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第十九节-第二十八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节-第二十八节 (第1/24页)

    第十九节-第二十八节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十章风雨如晦第十九节

    西园军在曹cao的指挥下,迅速赶到十常侍府邸与何进的北军形成对峙。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司隶校尉袁绍、城门校尉伍琼、典军校尉曹cao数次求见大将军何进均遭拒绝。何进隐于军中,就是不露面,其用意如何,无从得知。

    袁绍心急如焚,立即派人进宫催请太傅袁隗。朝中三公九卿都已经被太后紧急召进宫中议事了。

    “大将军想干什么?”伍琼担忧地说道“他不会要借着蹇硕谋反的事趁机铲除jianian阉吧?”伍琼四十多岁,身材修长,白面长须,一双眼晴炯炯有神,看上去非常沉稳精干。

    “不会,时机尚未成熟。”袁绍浓眉紧锁,非常焦急地说道“西园军变数太大,一旦打起来,我们谁都没有把握控制洛阳的局势。现在天子和太后事事倚重jianian阉,西园军已经被jianian阉牢牢控制了。在天子圣旨面前,我们和大将军都没有绝对把握策反八营四万西园军,所以,大将军的矛头一定不是这些jianian阉。”

    “大将军是不是要杀董太后和小皇子?”伍琼凑近袁绍,压低声音说道“大将军已经杀了骠骑将军董重,他就不会再罢手了。”

    袁绍点点头,痛心疾首“大将军用这种办法逼宫,jianian阉们也只能答应了。可怜先帝尸骨未寒…”

    伍琼转脸望着火光冲天的长街,默然无语。

    朝中大臣聚在尚书台稍加商议之后,袁隗、丁宫、刘弘和卢植四人随即匆匆赶往长秋宫面见天子和太后。

    “屠夫就是屠夫,不论他怎么读书念经,终究都是一个卑劣的亡命之徒。”袁隗懊恼地说道“早知他这样疯狂,当初我们就不该纵容他杀了蹇硕,以至于现在一发不可收拾。”

    “何进眼里除了权柄,哪里还有国家兴亡百姓安危?”刘弘恨恨地说道“此人如果独掌权柄,必将对大汉国造成深重的灾难,其害之烈肯定犹胜于宫内的jianian阉,不会比昔日的跋扈将军梁翼差多少。”

    “好了,好了,事已至此,埋怨谩骂都无法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立即解决今日的洛阳危局,以免让局势失控,祸害国家。”卢植劝道“何进此举无非是要杀尽董氏一族,彻底铲除将来的祸患。这种事本来也不新鲜,历朝历代的皇统之争向来都是如此血腥,只不过何进做得更快更霸道更绝情而已。从他的立场考虑,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今日他不杀董氏一族,董氏一族明日就会杀他。”

    “我们都轻视何进了。”丁宫捻须叹道“先帝已去,大皇子继承大统,何进再无羁绊,他想干什么都可以。他只要不动摇大汉国的根本,他就能生存,就能为所欲为。不管怎么说,他是当今天子的国舅,是太后的兄长,他无论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他都能找到理由替自己脱罪。”

    袁隗额头上的皱纹立即挤到了一起,他神情冷峻地望着丁宫,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决定了?”

    丁宫神情痛苦,缓缓闭上了眼睛。

    “当日为了给征北大军筹措军资,太傅大人曾经说过,我们该放弃的还是要放弃,否则,北疆大战如何保证?先帝遗愿如何完成?”刘弘悲愤地说道“洛阳局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虽然我们想按部就班,一步步的来,但何进答应吗?他不是白痴,他不会任人宰割,他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先帝临终前希望我们替他完成心愿的时候,他何曾想过他不在了,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何进会怎么做?”

    “何进不顾国家的安危,不顾天下人的唾骂,不顾北军势力微弱,借助蹇硕谋反一事调用大军诛杀骠骑大将军,兵围十常侍府邸,显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的意图很明显,他要一举扭转自己在洛阳的被动局面,继而逐步攫取国家权柄。”卢植说道“如今北疆大战胜局已定,收复边郡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征北大将军不惜一切代价一战而定,何进就没有时间了,所以他只能用这种孤注一掷不顾后果的办法反戈一击,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何进而言,只要北疆大战没有结束,征北大将军还没有对他形成威胁,他就有绝对的把握逼迫jianian阉答应他的条件。除非jianian阉不想活了,大家同归于尽。”

    “何进的疯狂让我们失策了。如今何进已经胜券在握,在这种先机尽失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全力弥补,我们只要保住小董侯的性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卢植看看三人,黯然说道“否则大汉国不但要遭受jianian阉外戚之祸,更要走上败亡之路。我们将因此成为大汉国的罪人,日后到了九泉之下我们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和列祖列宗?”

    袁隗仰天长叹“陛下,臣有负所托,有负所托啊。”

    两行无奈而痛苦的老泪终于抑止不住滚落而下。

    大将军何进的急奏和骠骑将军董重的认罪书就摆放在案几上,血腥的杀气笼罩在高大的殿宇内,让人窒息难忍。

    少帝站在低声饮泣的太后身边茫然无措。

    一帮大汉国的重臣跪坐在案几四周,垂首无语。

    “诸位爱卿当真就没有任何办法?”何太后几乎是在用哀求的语气问道。

    没有人回答,大殿内鸦雀无声。

    何太后摇摇晃晃站起来,一边往殿后走去,一边掩面哭道:“本宫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少帝跟在母亲后面正要走,袁隗突然出声喊道:“陛下…”

    少帝愣了一下,转身看着袁隗,怯生生地不敢说话。

    袁隗恭恭敬敬地俯身奏道:“陛下,渤海王年仅九岁,会犯何罪?陛下,他可是你的亲弟弟啊…”袁隗说到此心中酸楚,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哽咽着大声哀求道“臣恳求陛下赦免渤海王。”

    少帝为难地抓抓腮帮,吞吞吐吐地说道:“朕…朕该怎么做?”

    “渤海王无罪,陛下只要下旨把谋反之罪尽数归于太皇太后即可。”赵忠急忙说道。

    “渤海王无罪。”少帝看着赵忠,惊骇地问道“那太皇太后又有什么罪?”

    赵忠笑眯眯地说道“小罪而已。”

    少帝犹豫了很长时间,问道:“太皇太后不会有事吧?”

    “不会。”赵忠肯定地说道“过几天,太皇太后就要启程回河间国了,不会有事的。”

    少帝不再说话,转身追着自己的母亲去了。

    卢植写好圣旨,赵忠立即盖上了印玺。

    “太傅大人,这宣旨的事就劳烦你亲自跑一趟了。”赵忠笑着说道“别人去,恐怕不管用。”

    袁隗从他手上接过圣旨,冷笑道:“渤海王的性命直接关系到大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你最好让天子把他日夜带在身边一刻也不要分开。”

    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