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强撩心头火暗施反间谋 (第6/6页)
那教书先生放下楚辞,微微一笑道:“来者可是李恺?” 李中元暗现惊讶之色,点了一点头,道:“正是他。” 那教书先生接口又遭:“他可是前来传达郭夫人之命,有请公子明日一见?” 李中元大惊失色,说道:“先生如何知道?” 那教书先生一笑道:“学生周吉人,便是来自威公府,特为郭夫人明天约见公子之事, 前来向公子有所请教。” 李中元暗中凛然,忖道:“威公府这样明锣响鼓的出面,倒是教人有着难以对付之感。” 当下硬着头皮,讪讪地笑道:“先生有何赐教,学生洗耳恭听。” 周吉人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面上绘太极图的钢片,向桌上一放道:“请问李公子, 可识得这块铜片?” 李中元见了这块铜片之后,神情现出无比激动之色“啊!”了一声道:“远山含笑横 波目!” 周吉人道:“近水飘烟云满天!” 李中元一跳而起,挽住周吉人,道:“啊!啊!你就是周遇吉大师兄了!” 周吉人紧紧地回抱了李中无一下,唏嘘着道:“你果然是小鹏,十几年了,记得我们分 离的时候,你只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哩!唉,你现在简直成了老江湖啦!” 说不尽的感慨与欣慰,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周吉人又接着面容一肃,道:“师父他老人 家一向安好?” 李中元闻言之下,如遭雷击,脸色陡然剧变,变得苍白如纸,低沉悲呛地道:“他老人 家早已仙逝有年了。” 周古人猛然一震之下,面现忧疑之色道:“师父他老人家功参造化,期颐之寿不难,因 何遽然仙去?” 李中元忽然拜倒在地,悲呼一声,哭道:“师兄,你不知道,师父的不幸,都是小弟害 了他老人家啊!”周吉人剑眉倏的高挑而起,星目之中精芒电射,凝视了李中元有顷,忽然长声一叹,极 力压制着心中悲痛与愤怒,伸手拉起李中无道:“师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要好好的告 诉愚兄。” 原来,周吉人原名周遇吉,李中元原名李志鹏,与曾百海,徐素秋,白义生五人,为武 林奇人乾坤一绝傅龙夫的门下。周吉人年纪最大,是乾坤一绝傅龙夫首徒,二师兄曹百海, 三师姐徐素秋,四师兄白义生,李中元是最小的老五。 周吉人出师下山行道时,李中元才只十二三岁,所以周吉人已经无法从相貌上认出他了。 二师兄,三师姐次第艺成下山,各奔前程之后,师父面前就只留下白义生与李中元两个 最小的徒弟。 师徒三人,过了一段非常愉快宁静的日子,这期间,白义生与李中元两人艺业突飞猛进, 使乾坤一绝傅龙夫老怀大慰,对他们两个小徒弟的管教,便无形之中放宽了尺度。 同时,更特准他们不时下山历练,那时白义生与李中元便恃仗师门绝学,在江湖上闯出 彤云双雕的美号。 最初,他们原是同进同出,焦不离益,孟不离焦,后来交游日广,各人有了各人性气相 投的朋友,于是师兄弟两人在师父面前下山的是一路,下山之后,便分道扬镖,各投所好去 了,不过回山的时候,却约了时间地点,相会之后一同回山,因在师父眼中两人正是同出同 归。 后来,李中元不慎交上了几个坏朋友,更不慎做了几件有违师训的坏事,于是对白义生 更是避而远之,唯恐他知道了,告诉师父。可是,纸包不住火,师父终于知道了李中元的所 行所为,师父大怒之下,除了严加训诫之外,又罚李中元面壁三年,洗心思过。 李中元这时似是鬼迷了心窍,不但不知潜心思过,力图新生,反而变本加厉,置师恩于 不顾,潜逃下山而去。 这样,李中元在江湖之中单人匹马闯荡了二三年,原来事事如意的,现在却变得处处碰 钉子,同时年岁日长,也没有从前那样糊涂了。 他本性并不坏,每在夜静更深之际,抚今追昔,但觉师恩浩荡如山如海,每一忆及恩师 慈训,更是后悔不及,痛不欲生,然而失足千古成恨,他又有什么脸面回头呢?因循规避之 下,他渐渐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却鼓不起勇气,回山向师领罪。就这样,又经过了一年多, 他忽然立定决心,准备不顾一切回山向师领罪,而在这时候,他更时来运转,在一座荒芜无 人的古庙之内,发现一具皮rou无存的白骨。 他善念油然而生,不忍看那白骨长年暴露,于是收起那白骨,正待送它入土之际,谁料 善因得善果,那白骨之下,便压着“翠谷之秘”的地形图。 当时,他还不知道那就是“翠谷之秘”的地形图,只随便的带在身上。他回山跪请师父 领罪的时候,他师父却哈哈一笑,什么都原谅他了。 这更使李中元愧悔无地,立誓重新做人了。 后来,他师父无意之间见了那幅地形图,他才知奇缘遇合,无意之间得到了“翠谷之 秘”于是师徒两人开始准备探秘之行。 有一天,光天化日之下,李中元下山去采购了一些东西,不料傍晚时回到山中,只见师 父已是口吐鲜血,倒地而死。 李中元说到这里,周吉人已是悲呼一声道:“师父是怎样死的?” 李中元道:“被人背后一掌,暗算而死。” 周古人道:“师父功力通神,百步之内虫行蚁走,也逃不过他耳目,什么人能暗算得了 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