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6页)

己没有办到这一点,为什么现在其他人处在你的位置上,还是从你的钢琴班上做到这一点的呢?

    埃里卡仍在啜泣,两手拿着那件可怜的连衣裙,闷闷不乐地把它同其他的连衣裙、套装、裙子、大衣一起挂到衣柜里。所有这些衣裳她都从未穿过。它们在柜子里等着她晚上回到家来,把它们展开,放到身前试试,打量一番。因为这些衣裳属于她!尽管母亲可以把这些衣裳从她手里夺走并且卖掉,但是她自己却无法穿这些衣裳,因为她太胖了,无法穿这些腰身细窄的衣裳了。这些衣裳不适合母亲。所有这些衣裳全是埃里卡的,属于埃里卡。那件连衣裙还没有料到自己的好运刚刚突然中断了。主人不会再穿它,它被关押起来,主人再也不会赐福给它。埃里卡只想收藏和观赏它。从远处观赏。她从未想穿上试试,只是把这些由布料和色彩构成的诗放进柜里,让它优雅地飘动,此时,仿佛有一股春风吹进了衣柜,这就足够了。埃里卡先前在卖衣裳的小店里试穿过这件连衣裙,现在她再也不会去穿它了。在小店里,这件短小的连衣裙曾经刺激了埃里卡的购买欲。她已经忘却了这个刺激,现在她拥有的只是一件连衣裙的僵尸罢了。

    夜里,一切都沉睡了,只有埃里卡孤独难眠。当时,被爱的纽带扣在一起的一对中那亲密的部分——母亲,早已在天国般的宁静中梦想着折磨人的新方法。埃里卡有时偶尔打开衣柜门,抚摸着自己神秘渴望的东西。这些渴望并非那么神秘,它们朝外大声喊叫着,它们曾经值好多钱,现在所有这些钱都干什么去了?各种色彩接二连三地喊叫着,人们在哪里可以穿着这样的衣裳而不被驱赶呢?埃里卡一般总是只穿裙子和套头毛衣或者夏天穿衬衫。有时,母亲从睡梦中惊醒,直觉告诉她:女儿又去欣赏自己的衣裳了,这个爱慕虚荣的家伙。母亲确信这一点,因为衣柜不会为了私自的乐趣而同衣柜门一起发出刺耳的咯吱咯吱声。

    可悲的是,购买衣裳把迁入新居的期限无限期推迟了,同时,埃里卡经常处于被爱的纽带吞噬的危险之中;但愿在自己的巢里突然出现一只雄布谷鸟。明天早餐时,为了自己的轻举妄动,埃里卡肯定要受到严厉的告诫。昨天,母亲要是由于头发被扯掉而一下子吓死了该多好。埃里卡将会获得付款期限,尽管她要增加私人授课课时。

    谢天谢地,在衣柜的藏衣中只缺少了一件新娘的礼服。母亲不希望成为新娘的母亲。她想永远做个一般的母亲并且满足于这种状况。然而,今天究竟是今天。现在终于该去睡觉了!母亲就只能在双人床上这样要求,但是埃里卡一直还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母亲的命令犹如斧头击中她的后脊梁,现在,她很快抚摸了一下下午穿的漂亮带花朵的连衣裙,这回花朵是在连衣裙的贴边上。这些花朵还从未呼吸过新鲜的空气,也从未享受过雨露的滋润。据埃里卡讲,这件连衣裙出自市中心的一家时装店,质量和做工永远有保证。只要埃里卡不吃太多甜食或者太多面食,这连衣裙便总会适合她的腰身!埃里卡从见到这件连衣裙的第一眼起,就产生了一种幻觉:我可以成年累月地穿着这件衣裳,而这衣裳也丝毫不会偏离时尚。多年来,这件连衣裙固守在时装的崎岖小路上!它绝不会过时。母亲应该好好扪心自问一下,在青年时代自己难道没穿过这种裁剪的连衣裙吗?母亲根据原则反驳。尽管如此,埃里卡得出结论:购买这件连衣裙值得,因为这件衣裳式样绝不会过时,在二十年后,埃里卡自然还可以像今天一样穿它。

    时装款式变换迅速。尽管衣裳还好好的,但是没有人再穿它了。没人要求过来看看它。在它最好的年华没有人穿它,时光一晃就过去,并且一去不复返。如果这时光能回来的话,那也许得在二十年之后了。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钢琴教师埃里卡产生逆反心理,但是,是他们的父母逼迫他们来学琴的。女教授科胡特同样可以运用强迫的手段。当然,大多数学生很听话,对自己所要学习的艺术也很感兴趣。当他们被领到音乐协会或音乐厅在生人面前露面时,他们甚至很关心这门艺术。他们比较、考虑、衡量、计算。有许多外国人来埃里卡这里,而且人数一年年越来越多。维也纳,音乐之都嘛!只有那些迄今为止已经经受过考验的东西,将来才能在这个城市站住脚。城市文化那白色肥硕肚子的纽扣开线了,活像水中的尸体似的,人们不将它打捞起来,每年它会变得越来越膨胀。

    衣柜里装进一件件新衣裳!母亲不喜欢看见埃里卡离家外出。这件连衣裙太引人注目了,它不适合孩子穿。母亲说,在任何地方都必须有限度,她不知道,她现在讲这话是什么意思。母亲的话意思是说,到此为止,不能再往下走了,一切都必须有个限度。

    母亲当着埃里卡的面解释说,她,埃里卡,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而是唯一的和有个性的人。母亲总是这么说。今天,埃里卡说到自己时也说,自己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她说,自己无法屈从于别的人和事。她也难适应别的人和事。埃里卡只有一个,今后也不会再有了。假如有什么人特别独特的话,那就是埃里卡。她憎恶抹杀各种区别,例如憎恶不考虑各自特点抹杀区别的学校改革。其他人即使同她持一样的观点,埃里卡也无法同这些人团结在一起。同他们在一起,她会立刻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这就是她。她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她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母亲一旦看不见女儿,立即便会预感到有恶劣的影响存在,她首先想到的便是要保护好埃里卡,防止男人把她塑造成另外的样子。因为埃里卡是个不合群的人,自然性格中充满着矛盾。埃里卡身上的这些矛盾也会迫使她坚决反对失去个性。埃里卡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在自己众多的学生面前总是一人面对众人,处于孤立的地位,独自驾驭着艺术航船的舵轮。她绝不可能同大家联合起来。假如一个学生询问她的目的,那么,她会指出博爱即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为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