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140章 (第3/13页)
已不过一介书生,腰间宝剑也早在入府前便被人取下,此时竟是没有一点反抗之力,只能任由这些南明军卒将自已绑得个结结实实。牛金星一听左良玉为自己安排的罪名。便知一切都完了。大顺逆贼!自己刚刚投靠了南明,被御赐为忠贞营不过几月功夫,眼看这个忠贞营已没有了实力,便又被打回了原形,成了大顺逆贼!自古以来,被抓的逆贼又有几个会有好下场的?不被诛连九族、千刀万剐便已算是好的了。牛金星元力反驳。也懒得反驳,任由这些军卒将自己押入了大牢之中。被押入大牢后的牛金星已是心灰意冷,不过片刻功夫,听到牢外一片吵闹,不用问牛金星也知道,必是与自己一同来此的弟兄也被押来了。牢门被打开后,被押进来的果然正是这些人,不过他们却几乎是人人带伤,好在并未少了一人,自己这些弟兄最不济也还能一同上路,下了阴曹地府也不算寂寞。荡平了茅庐山上的大顺军余匪后,吴三桂率军返回兴山县城。毕竟辽东有三万骑兵,加上俘虏和招降的大顺军民也有六七万之众,仅仅一个茅庐山如何容得下,更何况粮草运送不易,所以吴三桂率大军在茅庐山上暂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率军离开了茅庐山。 此次大胜,总算是彻底消除了大顺余党,使辽东再没有了后顾之忧,只要时机合适,便可率军继续南下,一举荡平南明。不过吴三桂心中却还有几分忧虑,据招降地大顺军卒所报,大顺军地右丞相牛金星竟在大战前便不知所踪。吴三桂早就听说牛金星的大名,吴智曾做为大顺军左禾相,与牛金星同朝为官,对其知之甚详,此人不但有勇有谋,更是不拘常理,为了心中目标,不择手段,当年献计水淹开封便可见一般。所以吴智曾待意派人送来书信,提醒吴三桂,对牛金星定要多做防范。如今虽歼灭了高桂英及几万大顺余部,可却让牛金星给跑了,确是美中不足。而在山上收拾战利品时,竟只找到几万两白银,大顺军这些年积攒下的财宝竟只有这些,说出去谁人会信?看来定是牛金星携带财宝潜逃了,只是不知此时到了何处,虽再难兴起大狼,可若是暗中与辽东做对,又有大量金银为后盾,也不可小视。吴三桂率军回到兴山县城后,立即派出大量探骑在湖广境内搜索牛金星,只是几日来也没有一点消息。反而得到了南明大将左良玉率二十万大军暂停在常德府,即不继续前行,也不返回,态度暧昧,不知其所图。吴三桂为了以防外一,特命祖大寿率全团官兵向兴山靠拢,增加自己的实力,而其原本驻地由吴宇接手。 就在吴三桂为防范左良玉而调动兵马时,突然有左良玉所遣信使来到兴山县城,要求面见吴三桂,说是有要事相商。吴三桂不知左良玉这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不过一区区信使,吴三桂还不至于怕他,命人将其带到自己府中,待手下亲卫搜去其身上一切武器后,才将信使带到堂上,面见吴三桂。这信使也算见过世面,见到吴三桂也不见其胆怯,只是朗声道:“启禀吴王,侯爷特命小人带来一封信函,面呈吴王。” 有亲卫接过左良玉信使的密函递给吴三桂,吴三桂一挥手,有亲卫带了那名信使到偏厅等侯。展开密信,仔细阅读后,吴三桂也皱起眉头,随即叫人去请各部将领来此开会。一会儿功夫,各团副团长以上将领赶到府中,看到吴三桂皱着眉头,不知又发生了何事,许立急问道:“军长,是否又有那个不开眼的混蛋来惹咱们?军长放心,只要你一声令下,我许立自会率领着全团将士为军长扫平一切障得!”吴三桂抬眼看了看许立,也被许立的话给逗笑了“我知道你许立就喜欢打仗,可也不至于到这个份上吧! 难道你就盼着咱们辽东出事不成?” 许立面色一红,道:“不是,我这不是想为你分忧吗。不过说起打仗,她奶奶的,大顺军这些残军还真是不禁打,我还没怎么动手,他们就被全歼了,不过瘾啊!”“行了,不要闹了,你们也都看看这封信。”说着,吴三桂将手中左良玉命人送来的书信递给了许立,许立看后,也是眉头一皱,很快密信便已在堂中众中手中传了一圈,最后还于吴三桂。 家也都看到了,有什么想法,大家都说说。” “军长,依我看此事不妥!”许立见大家都沉默不语,开口道:“我看左良玉也决非善辈。他真地会如信上所说,因为深受先帝朱由检之大恩,无以为报,才想要投靠辽东,以保先帝幼子吗?难道他竟会看不出咱们此时不过是为了掩天下百姓幽幽众口,才不得不推举幼帝登基的吗?更何况,他若真是诚心投降,又何必提出那么多条件,还说什么只向新帝投降,而决非投降于吴王。还要求投降时要亲自向幼帝献上降书。最过份的是竟不许咱们率大军前去接降,只许咱们率一万兵马,可他却要率全军二十万大军一同接受皇恩,这不明罢着要阴咱们吗?军长,你可不能上了他的当,不如让我率军去好好教训教训他,也让他知道知道咱们辽东军的厉害!”亲卫团团长吴洪也接着道:“军长,许立所虑甚是,咱们不能不防啊!不过他在信中提及牛金星已被其所擒。我看倒是有八分可信。咱们已占据了武昌、九江等地,他牛金星就是能逃出茅庐山也决不敢东行,只有南下一条路。而左良玉恰好就在常德府,很可能被他们堵了个正着。” 吴三桂点点头道:“想来牛金星在左良玉着来只是无足轻重的小卒,正好用其来取信咱们,而他所说的想要投降于北明,投降于新帝却有待验证。不过他左良玉毕竟还有二十万兵马。若是待咱们进攻南明时,他率军退守南京府,有了南京府的坚城,就算咱们火炮威力巨大,项想攻占南京府,恐怕也将是一场严战。若是能趁此机会将他们引到旷野之中。以咱们的骑兵对上他的二十万步兵,应该可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全歼他们,减少咱们地伤其余众将一听吴三桂此言,也都低头不语,虽然吴三桂所说俱是事实,可是若需要吴三桂亲身犯险,别说二十万南明军,就是二百万,也不值吴三桂一片指甲重要。正在众人商议时,门外有人来报,祖大寿已赶到此处,正在门外求见。吴三桂一听大喜,忙叫人去请。自己眼下若真要与左良玉撕破脸皮,手中仅有三万人马确实是有些不够用,而且又有几万大顺降军,若是没有足够地力量威慑他们,一旦前线开战,这些人怕是又要另生事端。祖大寿的到来确是为吴三桂解了燃眉之急。一会儿功夫,祖大寿已来到堂中,未等祖大寿开口,吴三桂已道:“舅父来得正是时侯啊!”祖大寿一听便知定是又有战事,忙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