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夜探 (第5/7页)
,方始发现他行踪似鬼魅,说不定跟侯家的那灭门命案有关,现正派人暗暗跟踪和监视中… 这段记载,到此为止,没有了下文。 显然,丐帮弟子必是没有能跟踪住此人,被脱了线。 侯天翔看完这段记载之后,沉思了片刻,这才又向胡正信问道:“胡兄看过有关寒家的这段记载没有?” 胡正信点点头道:“以前曾经翻阅过。” 侯天翔道:“最后补记的那个神秘人怎样了?” 胡正信道:“据说后来被兔脱了。” 侯天翔道:“可知是在什么地方被兔脱的?” 胡正信道:“听说是在河南开封附近。” 侯天翔想了想,问道:“可知那人有多大年纪,是个什么形貌长相?” 胡正信道:“据说他脸上戴着一副人皮面具,其长相形貌是以未曾得知,猜测其年龄,大概是个中年人。” 到此为止,侯天翔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再问的了。 于是,他轻轻地合上了记事册,交还胡正信,起身拱手一揖,道:“多谢胡兄。” 胡正信连忙侧身抱拳躬腰还礼不迭,笑说道:“侯大侠,您这不是见外么,丐帮弟子能为您侯大侠效劳,这是承您侯大侠看得起,也是丐帮的荣耀!” 侯天翔谦逊地笑了笑,道:“胡兄,你这话不是使我惭愧么,我侯天翔何德何能,值得贵帮如此看重…” 话锋微顿,神色一正,接道:“胡兄,请记住一件事,并转告贵舵弟子,在贵帮,我是侯天翔,在江湖上,我姓白名强,黑白的‘白’,刚强的‘强’。” 胡正信点头道:“胡正信记下了。” 侯天翔点头一笑,拱拱手道:“侯天翔就此告辞。” 说罢,举步走出秘室,胡正信随后恭送。 刚走了没有几步,忽见一名二结弟子匆匆走来,递给了胡正信一张字条。 胡正信略微一看,立时抢前两步,说道:“侯大侠,请稍停贵步。” 侯天翔停步侧脸问道:“胡兄何事?” 胡正信恭敬地含笑说道:“您请看这个便知。” 说着,双手奉上字条。 侯天翔并未伸手去接字条,目光一瞥之后,不由皱了皱眉头,说:“是你传书禀报的吧。” 胡正信点头道:“这等大事,胡正信怎敢不禀报帮主?” 侯天翔微一沉吟,道:“我希望胡兄能尽速通知贵帮主,请他最好不要来此,容待中秋节夜天都峰头晤面。” 胡正信迟疑地道:“可是,敝帮主此刻只怕已经动身在赶来此地的路上了。” 侯天翔笑道:“胡兄,请别推辞了,我知道贵帮弟子遍布天下各地之能,何况这又不是什么难题,请照我的意思传禀贵帮主吧!” 胡正信听他这么一说,只好点头恭敬地道:“胡正信遵命就是。” 侯天翔一笑,这才在胡正信的恭送下,离开了金陵分舵。 而后,侯天翔又前往大悲禅院拜访了主持方丈悟凡禅师,接着在悟凡禅师亲自恭送下出了大悲禅院,直到未申时分才返回家中。 兰儿等了他一下午,直到他回家前的一刻方才悻悻而归,如果她能耐着性儿多等一刻的话,便等着他了。 屋里屋外,四周的环境,也都已经整理修饰得清清爽爽,再不似那触目一片凄凉,令人倍增伤感的景象。 入夜,大悲禅院主持方丈悟凡禅师,亲自带着十二名大和尚各执法器来了。 驼老做梦也想不到,他的这位少主人,会有如此广大的神通,请来的竟是金陵名望最高,大悲禅院的大和尚,而且是主持方丈亲自率领。 这一来,驼老心中不由得惊异不止,对于这位觉得有点神秘的少主人,也更加觉得神秘了。 他知道,大悲禅院,是少林的直系分院,主持方丈悟凡禅师在少林派中身份极高,乃当代掌门悟慧禅师的师弟。 在这金陵城中,纵令是显宦贵人之家,要想请动悟凡禅师亲临做法事,只怕用那八抬大轿也无法请得动。 然而,侯天翔竟然把他请来了。 这还不算,还有令驼老更惊奇的呢! 那便是,做法事的台子。 因为,侯天翔回来时,雇来的工人都已经走了,而侯天翔回来后,又只吩咐驼老准备香烛钱纸,并未说要搭做法事的台子,故而未搭。 这些大悲禅院的大和尚一见没有法台,也不说话,竟然自己动手,分头跑到各屋子里去搬来大方桌,在大厅内搭起法台,张布幡,设灵位,燃烛点香,然后这才各执法器就位诵念经文。 把个驼老看得睁大着一只独眼直发愣,呆立在一旁,连动手帮帮忙都给忘了,心中直在纳罕暗想:“这真是怪事…” 至于少主人侯天翔,他自从用过晚饭之后,便即回进房内关起了房门,也不知道他是在房内做些什么? 大悲禅院的和尚来了,他也没有出来一下,直到法器敲响了好久,他才睡眼惺忪的跑出来,不言不语的自顾烧纸拜灵。 拜完之后,便转身走出大厅,看他走去的方向,似是又要回房了。 驼老冷眼旁观,有点忍不住了,大声喊道:“大少爷。” 侯天翔止步,缓缓回过身子,问道:“有什么事吗?” 驼老走近侯天翔身侧,低声问道:“要不要替这些大和尚准备素斋?” 侯天翔笑道:“驼老,你能做吗?” 驼老摇头道:“老奴当然不能,但是,如果要的话,可以到外面去叫去。” 侯天翔笑了笑道:“不用了,我和他们说好了的。” 驼老问道:“大少爷和他们是怎么说的?” 侯天翔道:“什么都不招待,自己来,自己走,连做七天法事,风雨无阻。” 驼老道:“代价多少?” 侯天翔道:“一颗明珠。” 驼老一愣,道:“就像大少爷叫老奴拿去兑掉的那么大的一颗明珠。” 侯天翔微一点头道:“比那颗还要大一点。” 驼老心中暗道:“七天法事,代价是那么大一颗明珠,这就难怪少林和尚为之动心答应了…” 心中暗想,神情却惊奇的瞪大独眼问道:“大少爷,这种珠子,您身边很多么?” 侯天翔道:“不多,一共只有四颗。” 好大的口气,一颗明珠,就已经价值万金以上,足成巨富,四颗还说不多,这等口气,实在是惊人? 尤其出自念书人之口,似乎更有点儿超出常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