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绵绵的秋雨 (第2/3页)
,叹气摇头,哭得那么伤心。我醒了。我看见身上多了一条毛毯,杨潇正悄悄地走出去。我听见杨潇的小女儿正在隔壁[梅姬、梅姬]唱着。“mama,牛奶热好了吗…”门轻轻地关上了,仿佛把我关在了人世之外。我感到一阵可怕的孤独。 人不能没有爱,尤其不能没有所爱。不能被爱固然可怕,但如果你爱的本能无以寄托就更可怕。假如不能被爱是一条黑暗的小路,燃着爱的心还可以照耀着你前行,但倘若全无所爱,便如那绵绵的秋雨,把你的生活打得僵冷。杨潇如今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她的小女儿身上了。我羡慕杨潇请不要谴责她爱得可怜。我们都曾有过博大的爱的胸怀,我们甚至不惜为之捐躯,但是…人们从恶梦中惊醒了,急于寻求爱的怀抱,那本身已经可怜! 那么我呢?我还爱着什么呢?不知道。 那么大勇的母亲呢?她孤独地坐在这古苑里,坐在那老柏树下,她望着什么呢?想着什么呢? 杨潇在热牛奶。我问她:“她心情好吗?”“比你我都好,”杨潇冷冷地说:“她说她要乐观地活着,绝不能玷污了她儿子的英名。” 她的原话是:“决不能给我英雄的儿子丢脸!‘怎么样?我们总算满意了吧?总可以心安了吧?”杨潇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在这孤寂的城市,梅姬,善良的老少在一起…〕我向她走去,去欺骗那个善良的老人。我们已经欺骗她十多年了,是的,还要继续欺骗下去。否则怎么办?怎么办?!她已经失去一个活生生的儿子了,还要再让她失去心中那个英雄的幻影吗?她已经失去她唯一的儿子了,还要再让她失去心中唯一的骄傲和安慰吗?我摸摸上衣口袋里的六十元钱,厚厚的一叠,都是五元一张的——来自十二个不同的地方。每一张是一颗心,每颗心都是善良的,每颗善良的心都在欺骗她。十多年了,每月我们从十一个不同的省、市把钱寄到杨潇这里,由她给大勇的母亲送来,说那是“烈属抚恤金”我们只有这一个办法能使她相信,她的儿子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们不忍用诚实来伤害这个孤单的老母亲的心。多么滑稽!欺骗是善良的,诚实反成了残忍,这滑稽的结果总该有一个更加滑稽的原因吧?我说不清,说不清!年轻的生命化作了尘灰,赤子的红心停止了搏动,本来你以为那是为了一个最壮丽的事业而献身,可是忽然你信奉的上帝告诉你:“杂耍该收场了,孩子们!”于是,你还说得清什么呢?“他不是烈士,是歹徒,是坏人,是小混蛋!”于是,你还能再唱两句国际歌么?而我至今记得大勇死前对我的那句挖苦:“我到马克思那儿去等你,就怕马克思不收胆小鬼。”他至死都以为他是在为革命和真理而战,含着童稚般的笑离开了这滑稽的人间! 我向她走去。 成群的雨燕低飞着,尖叫着,飞进古殿扭曲的檐下,又从那一层层干裂的木椽中飞出来那苍凉的叫声像一支古老的哀歌,绵长、凄惋,使人想起遥远的过去;想起古驿道,想起古战场,想起送寒衣的孟姜女和被焚毁的阿房宫,想起刀耕火种、骨针石斧,甚至想起满天飞翔的恐龙…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好像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存在。我走近她了。我看见布满在她脸上的深深的皱纹和褐色的老人斑。她似乎是在笑着。她身旁停着一辆很旧的竹制婴儿车,车里面放着一把笤帚、一个口袋和一个柳条簸箕。干裂的柏子落了一地。 我走到了她身旁。这肯定是她。从那张瘦削而苍老的脸上,我又看见了大勇的影子;宽阔的额头,总是像在微笑的孩子气的嘴。大勇长得太像他的母亲了。她没有注意到我。一缕夕阳的残光照到她脸上,她把爬满青筋的手举到额前,遮住阳光,依然那么专注地望着。我顺着她的视线望去。 那儿有一个儿童运动场:一群孩子正尽情地游戏,笑着、叫着、追逐着…转椅飞转,像一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秋千高荡,像一只只彩色的气球放上了秋空…像是一幕幻景,像是上帝丢落的一片春光。 我们也曾那样。孩子的心都一样。孩子的心里只有春光。他们那红红绿绿的衣裳像是故意对着断壁残垣炫耀,他们吵吵嚷嚷的笑声像是存心向这秋风残照挑战。童心是美好的,可惜他们早晚要长大;春光是美好的,可惜这世间不会没有阴冷的秋雨。他们知道么?他们怎么会知道。 她发现了我。“您也喜欢孩子?”她对我说。 “我也是。”她又转过脸去,朝儿童运动场上望着,说:“cao心、受累、担多少惊怕,可花多少钱你买不来个情愿不是?” 原来是为这个!“离儿童运动场不远有一片老柏树林。”“你怎么知道她会在那儿?”“可能在那儿,她常常在那儿。”“干什么?” “你忘了,她给人家看了一辈子小孩儿,供大勇上的大学。”当时我还不明白杨潇这话的意思。“她还在看小孩儿?”“不,她聋了。”忽然,她拍着腿大声笑了起来,指着前面想要说什么。却又咳嗽得说不出话来。 在她手指的地方,一个蒙上了眼睛的男孩子正搂住了一个小姑娘。我呆呆地站在她身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杨潇的小女儿昨天晚上问我,能不能从外国给她寄一个“茹比克立方块”来。“一定。”我说。如果大勇还活着,他也早该有儿女了… “看哪,您快看!”她双手捧住额头,笑得喘不过气来,笑声中带着喘息和痰音。然后又急忙抬头去望,似乎生怕放过了更精彩的场面。“您快看,快看哪…” 我什么也看不见。 我看见了一架高高的云梯,看见了寒光闪闪的长矛…“您快看,快看哪!”我看见了绿色的柳条帽,看见了红色的臂章,看见了宣誓时紧握的拳头…“您快看,快看哪!”…那已破旧的婴儿车里站着一个咿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