羌中郎将李弘。还好,大概是因为过年的原因,没有人跳出来痛斥李弘。腊月二十六是弹劾李弘的日子,该骂的话大家都已经骂完了。李弘由太尉张温和宗正刘虞带着,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官僚拜年祝贺。 张温笑容满面,问许相道:“听说许靖先生来京了?” “对,对。”许相高兴地连连点头道“我们兄弟七八年没有见面了,他能来看我,我很高兴啊。” 张温笑道:“你们兄弟重归于好,不容易啊。子侄大喜之日,许劭先生可来?” “听子休说,过完年后他就来。”许相乐不可支地说道“子将一来,洛阳城肯定要轰动了。” “那是,那是。”张温笑道“到时,恐怕司空府的门槛要被踩平了。” 许相开怀大笑起来。昨天,他亲自到袁隗府上,把弟弟许靖接回了家,今天,他就深切感受到了自己做出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现在,同僚见了他,都要问一下许靖许劭(读shao)兄弟的事,都向他表示祝贺,包括天子都特意问了此事,还对他说:“如果许劭先生来了,朕一定要见见。” 如果昨天没有去把许靖接回家,今天自己的遭遇恐怕就很难堪了。许靖许劭,那是许氏门阀的象征,也是许氏门阀的荣耀啊。 张温刚刚离开,许相就看到了张让。 张让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快,他脸无笑意,目露怀疑之色,郑重地看了许相一眼,缓缓问道:“公辅,你用什么办法把许靖请回府上的?他和许劭先生一向不喜欢你,为什么这次一反常态,兄弟和好如初?” 许相此时整个身心都陶醉在许氏门阀的荣耀之中,完全没有注意到张让的脸色和说话的语气,他兴致勃勃地回道:“我们都是兄弟,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恨,仅仅就是政见不同而已。抛开彼此的政见,兄弟照样还是兄弟嘛。” 张让还想再问,许相已经被几个官僚围住问长问短了。 段珪慢慢走近张让,冷笑道:“许相没有说真话。许靖许劭是什么人?他们会为了兄弟之情而抛弃自己的气节?许相不会被袁隗那个老东西拉过去吧?” 张让冷哼一声,心里隐约感到不安。 =================== 刘虞抹抹头上的汗,指着人声鼎沸的宫殿,笑道:“子民,热闹吧?” 李弘点头笑道:“大人,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要到洛阳做官了。” 刘虞爱惜地看了一眼李弘,苦笑道:“子民,你还不懂啊。将来,等你明白了官场的血腥,你就不喜欢待在这里了。” 李弘似懂非懂的连连颔首,躬身受教。 “这几天,你天天和陛下在御书房里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