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1 (第3/6页)
“哪里是我不卖?价钱不对。” 古应春说:“做这笔生意,赚钱其次;不赚也就是赚了!这话怎么说呢?胡财神嫁女儿,漂亮的嫁妆是别发洋行承办的,你想想看,这句话值多少钱?” “原就是贪图这个名声,才各外迁就,不过总价四万银子,这笔生意实在做不下来!” “要亏本?” “亏本虽不至于,不过以后的行情——” “以后是以后,现在是现在。”古应春抢着说道:“说老实话,市面很坏,有钱的人都在逃难了;以后你们也未见得有这种大生意上门。” 管事的沉默了好一会才说了句:“这笔生意我如果答应下来,我的花红就都要赔进去了。” 古应春知道洋行中的规矩,薪金颇为微薄,全靠售货的奖金,看他的神情不象说假话,足见螺蛳太太杀得太凶;也就是间接证明,确是买到了便宜货,因此觉得应该略作让步,免得错过了机会。 “你说这话,我要帮你的忙。”他将声音放极轻“我作主,请胡太太私下津贴你五百两银子,弥补你的损失。”管事的未餍所欲,但人家话已说在前面,是帮他的忙,倘或拒绝,变成不识抬举,不但生意做不成,而且得罪了大主顾,真正不是“生意经”了。 这样一转念头,别无选择“多谢古先生。” 他说:“正好大班在这里,我跟他去说明白。古先生即然能替胡太太作主,那么,答应我的话,此刻就先不必告诉胡太太。” 古应春明白,他是怕螺蛳太太一不小心,露出口风来,照洋人的看法,这种私下收受顾客津贴的行为,等于舞弊,一旦发觉,不但敲破碗饭,而且有吃官司的可能。因而重重点头,表示充分领会。 于是,管事的向螺蛳太太告个罪,入内去见大班。不多片刻,带了一名洋人出来,碧眼方颐,留两撇往上翅的菱角须,古应春一看便知是德国人。 果然,是别发的经理威廉士,他不会说英语,而古应春不通德文,需要管事的翻译;经过介绍,很客气地见了礼。 威廉士表示,他亦久慕胡雪岩的名声,爱女出阁,能在别发洋行办嫁妆,在他深感荣幸。至于价格方面,是否损及成本,不足计较,除了照螺蛳太太的开价成交以外,他打算另外特制一只银盘,作为贺礼。 听到这里,螺蛳太太大为高兴,忍不住对古应春笑道:“有这样的好事,倒没有想到。” “四姐,你慢点高兴。”古应春答说:“看样子,另外还有话。” “古先生看得真准。”管事的接口“我们大班有个主意,想请胡太太允许,就是想把胡三小姐的这批嫁妆,在我们洋行里陈列一个月,陈列期满,由我们派专差护送到杭州交货。”在他说到一半时,古应春已经向螺蛳太太递了个眼色;因此,她只静静地听着,不置可否,让古应春去应付。“你们预备怎么样陈列?” “我们辟半间店面,用红丝绳拦起来,作为陈列所。”“要不要作说明?” “当然要。”管事的说:“这是大家有面子的事。”“不错,大家有面子。不过,这件事我们要商量商量。”古应春问道:“这是不是一个交易的条件?” 管事的似乎颇感意外——在他的想法,买主决无不同意之理:因而问道:“古先生,莫非一陈列出来,有啥不方便的地方。 “是的,或许有点不方便,原因现在不必说。能不能陈列,现在也还不能定规,只请你问一问你们大班,如果我们不愿意陈列,这笔交易是不是就不成功了。” 管事的点点头,与他们大班用德国话交谈了好一会,答复古应春说:“我们大班说:这是个额外的要求,不算交易的条件。不过,我们真的很希望古先生能赏我们一个面子。”“这不是我的事。”古应春急忙分辩“就象你所说的,这是大家有面子的事,我亦很希望能陈列出来。不过,胡大先生是朝廷的大员,他的官声也很要紧。万一不能如你们大班的愿,要请他原谅。” 一提到“官声”管事的明白了,连连点头说道:“好的,好的。请问古先生,啥辰光可以听回音?” 古应春考虑了一会答说:“这样,你把今天所看的货色,开一张单子,注明价钱,明天上午到我那里来,谈付款的办法。至于能不能陈列,明天也许可以告诉你,倘或要写信到杭州,那就得要半个月以后,才有回音” “好的,我照吩咐办。”管事的答说:“明天我亲自到古先生府上去拜访。” 对于这天的“别发”之行,螺蛳太太十分得意,坐在七姑奶奶床前的安乐椅上,口讲指划,津津乐道古应春谈到私下许了管事五百两银子的津贴,螺蛳太太不但认帐,而且很夸奖他处理得法。见此光景,七姑奶奶当然亦很高兴。 “还有件事,”螺蛳太太说:“请七姐夫来讲。”“不是讲,是要好好商量。”古应春谈了陈列一事,接着问道:“你们看怎么样?” “我看没有啥不可以。”螺蛳太太问道:“七姐,你说呢?”“恐怕太招摇。” “尤其,”古应春接口“现在山东在闹水灾;局势又不大好,恐怕会有人说闲话。” 听得这话,螺蛳太太不作声,看一看七姑奶奶,脸色阴下来了。 “应春,”七姑奶奶使个眼色“你给我摇个‘德律风’给医生,说我的药水喝完了,再配两服来。” 古应春会意,点点头往外便走,好容她们说私说话。“七姐,”螺蛳太太毫不掩饰她内心的欲望“我真想把我们三小姐添妆的这些东西陈列出来,让大家看看。”七姑奶奶没有想到她对这件事如此重视,而且相当认真,不由得楞在那里说不出话。 在螺蛳太太,做事发议论,不发则已一发就一定要透彻,所以接着她自己的话又说:“那个德国人,不说我再也想不到:一说,我马上就动心了。七姐,你想想,嫁女儿要花多少工夫,为来为去为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