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车祸_第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2/7页)

失落和沮丧,从今年开始已经不再干工作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旅游、玩乐上。即便干工作也会经常做一些别扭事儿,说一些放肆话儿,好像他年纪到杠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党和政府造成的,动辄摆出我快退了我怕谁的架势,恨不得跟所有的人都掐起来才舒服。

    洪钟华连人大主任看都没看,径直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下面大家举手表决一下,今天是常委扩大会议,不是常委的领导同志也一起表示个态度。同意财政局和机关事务管理处改革方案的请举手…”

    没有一个人举手同意这个方案,大家都是圈里人,利益一致,谁要是赞同这个方案,谁就成了官员的公敌,谁也不会犯傻,做这种损人害己的事情。

    “同意政策研究室和秘书处公车改革方案的请举手…”

    大家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万鲁生举着手嘴也没闲着:“我坚持我的意见,补贴数额要砍一半啊,不然我不同意这个方案。”

    大家也都学着他的样儿说:“对对对,补贴数额太高了,砍一半,砍一半。”

    公车改革方案最终得到这个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座讨论改革的人,哪个都会在改革方案实行以后,继续乘坐公车,而且还能额外增加一笔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只有财政局长两次都没有举手,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洪钟华专门问他:“你是什么意见呢?”

    财政局长说:“我的意见就是我们提出的那个改革方案,除了那个方案,没有别的意见。”

    洪钟华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尽管他事先也估计到财政局那个改革方案在会上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以这种方式顺利地通过了华三八他们调研室的改革方案,又让他有些遗憾,这个方案实际上肯定了一个方案之外的命题:乘坐公车就是干部应该享有的特权,取消这个特权就得国家花钱补偿干部的特权损失。唯一能够聊以自慰的是,不管即将推行的方案是不是让人满意,总比没有强,总是可以向省委张书记交待的一个事儿。尽管可以向省委张书记作出交待了,但是洪钟华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心里沉甸甸的好像胸腔里装的不是心肝肺而是一堆生锈的铁屑。

    下班的路上,洪钟华一直郁郁寡欢,司马达每到这个时候就不敢说话了,用沉默陪伴市委书记的沉默。洪钟华看着窗外滚滚的漂流,经过公交车站的时候,蓦然想起了李桂香母女,便问司马达:“那天我们送到医院的女同志你后来见了没有?”

    司马达回答:“见了。”

    洪钟华问:“情况怎么样?”

    司马达回答:“好着呢,没事了,我帮她找了一份工作,当交通协理员呢。”

    洪钟华:“嗯,很好。”

    司马达说:“就在我们天天经过的那个东街口,你可能没有注意。”

    洪钟华:“嗯,可能我没有注意。”

    司马达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洪钟华:“洪书记,我看你今天好像不太高兴。”

    洪钟华叹息一声:“没有不高兴,就是有点无奈,觉得力不从心,就好像人掉进漩涡里,浑身力气不知道该怎么使,怎么扑腾都出不来。”

    司马达没吭声,洪钟华反过来追问他:“你怎么了?也不高兴?”

    司马达咧嘴笑笑:“没有啊,我在想,洪书记您是一把手啊,怎么还会无奈呢。”

    洪钟华又有了发感慨的机会:“过去常说啊,我们要做螺丝钉,可是,既然做了螺丝钉,就只能当螺丝钉,随着机器的转动而转动而已,如果还是一颗质量不过关的螺丝钉,那就更难以发挥什么作用了。”

    司马达对洪钟华的话半懂不懂,也没办法插话,只好啥话不说,专心致志地开车。经过东街口的时候,红灯亮了,司马达把车停了下来,司马达看见了李桂香,李桂香正带着一队小学生过马路,司马想给洪钟华说一声,可是从倒车镜朝后面扫了一眼,洪钟华的脸色阴沉沉的,司马达就咽下了那句:“洪书记,那不是李桂香么?”

    车轱辘陷入了丧魂落魄的状态,那天市纪委的人找他谈话,三下两下人家就把他给搞了个底朝天。谈话结束的时候,纪委并没有让他履行在谈话记录上签字的程序,为了表现个好态度,车轱辘主动提出要求在记录上签字,纪委那位一直没有发言的科长告诉他,不用签字了,现在在记录的同时都有录音,而且这也不是司法调查。纪委专案组三拳两脚就令车轱辘缴械投降了,便也不再为难他,既没有滞留他,更没有像那位交警队的王队长直接双归,而是让他回去后写一份书面的“情况说明”材料交给郭晓梅,由郭晓梅转呈市纪委。所谓的“情况说明”材料,是人家客气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让他写一份交代材料交给郭晓梅。

    车轱辘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万念俱灰,丧魂落魄。他不知道自己今天算不算态度好,如果算态度好,纪委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会不会宽大一些,处理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能好赖保留个职务,让他给纪委领导磕一百个响头他都干,遗憾的是纪委领导大概不会接受他这一百个响头。

    车轱辘强迫自己冷静一些,找出纸笔,准备写交代材料。可是他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脑子活像一口正在熬沥青的大锅,黑乎乎粘乎乎乱哄哄的根本没办法思考。同样一个事实,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给人产生的印象和得出的结论往往会大相径庭。现在车轱辘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让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责任,发生的一些错误仅仅是一时糊涂,并进而让人家对他的错误理解、谅解、宽容一些。最终在处理的时候能够轻一些、宽一些。如果能够保留职务级别,给一些行政警告、记过、通报批评之类的处理那他就谢天谢地了。基于以上目标,撰写这类交代材料,需要清醒的头脑和智慧的分析判断还要有过硬的文墨功夫才行。车轱辘现在一脑子浆糊,哪里能够做得到那些,光是“关于我发生车祸和发生车祸后的一些事实经过”这一个标题,他就连写连撕了十几遍,揉成一团的废稿子活像满地的白花,把他的办公室装扮得好像刚刚开完追悼会的现场。

    下班时间早过了,电话响了,车轱辘的老婆催问他回不回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