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柔术 (第3/17页)
江采宁也有些心跳起来。他忙正告自己,是去实地研究嘛,慌什么。但心情终归却与那次在大学附近看演出不一样。大概,是受到了团体活动所制造出来的“场”一类存在的感染吧。 此时,他禁不住一回头,扫视之下,见满车的男人们都透露出了菜花蛇一般阴柔媚气的眼神。 他不禁想到,有一次,与来自台湾的一位同学聊天,那人忽然就问江采宁:不知为什么,每一个大陆男人的眼中都有一股至阴的气色?江采宁当时无言以对。 他吓了一跳,赶忙去看车窗外面。夜幕之下,整个柔术一条街都热气腾腾地闪亮了起来,如同美术片中高居天庭的玉皇大殿。古老的武汉城又变化出了另一番妙曼的新鲜景色了,这却是历史的演进所难以预料的。从那种光怪陆离的气氛看,倒有些像是拉斯维加斯,不,又绝不是。 “芳草萋”有六层楼,浑身光芒万丈,有着最高等级的装修,令游客喜上心头。门口的服务生,都是年轻漂亮的小男生,个个笑容可掬,性感撩人。 一进门,便能看到迎面的墙上贴着的一连串的巨幅照片,是要人和贵宾们看表演后与艺员和职工拍下的合影。 有一幅的下面,有着这样的文字说明:二零一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晚七时三十分左右,在中国官方人员的陪同下,日本首相阿部带着几名随身秘书来到芳草萋,也带来了一种轻松、随意的气氛。阿部首相先与工作人员分批合影留念,兴致很高。随后大家落座包厢,观赏中国柔术表演,女演员柔软的身段和各种变化让阿部大开眼界。 随后,三十六位客人被分成六组,带入了六个包厢。女观众也交错地安排在了男人中间。 包厢里有序地摆放着中式的沙发和茶几,并备好了红酒和果点,立体声传出了袅袅的江南民乐,墙上贴着名家的工笔仕女画。江采宁注意到,这些画作旁,还衬有四幅壁挂式电视屏幕,一时倒也不知做什么用的。有一个呼叫钮,像是用它可以随时招来服务。 包厢一侧有屏风,推开来,是一个大阳台,一字摆好了一排六个高脚凳子,每张前,立有看样子倍数甚高的单筒望远镜。 阳台之下,便是底层的大厅了。那里也摆放着几十张搁有果点和酒瓶的圆桌,已零零星星坐有一些客人。往前看,便是半月型的舞台了,此时,空寥无人。 江采宁忙着观察环境,转眼才发现,一道来的同伴都不见了。 八时半,表演开始了。这时,消失掉的同伴才回来了。大厅里也忽然间坐满了客人,如同变魔术变出来的。 江采宁很久以后都还深深地记得,就在这个炫目的晚上,表演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其间,也穿插有其它节目,比如“柔妹三人组”的歌舞,但主体当然是正式的柔术表演了。 有单人的,有双人的,也有三人和更多人的。除了一个小孩、两个男人之外,主要都是年轻女人的展示。当然了,也有据说是兄妹出演的男女双人节目。 与在北大附近看到的又不一样,坊间的,显摆着更加专业化,打个比方,那就是从百年老店里当场做出来的新鲜生日蛋糕了,有着一丝不苟的精细做工。 江采宁对于人类身体所能呈现出来的如此众多的形式,感到眼花缭乱,心绪不宁。 一幕接着一幕,女孩子们犹如精灵,用平凡的rou身叠成山峦,成流水,成彩虹。恍惚间却又不是,分明仍然是女人的玉体本身。这正是一种破空而嘹亮的艳丽。 他不禁想到了柔迷们常常挂在口头的话语:新娘一笑百媚生,柔术一展惊四座。 给江采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三位穿着泳装、身段极佳而貌美如仙的女孩子,在一张桌子上完成她们的生命之作。她们的身体走马灯似地穿插交叠,从莲花变成宝塔,又从宝塔变成蜃楼,又从蜃楼变成礼花,最后,燃放成了满天的星星。 在灯光的幻影中,这一切显得阴柔典雅,又带有无比神秘的气氛。 整个的观赏过程中,江采宁都觉得女孩子的身体里面,完全充满了透明的泉水,却又在恰到好处的控制中,不会溢漏分毫,以使男人在半渴中充满期待。 六层楼,几乎都坐满了看客。除了大厅里的全场性节目,据说,还有单独在包厢里表演的。 与江采宁同来的男人们,在阳台上一字坐开,用望远镜去看。他们的身体这时完全僵硬成为了一尊尊石雕,与台上女孩子的圆润活泛和生动辉煌,形成了有意思的对比。有时候,他们中有人又焦躁地扔下望远镜,匆匆回到包厢。这时,那四幅电视屏幕都通亮了,从不同的侧面,更加周到而详细地展示女孩子身体的各种细节,有的当然是高清晰度的特写了。 这时,按捺不住的男人们也会用遥控器让画面定格,然后按键打印出照片。这却是要另外付费的。 江采宁更多的时候,是使用望远镜,这样他便可以看到女演员臀部和大腿之间肌rou细微的颤动,有时松驰,有时绷紧,如若大漠外弓弦的幻影。 愈是如此地身临其境,他便愈是真切地体味到,柔术纯粹是女性美,是给男性欣赏的。 恰好,江采宁的包房中没有安排女人,所以也不知她们的反应。那却必定又很有趣。 最后的高xdx潮,是当地一位名角的出场。来自全国不同省区的观众,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齐声呼叫她的名字“幽梦草”宛若海潮叠起。 江采宁隐隐听到,到了此时,雨洁和小柔的呼吸声才格外地响亮了起来,如茶水在温炉上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终于滚滚地烧沸了。但他们只是控制住身体安稳地放平不动,正像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绅士的模样。 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这就是柔迷们喜欢柔术的主要原因吗? 柔迷们常常会引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锦瑟》的句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在他们看来,柔术仙子就是如诗句一样凄美而可望不可及。柔迷们只能沉静在美丽的幻想之中。 然而,得不到的,又恰是最大的得到。只要以老年观众为例,看看他们脸上呈现出来的毕生中最大的幸福感,便会体会到此意了。江采宁作为“听”却暂时还不能领悟这审美的微妙,令他不禁有些气急败坏。 但他想,或许,此刻这种微妙的心情,也就比较能恰到好处地、形象地道出今晚的情形吧。 【五、空里流霜不觉飞】 除了晚间看柔术表演,白天,也会间杂着安排一些游览观光,比如参观黄鹤楼、古琴台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