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江州二 (第2/3页)
欢呼的同僚战友们,开始慢慢恢复自己的心情。 马文才算是第二代定远军人,他的父亲马得胜,原名马驴儿,出身于濠州城东一户大地主家的佃户家庭。他少年时因为长得还算清秀和机灵,因此非常荣幸地成了少爷的伴读书童。 少爷是标准的纨绔子弟,虽然年幼,却最是顽皮不堪,对于读书就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于是背书、做功课这些事情就落在了伴读书童马驴儿身上了,教书先生得了地主家的俸粮,对于衣食父母倒也不好得罪,于是就加倍地关注马驴儿,几年下来,佃户出身的马驴儿虽然还是不通文义,可倒也学到了东西,识了不少字。 过了一两年马驴儿又开始承担起另一项艰巨的任务,为少爷当打手。当打手就必须勇武,还要学得一身武艺。濠州地处淮西,自然习武风盛,有本事的人不少。地主家也请了好几个武艺高强的护院,于是都成了马驴儿的老师。 过了好几年,马驴儿倒是成了武艺高强、略识文才的文武两用人才,也成了少爷身边离不开的好帮手。而少爷更是向纨绔子弟标准的吃喝嫖赌展,终于有一天,少爷在濠州倚翠楼跟人争红牌惹出事端来了,把州府判官的儿子给暴打了一顿。 该判官虽然只是个七品官,可他是色目人,又是官府里的老书吏,找了个机会刀笔轻轻一转,地主家很快就家破人亡,不但老爷、少爷进了大狱,家财也分别进入了达鲁花赤、知州、同知等人的腰包里。 幸好马驴儿见机快,知道少爷骄横跋扈迟早要出事,早早就借口父亲有病,回家侍奉去了。地主家败,马驴儿用十几年当“狗腿子”积攒下来的一点“犒赏”买了几亩薄地,讨了个媳妇,老老实实当起农民来。但是他有武艺在身,又颇识得几个字,急公好义为村里乡亲们办了些事,加上为人又豪爽,很快成了十乡八里闻名的豪杰。 那一年郭子仪等人在濠州起事,邻乡的朱和尚回乡拉队伍,很快就找到马驴儿头上了。他原本想去投军,但是老婆临产,需要人照看,于是一时走不开。过了些日子,刘浩然桃园结义的故事传到了濠州,马驴儿和淮西众多豪杰一样,听了之后激动不已。民间豪杰是最讲兄弟义气的,这种事情也正对他们的口味。马驴儿老婆刚好生完老三,月子也坐完了,于是马驴儿连濠州朱和尚也不投了,携家带口的和上百濠州好汉奔了虎头山,还给自己改名字叫马得胜。 马得胜跟着刘浩然从定远打到江宁,最后也成了一团的统领,后来在东南战事中受了伤,左脚不是很方便了,于是便转为杭州守备,也算是成了一员地方守备大员。经过数年的血与火,马得胜和万千定远军老兄弟一样,对刘浩然是无比崇拜,几乎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刘浩然说搞棉布厂有前途,鼓励大家参股开厂,马得胜砸锅卖铁凑了些钱,与他人合开了一个棉布厂,结果赚得钵满盆满。 根据刘浩然的号召,马得胜原本想让作为长子的马文才去读书,老二、老三去从军,可惜马文才不是读书的料,不但报考江宁大学无门,连江宁陆军军官学堂预备学校都考不上,最后只得转考了当时比较冷清的江宁水师军官学堂预备学校。倒是老二考上了杭州东南学堂,不过马得胜硬要老二转学去了江宁学堂,因为那里离丞相近些。 马文才在预备学校还算顺利,毕业后进入到水师军官学堂继续进读,去年秋天刚好毕业,按照惯例被发到战舰上当实习军官。 马文才原本是申请到海军战舰上当实习军官,可是他的成绩不拔尖,于是也就失去了这个众多水师军官们期盼的机会,只好转到了长江第一舰队来。马文才在实习期间一直非常勤恳,他希望尽快服满一年的实习期,获得长官的嘉许转为正式军官,再好好表现一把,看有没有机会去海军。现在大家心里多少都有底,陈友谅败局已定,他一去,长江舰队就成了纯粹的江防舰队了,所以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了开始展露出远大前途的海军身上了。 “马准尉,舰长传令,火炮立即准备待命。”一个军令军官跑来向马文才说道。 马文才立即回了一个军礼,然后招呼麾下的火炮手赶紧下到第二甲板,回到自己的岗位。 “准备!”马文才大声喊道,炮手们立即开始行动起来,按照规定,马文才负责指挥五门十六斤火炮,配有二十五名炮手和五名炮长。 马文才站在后面,右手抓住甲板上方的绳索扶手,注视着炮手们的动作。炮手们推开右边船舷上的火炮窗口,然后把推杆伸了出去,再回过头来插进炮管里,来回清理炮膛。随即炮手将火药筒和填充物塞进炮管,再用推杆推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