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陈氏兄弟 (第3/3页)
的将领不是他的兄弟好友就是教出的学生,铁桶一块;而海军更是刘浩然呕心沥血cao办出来的,除了巢湖“水贼”基础之外,六尔的将领军官都是刘浩然从定远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而且凡,把手教出来的,其中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毕竟陆军除了热兵器和新战术需要刘浩然指点外,其余就不需要多cao心了,定远军中原本精通步骑战术的将领比比皆是。 而海军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全新的军种,与此前的水军有很大的区别。一般人还玩不转,必须得穿越过来的刘浩然亲手指点,所以刘浩然对海军倾注的心血以及给予的优待连陆军都嫉妒三分,这样的海军怎么不是刘浩然心腹中的心腹。 陈孝林在一旁敏感地看到陈孝闰的脸上妥出一丝为难和尴尬之色,暗中戳了戳全书林。 正讲得口水直飞的全书林一下子发现不对,连忙收住嘴巴不再言语了。 “大哥,你是怎么想的?。 “说实话,打生打死的日子我走过腻了,以前还担心你们,现在看到你们都出息了,我也放心了。等伤口好了之后我想回家乡,在老屋那里住下,种上几亩地,出海捕捕鱼,就算你们回乡也有个落脚之处。” “闪哥,你不是还心念元廷吧?”全书林忍不住开口道。 “呸!***元廷数子,我能替他卖命吗?”陈孝闰恨恨地说道。 陈孝林似乎看出哥哥的心思。转言道:“大哥,我也常常在梦里回到老家,那里山山水水,那有那座老茅草屋,总是在我的心里来来回回打转。还记得当年你带着我们去抢元廷的粮船。你当时站在船头上意气风发地说道,虽然咱们是穷命一条,但是人总得有斤。活法,我们七尺男儿就当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 “那是年少无知,不知世事艰难的妄言陈孝闪在一边叹息道。 “后来我跟随了陛下,我清楚的记得在海军军官学堂时,陛下给我们上课讲过的一番话。人活着都是有信念的,人没有能力的时候,他的信念就是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等他有能力的时候,他的信念就应该是不仅自己好好的活下去,更应该让亲人们好好地活下去;等他有大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让天下人好好的活下去。” “陛下的话说得真对啊,当年我们兄弟孤苦落难,只想着讨一口饭吃。为了吃上这口饭,我们懵懵懂懂什么都干,那怕给元廷卖命也行。现在我的想法是什么?我驾船行遍天下,我要把陛下的旗帜插到每一个有海的地方,大哥,你说我知恩图报也好,说我好高鹜远,不切实际也好。但是我明白陛下所说的话,人只要有了信念,有了想法,就能够活下去,而且够得活得有滋有味 “陛下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要各尽其职,国家才能发展,陛下说得深奥,我不是很懂,但是我明白,这是各人有个人的命。大哥,你的命就是耕田当淡民吗?不是的,你的命应该在海上和我们在一起,架着船、挂满帆,走遍每一片大海。大哥,当你看过我们海军舰队列队在浩瀚的大海上,当你看到无数的帆布驱动着战舰乘风破狼,当你听到众炮齐发、势不可挡的声音,你会迷恋上这种生活,你就会认命 说到这里,陈孝林看着兄长的眼睛。用一种灼热的目光说道:“大哥。你知道吗?每当我出航时看着远离的港口和灯塔,水手和同伴聚在一起高唱着海军之歌,不管天气是多么的寒冷,我的血却是沸腾的,过着这样的生活,就算是死在大海上我又有什么遗憾呢?” 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的全书林忍不住站了起来,高声唱了起来:“酷寒与黑暗在前方,灯火离我远去。死亡何时到来?别了!亲爱的祖国!离别比什么更加难以忍受。祖国!再会了,祖国!我将步上旅途,海潮正召唤著我们!迎风启航,大海在等待着我们。辽阔的海洋呼唤着我们,还有那巨狼!为海军的荣耀而欢呼!我们的信念坚不可摧。谁都无法阻止,伟大海军胜利的步伐!无畏狂风与恶狼,我们的战舰。是大海的骄傲,是祖国的希望。为海军的荣耀而欢呼!我们的信念坚不可摧,谁都无法阻止,伟大海军胜利的步伐!” 而他没唱几句,帐篷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们和,雄壮的歌声越来越响亮,不再仅限于大帐篷,而是飘扬在整个界河口军营里。 看着唱得泪流满面的陈孝林和全书林,听着那帐篷内外合为一体的高歌声,陈孝闰也忍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现在看来,他算是真正明白为什么大明海军和大明陆军一样战无不胜,因为那位素未谋面的大明皇帝陛下不仅他们准备最先进的武器,给予他们最严格的练,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勇往直前。决不退缩的灵魂。 当一切都安静下来,陈孝林和全书林继续坐在床边,静静地等着陈孝阅的决定。 过了一会,陈孝林突然说道:“大哥,就在你昏迷的时候,康将军率军在海津镇、杨村连败元军,吴士珍战败自杀 陈孝闰愕然地抬起头,很快又陷入沉思中。吴士珍自诩文韬武略。临了还设计一个以陈孝闰为诱饵牵制明军,暗地里奔袭界河口,准备给明军来个釜底抽薪,可是却没有成功。在正面战场上,陈孝闰知道吴士珍就是诸葛亮再世也难挡明军的锋芒,想不到这样一位为自己敬重的读书人,怎么就如此愚忠元廷呢?元廷教子有什么值得让他卖命的。难道就因为元廷录取他为进士,让他的才华有了施展的机会? 陈孝林看着兄长脸上的表情。知道他已经心动了。在陈孝闰昏迷的时候,他仔细去了解了兄长的情况。最后找到了投降的费千户,从他口中知道了兄长的过去,也明白自己兄长一直愿意留在元军完全是为了报吴士珍的恩。现在吴士珍已经自杀死了,兄长效忠的对象也没有了,该回头了。 “好吧,我就听你们的。”陈孝闰最后重重地点点头道。参完待续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