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中短篇科幻作品_符号世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符号世界 (第7/9页)

 当然,我有时也不禁对它们的创造者感到兴趣。那一定是一位太空旅行中闲极无聊的宠物爱好者吧。真渴望早一天与他达成交流。

    地铁菌处理信息的方式,不知与人类有什么不同。我想一定是有不同的。我有两个儿子,他们都是时间旅行爱好者,经常返回过去,每一次回来,都要大惊小诧,说看到的实况与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同。按照编年史的记载和博物馆的文物,那些著名的历史事件的确发生过,但孩子们说,他们看到的,却是从不曾被提到的事情。

    这也便是看待信息的不同方式,所造成的结果吧。地铁菌一定不会在意历史被颠覆,就像它们知道,从来就没有过地铁。

    而要在我看来,也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宇宙编年史,有的只是对不同时空中信息的不同反应和理解吧?生存在亿万年历史长河中的地铁菌,不就是根据我身上散发出的个体信息,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次序么?这大概是小事一桩吧。

    再比如我的这些文字,还在我的脑子中酝酿时,就不会与另外的信息发生反应,但它们一旦到了贵报编辑那里,将在版面上呈现出什么形态,则是编辑随心所欲的事情了。它们或许会被安排在报纸首页,或者会出现在栏目末尾。

    也有可能,那位编辑会把它们扔进废纸篓,正如我会把他认为重要的文章,看也不看就用去擦窗玻璃。总之,要根据不同时候的心境。

    正是如此,我清楚,有一天,我终会看到地铁菌的消失,从而与宝贝们永别。

    那么,我呢?如果有一天我终与地铁菌的创造者达成了交流,而他竟误读了我,则我也会随着他的反应,而骤然消失么?无论如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十七、信息宇宙】

    李小凯想,这无疑是有问题的文字,竟不知怎么漏过了审查,出现在了《人民地铁报》的版面上。文章似乎暗示着,在不太遥远的过去,曾经存在着一个奇异的世界。但李小凯竟然一点也不记得,自己是否曾是其中的成员。也许,在他从地面走下来前,并不曾看到过什么咖啡馆。不,这根本不是什么平行宇宙。

    这篇文章的作者大概是一个女人,而且可能是一个外国女人。她的两个孩子,都是时间旅行者。这是有趣的。在她的那个世界中,人类已发明了时间机器,并习惯了不确定。没有什么平行世界,只有一个宇宙可供往来,但它会孩子一样随时变脸,把起点变为终点。

    李小凯叫醒记者,建议他细读这篇文章。作为媒体专业人士,他应该有所感悟吧?记者果然十分诧异。

    “这使我想到了与首任妻子初次见面的情形。”他表情深奥地说。

    “唔?”

    “我们约好,一起乘地铁到一个地方约会。途中,我给她发短信,说我正在经过‘聚水潭’。她说,她两分钟后便到。我下车等了一阵,结果她没有来。这时,我接到短信,问我在哪里等她?原来她想说的是两分钟后到‘橄榄洲’。我便说,我们在‘漫沙渊’等吧。她说,还是在‘冲狼屿’吧。我按时到达了‘冲狼屿’,却没有找到她人。后来才知道,她实际上想的是‘亲潮礁’。”

    “你当时是怎么一种感觉呢?”

    “我感到极其恐怖。”记者的面色骤然明灭不定“结婚后,我们一直无法过正常的性生活,大概便与发生于隧道里的这段恍惚记忆有关吧。”

    记者难以抹去的内心恐怖,电击般传遍了李小凯全身。类似的情形,李小凯和前妻及王晶晶也曾经历过。还在地面上时,他和周围的亲友及同事,便总是陷入信息读取过程中莫名其妙的丢失与误读。实际上,由于行为和体系的日趋复杂,他们已经永远不可能按照别人或自己预设的指令行事了。他开始理解中控电脑为什么会死机了。而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当信息被一个比电脑和人脑更复杂的大脑重新编排时,作为信息表达的固有外壳而显形着的物质和能量,由于指数场在读取时的细微改变,便会被瞬时发送到无穷远处,屏蔽和变形也都成为了常态。

    问题是,不知道谁是那个编排者──是我们自己,还是美国人呢?据说美国社会已经从形式到内容全面信息化了,生活在Matrix中的美国量子形态科学家因此有可能超越制度和技术进步的极限,洞见宇宙的本质并掌握某种更基本的法则,从而对物质和能源进行深刻加工以抵制熵增。一个纯信息的宇宙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制造出来,那才是真正的原汤。如同未被激发的空间和时间,落后的民族及其自诩的历史和成就,在控制了终极信息手段的美国人眼里,不过是一堆堆乱七八糟等待着编辑的原始材料,不对它们进行加工改造,则无法扭转集体能源的累进衰变趋势──这多么的让人绝望,也多么的令人振奋啊。李小凯猜想,这大概就是王晶晶精神受到严重刺激的原因吧。

    “总之,我想到的,你不一定能想到。虫洞并不天然蚀出。高速地铁这样一种贵昂而时尚的新式媒介,首次在我们这样的一个贫穷国度出现,使得由别人早就确定的空间或时间发生了偏向,这还不够让人着急么?”记者的眼中,咕嘟嘟涌出了奇异的、宛如超新星爆发的白光。

    “我们正处于一个失控的信息宇宙中吗?”

    “大概是一个正在产生新次序的不确定宇宙吧。”

    投资商/乘客变形后欣喜若狂的面容,又一次在李小凯眼前浮现。他知道,人脑不过是宇宙的缩微版本。但他有些担忧的是,他和记者如果不小心的话,或会误入一条错误的隧道,在里面越走越远、越陷越偏执。他们冒险深入地下的行为,会不会是暗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排外极端情绪的一次偷偷手yin呢?

    说着说着,记者像是又困了,刹那间,头一歪便睡着了。他大概也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

    【十八、逃走】

    在记者睡着时,农民、李小凯和变形的投资商/乘客,把那张报纸翻了又翻。并非头版的副刊给他们以意料之外的安慰和鼓励,而文字终究比地铁缓慢。

    围聚过来的地铁菌形成了新的支护。这宇宙中不知名的孤岛般所在,开始流露出和顺与温婉的情怀。这便是隆冬已深时的浑然,人呆在暖气十足的屋里,哪儿也不去。李小凯曾设想,与王晶晶结婚后,他便把与前妻所生的女儿送到她婆婆那里,夫妻俩呆在一起,一口口啜着滚热的黄酒,闲扯着琐事,偶尔插入几句情话,就这样有意无意地打发漫长的冬夜。而屋外盛开着毫无诡秘气息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