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一鸣惊人的专题报告 (第1/3页)
第三章 一鸣惊人的专题报告 这样一个女孩,有着少年的纤细和力量,清纯的表情又透着少女的美好,她就像一个发光体,明亮得耀眼,自己却浑然不知。 远程公司是康派的大客户,双方在医疗器械方面合作较多,而且合作的大多是进口设备,动辄上百万,所以每到年末,远程总会派人来康派参加技术培训。说是培训,其实就是摸底检查,考察对方的实力。前些日子,魏成晨让小陈叮嘱周若生的正是这件事,它关系到康派整年的利润,公司上下都不得清闲。 周若生早早便定下了讲课名单,又指派了几个常年在各地跑业务、技术能力强的业务经理前来做专题报告。林青虽然不是康派的职员,可是能听到这些来自一线的业务经理的专题报告,她还是很高兴的。学校和研究所里的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终归条件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多最新技术,所以这次机会十分难得。 办公室里的气氛还是一样的压抑,康派的员工们似乎打定了主意一致排斥她,如果林青不去问周若生,恐怕连讲座的日期都不知道。对于这些,林青只有叹息。程晓雨曾经说过,这个年头不排斥别人,就会被别人排斥,这是职场中铁的定律。 林青身在研究所,这样的感觉还不强烈,可是程晓雨所在的公司和康派是实实在在靠实力吃饭的。就连这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女们也个个能说会道,不论是不是专业对口,哄起客户来都一套一套的,死的能说成活的。林青曾经亲眼见一个医院的副院长被业务一组的小张迷得神魂颠倒,吃过几次饭后,几十万的合同就到手了,让林青想不佩服都不行。 终于到了远程公司代表来康派的日子,康派公司上上下下如临大敌。远程的李总四十岁左右,个子不高,说话很有力度。在讲座开幕式上,他的讲话目的明确,最近远程公司的主攻方向就是实验室,不论各大高校,还是医院和研究所,都要有远程的人员设备。 一番话下来,听得周若生直冒冷汗。专题报告后天就正式开始了,可他安排的各个项目的业务经理中没有负责实验室器材的。他赶紧打电话找了几个和实验室器材相关的业务经理,但是每个人手上都有紧要的工程。关键时刻,周若生想到了林青所在的研究所,可是沟通的结果是乔工犯糖尿病了,正在住院,根本不可能前来讲课,但是他推荐了林青。 林青听说乔工让她代他作实验室项目的报告,吓了一跳。这次参加讲座的都是一线的业务经理,她仅有的这点知识能行吗? 可是乔工却在电话里笑着鼓励她,"小林,你是咱们所里唯一一个接触过P3实验室的,除了你我想不出还能推荐谁。远程的李总我认识,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实验室的安全,因为最近国外的P3实验室接连发生了几起事故,国内的相关行业也是人人自危,所以你要在这方面充分准备。相信自己,人总要迈出第一步的嘛。"听了这话,林青充满了感动,也不再有所顾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完成了报告的提纲。 在哈尔滨的师兄听说她需要资料,当天就传真过来长达五十多页的资料,而且在电话里笑着说:"江博士说了,只要你需要,他可以把实验室的验收合同都快递过去。只是有一条,你可不能给他丢脸。"林青在这边听得眼圈发热,心中豪情顿生。 整个康派公司除了周若生,其余的职员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看林青准备这一切。魏成晨的眼光大家都知道,不过是贪求不同口味的女人,这样一个毛丫头能有什么才华? 据周若生说,报告当天不仅远程公司的李总在场,魏成晨也会亲自到场。不过这些事林青都不放在心上,她唯一在意的只是自己报告的准确程度和能否被参会人员所接受… 报告开始了,众人听林青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讲。到中途时,开始有人提出问题,林青以自己在P3实验室工作的经验一一解答,提问者似乎都很满意。 可是,在报告快要结束、林青讲到"实验室安全与使用制度"这一项时,坐在李总身边的一位老先生突然发问:"说到底,依林小姐看,P3实验室的安全主要依靠什么?" "当然是制度。"林青打开一个电子模板,上面清晰地显示了各项制度的缩略图,"这些都是P3实验室的cao作规范,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不但要读懂,而且要熟记,换句话说,要让它们与自己融为一体。" "哦?"老先生似乎来了兴趣,"请林小姐详细谈谈怎么融为一体?" 林青微笑,"我的意见就是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对它的每一个结构都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危险度的实验不发生事故。" "你说的是热爱本职工作?"老先生似乎穷追不舍。 "不,不仅是热爱。"一提到这个,林青不由得想起了与江博士和师兄们在实验室一起奋斗的时候,夜以继日,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她的心中压抑不住地激动起来,整个脸庞都散发着光彩,"我认为说热爱是完全不够的,应该是一种狂热,一种为了科学研究而献身的狂热。严格的cao作规程已经深深刻进了心底,把它当作一种信念,高于生活中的一切。"说到这儿,林青深吸了口气,"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将后半生的研究都放在实验室里,学以致用,这才是科学的最高境界。" 说完,林青看着在座的人。房间里非常安静,过了一会儿,响起了零星的掌声,紧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那位老先生尤其激动,"好!好!我终于看到了年轻一代为科学献身的希望!" 林青站在台上微笑,心里由衷地感动,第一次,她的梦想、她的热情找到了共鸣,这是一种不亲身经历永远都无法体会的快乐。 会议室的门外,魏成晨站在走廊上静静地看着讲台上的林青。他已经来了多时,却没有进去。这个面容纯净的女孩子站在讲台上,短短的头发,单纯的笑容,还有她说到为科学研究而奉献时的表情,那一刻,仿佛世界都在她心中。他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感动,却没有办法不被她的情绪所感染。 这样一个女孩,有着少年的纤细和力量,清纯的表情又透着少女的美好,她就像一个发光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