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部 (第5/5页)
不是时候,房间里很整洁,还有一丝浪漫和温馨。桌子上摆着一大盆蒸螃蟹,一瓶起开的红酒,一对水晶高脚杯。魏海烽赶紧知趣地说了两句后就撤了。 陶爱华见魏海烽这么快就回来了,顺嘴问了句:“效率够高的啊,谈完啦?” 魏海烽顺口说了句:“他家有客人。” 陶爱华眼睛立刻变得炯炯有神:“谁啊,男的女的?” “不知道。” “你没看见?” 魏海烽不接茬。 “肯定是女的。你们男的呀!”陶爱华认为魏海烽是故意不跟自己说。 魏海烽皱起眉头,没好气地训了陶爱华一句:“别胡说。” 陶爱华来精神了:“我胡说?我亲眼看见的。都好几回了。” 陶爱华看见的那个女的,就是沈聪聪。最近一段时间,赵通达和沈聪聪走得比较近。俩人本来就认识,沈聪聪过去是跑口记者,跟赵通达也算有过接触。在沈聪聪印象里,赵通达在交通厅的地位应该比魏海烽高。所以,她那天被魏海洋一通抢白,回家越想越气不过,鬼使神差地给赵通达打了一个电话,问赵通达对魏海烽了解不了解。赵通达以退为进,反问一句:“你怎么想起问他来了?”沈聪聪大致说了一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从魏海烽拒绝她采访青田古墓开始,到魏海洋跟他们报社签定广告合同为止。最后沈聪聪说:“你们那个魏海烽从一开始就反对这事,现在他弟弟又掺和了进来,我总在想,这里头是不是藏着什么猫腻。…你们同事这么多年,你觉着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通达当时在办公室,显然说话不方便。沈聪聪也感觉到了,就问他方便不方便出来,俩人就约着见了面。地方是沈聪聪定的,约在一个临街的茶餐厅见面。沈聪聪先到,她跟人约事情,一向喜欢先到个五六分钟。这样,一方面,可以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座位,另一方面,也显得对别人比较尊重。要搁平常,赵通达根本不可能跟沈聪聪在电话里聊这么久,也根本不可能到这种茶餐厅来谈事情。赵通达工作这么多年,只在两个地方谈事,一个是他自己的办公室,一个是许明亮同志的办公室。他根本不认为,有什么事,需要在街上的什么茶餐厅谈,至少他是没有这样的事情。 茶餐厅离交通厅不远,步行十分钟。赵通达准时进门,一进来就看到沈聪聪,他赶紧快步上前,结果刚一落座,又不自觉地站起来,嘴上说了句:“哎呀,这个地方太乱了。” 沈聪聪马上意识到了,像赵通达这样的政府官员,是比较在意“男女问题”的。沈聪聪立刻大方地说:“是太显眼了吧?要不,咱们换个座位。” 这么一来,赵通达反而不好意思了,说:“没关系没关系。” 沈聪聪见赵通达胳膊上缠着黑纱,不问也不是,但问又觉得冒昧。赵通达看出来了,对沈聪聪说:“我妻子刚去世。” 这话一说出来,沈聪聪就不自在了。人家老婆刚去世,就跟一女记者在众目睽睽下坐在一起,是有点不容易说清楚。沈聪聪建议:“咱们还是换个位置吧。” 本来什么事儿都没有的俩人,换来换去换座位,倒把气氛换得暧昧了。 沈聪聪三十二岁,单身,是省报著名记者,做时政新闻出身。这一两年,她事业情感两不顺:情感不顺,可以简单归结为她高不成低不就;事业不顺,用他们省报梅总监的话说,是沈聪聪没弄清楚自己的时代需要,没有及时调整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这已经是一个电视时代、读图时代,哪还有报纸记者什么事啊?还一天到晚想着铁肩担道义,那道义归你担吗?老想当法拉齐,老想得普利策新闻奖,那奖跟你有关系吗? 沈聪聪等着赵通达开口,赵通达迟迟不吭声。沈聪聪略微有点失望,说:“你要是不方便跟我说魏海烽就算了。” 赵通达慢慢道:“…他现在是我们厅的副厅长了。” 沈聪聪一惊,下意识问道:“那你呢?” 赵通达笑道,语调轻松地:“在他的领导之下。”尽管赵通达已经很努力地表现出豁达无所谓,但男人在事业不顺时的沉重失落是怎么也遮不住盖不住的。 沈聪聪忽然为他难过起来。两个失意的人,就像两个寒冷的人,会不自觉地互相靠近,仿佛靠近一些,就能温暖一些。 魏海烽敲门的时候,沈聪聪刚跟赵通达把酒满上。依着她的脾气,就直接开门,女单身,男丧偶,一起吃个晚餐,怕见人吗?但见赵通达那不自在的样儿,她就回避了。赵通达送走魏海烽,门刚关上,沈聪聪就从赵伟的房间里出来,满脸的不高兴。 赵通达忙说:“生气了?” 沈聪聪摆摆手。她真没生赵通达的气,她是为在房间里听到魏海烽跟赵通达说的那几句话生气。她觉得魏海烽真有点“抖起来”的意思。赵通达却有点心虚,跟沈聪聪一个劲解释,说他倒是不怕人看见,议论也无所谓,主要是怕连累了沈聪聪。沈聪聪听了,似笑非笑,对赵通达说:“得了吧。我估计魏海烽肯定知道你这儿有别人。你说你一个人摆俩酒杯干什么?” 赵通达手一摆:“随他怀疑!”显得很男人。 赵通达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在沈聪聪的视野中。一个中年人,稳重得体,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一定的经济基础,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且目前又正处于事业停滞期,有的是时间跟她一起聊聊人生聊聊社会聊聊理想以及聊聊处世哲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