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荣耀_第五十一章大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大婚 (第2/3页)

的基础上更加强学子忠国、爱国的思想。

    而江宁学堂,刘浩然与朱升协商,根据分工不同,各尽其职的思想,首次对大学教育进行分科,设农、工、商等学科。为了堵住书生议论的声音,刘浩然解释说,江宁学堂出来的学子经过考核合格自然是要去做官的,分科是让学子们熟悉治下事务,不要读着一肚子圣贤书,却不知道谷物如何耕作,经商如何运作,岂不是成了一个糊涂官?江南行省需要的学子应该是能经济天下、治国安邦的学子,这才勉强应付过去。

    从龙凤三年开始,江宁、东南学堂开始从府学中进行联考招收学子,由于江南从童学开始到府学,执行的是有教无类的政策,所以很多工匠、商人子弟也进入了府学,进而考入了江宁、东南学堂,又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好容易被刘浩然借口国事艰难,需要人才等软硬兼施给压下去。

    谈了一会江宁学堂的事,刘浩然见朱升实在没有什么要事,而自己又事务繁忙,当即告辞而去。朱升见目的已经达到,也不挽留,让刘浩然有点莫名其妙地离开。

    老师到底卖的什么葫芦药?刚才谈事的时候,后堂好像有人才窥视自己,莫非?刘浩然是从战场上出来的,又打了多年的仗,观察非常细致,直觉也非常敏感。想了一会,走出朱府的刘浩然隐约猜到了,随即摇了摇头,算了吧,这事老师出面,谁都不好反对。虽然做为现代人的刘浩然还尝试再来一次一见钟情找到自己的正妻,因为他上一次一见钟情的秦罗由于身份是无法做正妻的,但是刘浩然也知道这事无法再拖下去,于是也接受了这个时代的习惯了。

    刘浩然刚走没多久,朱夫人便从后堂走了出来,在朱升耳边低语几句。

    朱升不由放声大笑,对薛广文道:“你家夫人和如云见过浩然,对他的相貌和谈吐还甚满意。”

    “唉,妇人之见,如何能当真?”

    “雪鹤兄,莫非你不同意?”朱升知道薛广文已经心动,故意问道。

    “唉,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儿女有个好归宿。枫林兄推荐的,人品应该错不了。只是这朱门深府,事有多变,恐怕苦了我家女儿。”薛广文隐晦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个你放心,浩然是个赤诚之人,而且又见识卓远,不会屈了如云。而且如云在你的教诲下,知书达理,颇识大体,应该应付得了。”朱升沉吟一会劝言道。

    “那就这样吧,我只是信你罢了。”薛广文最后同意道。

    朱升出面,众人就没有话说了。而且薛广文最后只同意应聘于江宁学堂当一名教授,文武官臣也不好争什么了。

    龙凤四月十六日,正是黄道吉日。闻得消息的丁德兴、傅友德、常遇春征得同意后特意从前线赶了回来,参加四弟的婚礼。而张士诚、方国珍也遣使前来祝贺,连在河南前线的刘福通也遣盛文郁以小明王和自己的名义赶来祝贺,还带来了三品夫人的诰命。

    刘浩然的婚礼请朱升、陶安依然前宋俗礼办理。先是草帖子相通,朱升是当仁不让的媒人,他大笔一挥,写好了通贴:“先太公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刘讳载仁,王考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刘讳安国,先考从二品光禄大夫刘讳思源,议亲长男吴国公、江南等处行省左丞相、知行枢密院刘浩然,至顺二年夏五月甲午吉时生人,义慈母二品诰命夫人高氏在堂,求婚薛门。”

    刘安国和刘思源是刘浩然的祖父和父亲,虽然还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好好的,但是在这个世界却因为刘浩然的缘故,被小明王加以册封。只是曾祖父的名字刘浩然就不知道了,只好杜撰了一个,希望祖先不要责怪。

    薛广文拿到婚书,拿刘、薛两人的生辰八字请人占卦,得大吉,于是也挥笔回帖:“议亲薛门长女薛如云至正元年冬十一月甲申吉时生人,随房奁、首饰、金银、珠翠,宝器若干,动用帐幔等物若干等。”

    接着是相亲,高氏以义母身份在吴国公府上设宴,招待薛广文夫妇和主媒人朱升、副媒人陶安,由于双方早已决定了,所以这次只是一个过场而已。高氏备四杯水酒敬薛氏夫妇,薛氏夫妇以双杯酒回敬,而且薛如云以金钗插冠髻,名曰插钗,表示新人中意。

    随后是下定礼,刘浩然送出的定礼有十盒,珠翠首饰、金银珠宝、裙裾服装和绫罗绸缎等等,用彩色布单遮盖,由朱升送至薛家,并用罗帛贴上画有五男二女的绿盏盛放礼书。薛家接过定礼,先在家中备香烛酒果告盟三界,然后再由薛广文夫妇合开礼书,并回以薛如云的女工为主的回礼。

    第四步是送聘;第五步是迎亲,也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