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八章摇船母女 (第1/3页)
第四八章 摇船母女 杭州。 她们出了涌金门,过南屏晚钟,摇向三潭印月。到了西泠桥时,已近黄昏了。 满猢秋水映着半天夕阳,一个头戴黑帽的渔翁,正在桥头垂下了他的钓竿。 远处的画肪楼船上,隐约传来妙龄船娘的曼声清歌。 “看画舫尽入西泠,闻却半湖春色。” 白沙堤上野柳已枯,芳草没径,静悄悄地三里长堤,很少有人行走。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面对着名湖秋色,虽然无酒,人已醉了。 风四娘也不禁曼声而吟:“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沈壁君轻轻叹息,道:“这两句话虽然已俗,可是用来形容西湖,却是再好也没有。” 风四娘道:“你以前来过?” 沈壁君点点头,美丽的眼睛又流露出一抹感伤。 ——以前她是不是和连城壁结伴而来的? 风四娘道:“你知不知道水月楼在哪里?” 沈壁君摇摇头。 摇船的船家是母女两个人,女儿虽然蓬头粗服,却也不失妩媚。 她忽然伸出手向前一指:“那里岂非就是水月楼。” 她指着的地方,正是湖心秋色最深处,波光夕阳,画舫深歌。 风四娘道:“水月楼是条画肪?” 船娘道:“湖上最大的三条画舫,一条叫不系园,一条叫书画舫,还有一条就是水月楼。” 风四娘道:“这条画舫有多大?” 船娘道:“大得很,船楼上至少可以同时摆三四桌酒席。” 她叹了口气,声音里带者无限羡慕:“几时我若也能有那么一条画舫,我也用不着再吃这种苦了?” 她看着自己的手,本来很秀气的一双手,现在已结满了老茧。 湖上的儿女,日子过得虽自在,却都是清贫而辛苦的。 沈壁君看着她,忽然问道:“你们平常一无可以赚多少银子?” 船娘苦笑道:“我们哪里能天夭看得到银子,平常最多也只不过能赚个几十文钱而已,只有到了春天…” 一提到春天,她的眼睛里就发出了光。 这三十里晴波一到春天,六桥花柳,株株相连,飞红柔绿,铺岩霞锦,千百只游船,一式白纺遮阳,铜栏小桨,携着素心三五,在六桥里外,燕子般穿来穿去。 春天才是她们欢愉的日子。 现在却已深秋。 沈壁君忽然笑了笑,道:“你想不想到城里去玩几天?除了花钱外,还可以剩五两银子?” 黄昏。 船上已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 风四娘和沈壁君呢? 她们莫非就在这条船上? 沈壁君是母亲。 ——母亲总是比较少有人注意的,我不愿让别人认出我。 所以风四娘就只好做了她的女儿。 用白粉将头发扑成花白,再用一块青帕包起来,脸上添点汕彩,画几条皱纹,眯着眼睛低下头“你还认不认得出我?” 风四娘笑了:“我实在想不到你居然还会一点易容术。” 其实只要是会打扮的女人,就一定会一点易容术的。 易容本来不是种神奇的事,造成的结果,也绝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 “现在我们最多只不过能在晚上暂则瞒过别人而已。” “月圆的时候,岂非就是晚上。” “所以白天我们最好少出来。” 风四娘笑道:“你难道没有听人说过,我一向是只夜猫子。” ——今天是十三,后天晚上月亮就圆了。 一轮将圆未画的明月,正冉冉升起,照亮了满湖秋水。 月下的西湖,更美得令人心碎。 “你想那个叫天孙的人。后天晚上究竟会不会来?” “一定会来的,我只怕他来了,我们还是认不出他。” “只要他来,我们就一定会认得出。” “你有把握?” “现在我们至少已有了三条线索。” “哦?”“第一,我们已知道他是个很瘦小的人,而且总是带着条小狗。” “第二,我们已知道他一定会到水月楼去。” “第三,我们也已知道连城壁一定会去找他。” “我们虽然不认得他,但我们却认得狗,认得水月楼,也认得连城壁。” 风四娘的确充满了信心,因为她忘记了一点。 ——就算能找到他,又能怎么样呢? 秋月渐高,湖水渐寒。 风四娘坐在船舷畔,脱下了青布鞋,用一双如霸的白足,轻轻地踢着水。 沈壁君正在看着她,看着她的脚,忽然道:“听说你一脚踢死过祁连山的大盗半天云?” 风四娘道:“嗯。”沈壁君道“你就是用这双脚踢的?” 风四娘道“我只有这一双脚。” 沈壁君也笑了。 她已有很久很久未曾笑过,面对着这大好湖山,她的心情才总算开朗了些。 她微笑着道:“你这双脚看来实在不像踢死过人的样子。” 风四娘嫣然道:“我喜欢听别人说我的脚好看,你若是个男人,我一定让你摸摸。” 沈壁君道:“只可惜我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