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90章 (第1/16页)
第86-90章 第八十六章闯王出山 待三辅将日本锁国令全文念完,三桂才接道:“日本自丰臣秀吉发动对朝战争失败死后,德川家族先后打败四十几家大名联军,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建立幕府,随后势力一日千里,早已成为日本的实际统制者。只是去年,日本岛原边遭灾荒,当地农民、天主教徒、狼人发起起义,给当朝者沉重打击,最后日本竟是借助荷兰船炮才击败了起义军。德川幕府胜利后,为防止其余地方教徒起义,德川幕府才发布了这个锁关令。”这下众人才终于明白了吴三桂为何执意要攻朝鲜。没有了日本这个危胁,若能攻下朝鲜,不但不需增加防守兵力,甚至可以减轻防守负担,从根本上减少了一个大敌。至此,众人再无人对三桂攻打朝鲜有任何异意。而三桂对此也早有准备,随即令碧艳取出一张朝鲜地图,挂在大堂之上,众将围于地图前对朝鲜地图指指点点,却一时间不知该从何下手。 三桂亲自站在地图前,指着地图道:“朝鲜半岛现在君主为全州李氏,北方与咱们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因君主姓李,所以被称为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正式国号朝鲜国。李朝建都于汉阳,现改于汉城,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为大明朝贡国,此次若非大明国内有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恐怕大明绝不会坐视咱们攻打朝鲜,所以此次可以说是机会难得。朝鲜全国分为八道,即:京畿道,含汉城府、开城府。首府在汉城府。庆尚道,含庆州府、尚州牧、晋州牧;设左兵营、右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庆州府。全罗道,含全州牧、罗州牧;设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全州。忠清道,含忠州牧、清州牧、公州牧;设水营。首府在清州。黄海道。含黄州牧、海州牧。首府在黄州。平安道,含平壤府、宁边大都护府、义州牧。首府在平壤府。江原道,含江陵大都护府、原州牧。首府在江陵。咸镜道(宁安道),含咸兴府、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首府在咸兴府。因其境内多山,所以此次出征只有五支步兵团,三支骑兵团分驻辽东、吉林、北感三省。以防大明、南蒙、北蒙趁我攻朝之际来攻我辽东。“三桂此言一出,五支步兵团团长当然是个个兴奋,连回答的声音也是响亮无比。可吴宇、祖泽远等人却是面露失望,不过实情如此,只能点头称是。“吴徽团长!”三桂又道:“此次攻朝,海军最为关键,在九月五日前你可调集多少船只在东港待命,可运送多少士卒?”吴徽闻言沉思片刻才答道:“九月五日前可调各类舰艇2000艘左右,可运送军卒七万三千余人。” “好。足够用了。祖大寿、王顺。你二人率部务必于九月十日前赶至昌城,九月十三日准时渡江,从北攻打朝鲜。何可刚、吴三辅、吴安,你三人回去后立即调集全军秘密向东港附近运动。九月十日随我登船,九月十三日,务必要在仁川打响登陆第一枪!”“是!”堂中众将全部面色严竣,齐声应道。 转眼已是九月初九,正当嵩县、汝阳城中富户、官员喜庆重阳节时。李自成却与刘宗敏分率兵马,同时赶到两城城下。两城虽紧临伏牛山脉,可这一年来,李自成一直躲在伏牛山中,虽连破了几十个山寨,人马迅速壮大,可他们却从未攻过任何一座城池,各地官府都已认定李自成的闯贼军兵力微不足道,根本无力进攻中原地区,所以毫无防备。当嵩县守城军卒看到几万手持木棍、铁枪的闯王军如潮水般涌向城池时,想要报警、关闭城门时已经来不及了。冲在最前面的高一功已率着近千骑兵冲到城下百米左右,一阵箭雨射下,城上城下仅有的几十名守卒已是一命呜呼。随后千余骑兵率先冲进城中,随后几万闯王军也涌入县城,小小的县城瞬间已是人满为患。还在喝酒吃rou地县令及县中十几名大户被高一功堵在县内最大的酒楼中,随后被押了出来。县令被伏,城中守卒更是无心恋战,不到一个时辰,嵩县守卒或死或降,几名大户家中家丁也已被诛,县城中已再无反抗势力。李自成马上命徐就在城中贴出安民告示,同时在城上挂起“闯”字大旗,向世人宣告,闯王军又回来了!不久后负责进攻汝阳的刘宗敏也派人传信,汝阳也已攻下,全军损失不过百余人,却杀死杀伤明军三百余人,现在正在清点战利品。李自成得信后高兴异常,全军只损失几百人,却攻下两座大明县城,待收缴了城中那些为富不仁的富户家产后,便可继续招兵,按照原定计划,率军继续南上,攻打洛阳,擒获福王朱常为指日可待。不过眼下却不宜继续行动,谷城张献忠还未传来消息,若是其不举反旗,自己可是孤掌难鸣,更怕那张献忠若是真的忠于朝庭,反而打出平贼旗号,再配合附近官兵,自己恐怕也是难以讨好,弄不好还要重演当日被困商洛山之事。 这一夜李自成便率全军三万余人驻守嵩县,与驻守汝阳的刘宗敏互成犄角之势,以防明军来攻。半夜时分,闯王军攻打嵩县、汝阳地消息也已传至洛阳。本来洛阳的巡道王胤昌还不相信,可随后几名从嵩县逃出的守卒也逃至洛阳,证实此事属实。王胤昌不敢怠慢,连夜召集知府冯一俊、总兵王绍禹等人,共商大事。可一时间众人却拿不出人主意,最后还是城中富绅,原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道:“这洛阳是福王殿下封地,此事还应禀明福王殿下,再做定夺。” 可没想到众人前往福王府求见时,府中下人却以福王殿下已经休息为由,拒不接见。无奈之下众人只得联名上书万岁朱由检,禀明实情,请求援军。只可惜远水终解不了近渴,王胤昌等人的奏折还在上京的路上,在嵩县驻守了一夜的李自成在第二日清早便已得到信息,在谷城的张献忠也已于昨日打出反旗,并向远近各处发出飞檄,上面言道:“朱朝凡百举措,莫非倒行逆施;苛暴昏乱,无与比伦。而缙绅贪如饕餮,以百姓为鱼rou;贼兵凶逾虎狼,视良民为仇敌。献忠目触身接,痛恨切齿。今于谷城重举义旗,顺天救民,义军到处,只诛有罪,凡是开门迎降,秋毫无犯,倘敢婴城拒守,屠戮无遗。特此飞檄远近,咸使知闻!“随后大军连夜向襄阳方面开进。有了张献忠的遥相互应,李自成的闯王军再不是孤军作战,他忙召集大军,并告知汝阳的刘宗敏同时向洛阳进发,于九月十一日在洛阳城下会合,准备攻打洛阳。 关中战火再燃,辽东也是大军频繁调动。吴三桂亲率的步兵三个团近七万人也已在东港登船,一路向朝鲜仁川而去。祖大寿与王顺也已悄悄率部赶到宽甸,与昌城隔江相望。只是朝鲜对此却是毫不知情,没有一点防备。九月十一日,洛阳巡道王胤昌的奏折已摆在内阁首辅周延儒的案上,可周延儒却依旧未放在眼里,在他看来,闯贼已是强弩之末,也就能攻打一两个小县城,决无力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