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中短篇科幻作品_杂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杂草 (第5/5页)

代才会发生的特殊的事。要搁在今天,是不可能的。”

    老蓝听了,叹了一口气,像狗似地绽出不可思议的一笑。

    那天,与老蓝分别后,我回到家,也出神地看起了世界地图。我一边看,一边揣摸着老蓝当时看它的感觉。但我发现自己其实很难体会老蓝的心境了。

    单从地图上看,如今的美国和中国,还跟以前差不多,尤其是美国。中国倒是多出了深圳、海南、浦东这样一些新名字,但美国的五十个州,并没有变化。

    那么,变化的是什么呢?

    中国比起老蓝那时,繁华多了,也富裕多了,所谓的全球经济时代,真的来到了。

    但这与小红他们的背井离乡,有什么关系吗?如果当时没有那个决定,如果这批基因有缺陷的人继续留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美好呢?

    如今的街头上,到处都能见到可口可乐、摩托罗拉、IBM的广告牌。好莱坞大片的海报,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观看。老蓝当年请小红吃冰淇淋的地方,现在是一家麦当劳快餐厅。在美国大使馆门前,每天都有许多中国人排着长队等着办签证去留学。

    小红她们现在在哪里呢?她们的后代又在哪里呢?我摇起了头。

    我在一家中美合资贸易公司里有一份很好的差事。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这么一个庞大的中国人群来到美国,有过这么大规模的一次中国移民。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保密国家,美国可是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人们不可能不知道。

    是的,小红她们仿佛从地球上蒸发了。

    一时间,我有些怀疑老蓝是疯子。他沉湎在对女朋友的怀念中,便编织了这么一个故事,来为自己解脱。而把什么都怪罪到美国人的头上,正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通病。

    但是,后来,我又从更多的人那里,听到了类似的故事,听到了许多个小红。那件事情,看样子一定是发生过的,但是,原始的档案,却已经销毁了,而人们把它埋藏在记忆深处,绝不轻易提起,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你问他文革是什么,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而至于为什么小红这批中国人一到美国,最后却销声匿迹了,我才是最让人困惑的。围绕这个问题,我也多次与老蓝、与其他的知情人进行着探讨。

    一个解释是,在另外一片陌生的土地上,移植来的杂草天生地不能存活。这恰恰是由于基因的缘故。

    另一个解释是,这完全是由于文化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者说,后天获得性的效力,大过了本能的作用。在美国那样一个民主法制都很健全的社会里,这一批顽戾的中国人归化了,最后都成为了优秀的美国公民,为美国经济今天的复苏,为它在全球经济中继续起主导作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正是“自私的基因”最终起了作用。它告诉携带者,为了存活下去,不被淘汰,就必须适应环境。

    还有一个解释完全是政治和科学上的。那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已洞悉了中国人的“险恶用心”美国政府制定了应对措施,使用了更加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修改了这批中国人的基因。

    当然,也有人提到了别的可能,也许,是一个更现实的可能。那就是,美国人骗了中国人,实际上,这批移民,并不是去当工人,而完全是充当实验室的材料。美国人是想制造出一种适宜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新型生物,目的是对抗苏联。

    这种生物,已不再具备人的形态,他们的身体中,嵌入了其它动物的基因,以及人工制造的基因,可以在直接置身于火星大气层中生存,也可以在深海之下,依靠热源存活。在未来战争中,他们很有用处。

    至于为什么要使用中国人,这当然还是因为中国人的廉价,也是因为中国人所拥有的特殊基因,以利最大限度地繁殖。这样做是瞒着中国政府的。可恶的美国人。

    但是,美国人的实验失败了,而那些中国人,包括小红在内,最后都被销毁了。

    不过,也有人指出,中国政府是知道这一切的。输出人口的真实目的,都在协议中写好了。只是,不是为了对付苏联,而是为了抗击可能发生的外星人入侵。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忽然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威胁。美国人希望研制出一批能够迅速自我繁殖、生存能力强大、不惧怕死亡、对任何生命形式都充满仇恨的“星船伞兵”

    在签订协议时,中美两国达成了一笔交易,那便是,中国人提供美国科学家急需的人体实验材料,美国人许诺将来不出兵台湾海峡。

    这是惟一的一个让大家都愿意接受的说法。我想,老蓝也愿意接受。

    不管怎么说,这是国家之间的事情,是秘密之后的秘密。小红和老蓝,仅仅是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两粒沙子。

    那段时间里,我越来越对世界地图着迷了。那上面,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国家,美国也好,中国也好,人口加起来占了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但从地图上,你根本看不见一个人影。

    这时,我便会觉得,脚下的土地,十分的不真实。说不定,眨眼之间便会塌陷下去,吞噬掉我。

    之后,我对历史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段时间里,我常常奔波于中美两地,做着秘密的调查取证。我想弄清楚当时究竟有多少人去到了美国,他们中的女性占多大比例,而她们中是否还有幸存者,她们的亲属又在哪里,她们是否留下了后代。

    知情者已很少了。尤其是,绝大部分人来自四川、河南的农村。农民大爷大娘们对自己女儿的忽然“失踪”已经麻木了。在那个年代,人生本来就没有多大的价值,而后来国家也似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掩盖这个秘密。但我仍然找到了一些知情者。

    二零零一年,我把他们中的一些人组织成了一个团队,准备去美国“寻亲”当然了,老蓝也在其中。

    但是,就在这一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九一一”事件。办理到美国的签证变得比较困难了,这事也便搁了下来。随后,全球的注意力整个地转移了,所有人的关注重心都放在了伊斯兰世界上。到了二零零三年,美国发动了倒萨战争。从此以后,便再没有人去提到,历史上有一大群中国女人和一小群中国男人,为着国家的利益,不动声色地去到了美国。也再没有人提到,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在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便已经悄悄开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