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底线_第九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部 (第9/9页)

系,他不会跟他哥说,他哥也不知情,他保证把平兴高速的标底到时候给他们泰华拿来就是了。丁志学就想,魏海洋这话是欲盖弥彰替他哥开脱呢,还是魏海洋确实自己需要一大笔钱呢?这事魏海烽真不知道吗?

    丁小飞总觉得老爸没必要琢磨这些事儿,谁要钱不是一样,只要最后拿到标底不就完了?丁志学提醒小飞,这中间是有本质差别的,如果是魏海烽自己要钱,那么他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就会倾向于泰华。丁志学给小飞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以前他们单位要给职工分房,分房就需要制定一个分房的标准,那么作为分房委员会的人,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这个标准制定得怎么样才能正好把自己划到前面,又同时把对手挤到后面。比如说,如果这个标准由老职工定,他们就会以工龄为标准,认为这样最公平;而如果由新职工定,他们可能就会以学历为标准,因为新职工学历普遍高。丁小飞是聪明人,一点就通,通了之后,就想到了王友善。王友善是泰华走的一步闲棋,现在这步闲棋该派上用场了。

    王友善找了个名头给魏海烽打了个电话,说是乔迁新居,请魏海烽做客。魏海烽赶紧提着老头儿最喜欢的茅台给人家暖居去了。王老头开的门,还真是越老越精神。刘冬儿俨然是关门弟子,鼻梁上架一副眼镜,又知性又大方。如果中国女知识分子需要形象代言人了,刘冬儿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魏海烽见到刘冬儿心底里多少起了点涟漪,但人家那边则宝相庄严,连说话的声调都格外端庄稳重,跟魏海烽点点头,离开了。魏海烽不由得在心底一声叹息,叹息之后又觉得自己有点可笑——他原本以为刘冬儿对他即使表面上冷淡,眼睛里也应该有点热情,哪里想到,人家竟然真把他当一“副厅”客客气气周周到到。魏海烽不了解刘冬儿这类年轻女孩,对她们其实是不能用传统的单一的价值标准来评价的。比如你说她们势利,但很多时候,她们又很仗义;再比如你说她们不择手段,那是你没见过人家铁骨铮铮。所以说,她们是势利还是仗义是不择手段还是铁骨铮铮,一切全取决于她们的感觉——如果她们把你看成是一个跟自己没关系的人,那么你再怎么位高权重,她们也不会跟你不择手段。刘冬儿在见到魏海烽之前,对他还抱有这样或那样的希望,但一见了面,心里立刻明白这个男人跟自己毫无关系。不是说魏海烽不优秀,而是因为天下优秀的男人又不止魏海烽一个。刘冬儿非常善于做成本预算,她粗粗一算,就知道如果死磕魏海烽这种男人,不是说磕不下来,而是不划算。有磕他的功夫,干点什么都赚回来了。

    王友善是替丁志学美言的,魏海烽心里有所准备。他记得很清楚,在自己还是窝窝囊囊的“魏主任”时候,就是在王友善给张罗的饭局上第一次碰到丁志学。可王友善仿佛是想不起来似的,问魏海烽:“哎呀,海烽,我们有多久没有见面啦?”

    魏海烽说:“青田以后吧?”

    老头子于是顺水推舟,问了问上次青田开会的那拨人还有没有联系,问来问去,自然就问到了丁志学。魏海烽硬着头皮说,后来跟丁志学又打过几次交道,现在泰华是自己弟弟魏海洋的客户。

    王友善听到这里,朗声笑起来,说:“世界真是小啊。有意思有意思。”

    说完“有意思”之后,话锋一转,跟魏海烽扯起了闲篇,扯着扯着就说到海瑞。王友善从书架上拿本书,递给魏海烽,说最近在看一些历史的书,有意思啊。接着就很自然地谈到海瑞——中国几千年来正直的官员典范。王友善讲了一件海瑞做巡抚的事。说海瑞走马上任以后,一心想缩小贫富差距。当时许多豪绅富户巧取豪夺,扩充家产,民怨极大,海瑞一到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办这类案件,而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曾经于他有救命之恩的徐阶。当年海瑞因为仗义直言得罪了皇帝,刑部主张绞刑,是徐阶把这事儿压了下去。如今海瑞平步青云,面对旧恩人违法,铁面无私。按道理说,这么大的反腐力度,这么心底无私的政府官员,应该深受皇帝厚爱吧?可是海瑞只做了八个月的巡抚,就被朝廷一撸到底,打回老家了。

    王友善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看魏海烽。魏海烽不敢随便接茬,他低下头,翻看手里的书,刚巧翻到王友善折角的那一页。

    “以一己之力而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希冀以个人的力量,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单纯,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海瑞身处的时代,文官集团已经相当成熟。官员们对民生疾苦早已视而不见,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持职位以取得合法与非法的收入…”这段话,以醒目的橘黄色信号笔做了记号。魏海烽怀疑,王友善也许早就算计到他那个时候要故意低下头去掩饰,于是提前把做了记号的那本书放到他手里。一切天衣无缝,高手过招,如鸟儿翱翔,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人家已经飞过。

    王友善虽然没说一个字的平兴高速,但魏海烽听明白了——醉翁之意不在酒。魏海烽来之前,还真是想过要跟导师诉诉苦,但真见了面,几次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他能说什么呢?说平兴高速虽然名义上是他魏海烽主抓,但实际上谁都可以抓一把。魏海烽每天的电话,一大半接的都是各级头头脑脑的,人家话也说得艺术,比如说:“海烽啊,给你们推荐一个竞标单位,多一个单位竞标,多一个选择余地嘛。”

    这话有错吗?没错,一点毛病都没有,但魏海烽能听出那话里的分量。那能是一般的推荐吗?再说平兴高速是公开招标,网上就可以报名,有必要特意打个电话吗?或者特意加一句,你们酌情。什么叫酌情?

    魏海烽的这些难处,赵通达在边上看得清清楚楚。厅长周山川交代得很清楚,海烽同志抓建设,通达同志抓廉政,平兴高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赵通达走马上任以后,几次正面找魏海烽,想跟他谈谈,既然自己也是平兴高速指挥部的成员,当然有权力掌握更多的信息,但是几次都让魏海烽给客客气气地弹开了。甚至有一次中午,在食堂吃饭,他端着饭坐到魏海烽对面,才说个开头,就被魏海烽堵了回来。魏海烽说:“通达啊,以后你抓你的廉政,我抓我的招标,咱们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怎么样?”说完,魏海烽站起来冲赵通达笑一笑,走了。把赵通达气得脸色青紫,又不好发作。

    对于提拔魏海烽,周山川在心里已经隐隐生出些后悔,他甚至有点体会到当年许明亮为什么死看不上魏海烽的心思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