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说吧,你有什么条件? (第3/5页)
而归。无它,老管家消失不见。 午饭是她和叮叮两人一起吃的。虽然雪花不在乎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之事,但她相信,那位小爷一定是恪守此事的。否则,她也不会安心留下用饭了,若让她和那位小爷同桌而食,她怕自己会消化不良。 雪花回到家门口的时候,她家门前正停着一辆马车。 “这是谁家的马车?”银花疑惑地看向雪花。 雪花更莫名。她家可没有坐得起马车的亲戚。 这时,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 “您慢走。”这是李达的声音。 “李掌柜,留步、留步。” 这声音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怎么这么象… 雪花抬眼望去,果然!从她家院子里走出来的正是带人砸了她家铺子的那个钱府管事。 来找麻烦的?不可能,那满脸讨好献媚的笑看得雪花都鸡皮疙瘩落满地了。很难想象这副模样和砸她家铺子时那股凶神恶煞的模样,是从同一张脸上流露出来的。 来赔礼道歉的?可她还没找到机会请老管家主持公道呢。 叮叮明天就和他哥哥回京了,雪花本想等那位小爷走了再去求老管家做靠山的,可现在,这情况… 难道是老管家不顾他家主子的意愿偷着替她解决了? “定国侯府的世子爷那里,还请李掌柜多多美言。”钱府管事对着李达连连作揖,那副样子就差跪下了。 “一定,一定。”李达苦着脸惶惶然连连点头。话说,他哪知道定国侯府的世子爷是谁呀,可他敢说不知道吗? 送走了得到李达许诺后感激涕零的钱府管事,李达和银花、雪花回了屋子。 屋里夏氏正拿着一张纸和金花、梨花、荷花在那猜测是什么呢? “她爹,你看。”夏氏说着把纸递给了李达。 这是从钱府管事走前硬留下来的盒子里拿出来的,她和几个女儿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 李达疑惑地接了过来,低头一看,身体摇晃了一下,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 夏氏吓了一跳“怎么了,她爹?” 金花姐妹一见,也吓得也立刻围了上来。 “一…一千两?”李达直着眼睛喃喃地道。 “什么?”夏氏没听明白。 “她娘,这是一千两的银票。”李达红着眼对夏氏道。 夏氏晃了晃,金花连忙把夏氏扶到凳子上坐下来。 夫妻两人排排坐,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把目光一起转向了雪花。 雪花说她今天去镇上想办法解决这件事,而且,能和定国侯府扯上关系的也只有雪花了。叮叮的事一家人都知道,叮叮是定国侯府的二姑娘一家人也都知道,可这世子爷是谁呀? 雪花望着李达和夏氏的目光,不禁头大。她哪儿知道世子爷是谁呀?忽然,灵光一闪,难道是他? 雪花灵光一闪,想到了那张俊朗的小脸,然而,没等她自己点头,那张小脸上俊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板、迂腐、可恶、可憎…。 雪花摇了摇头,上午这人还一副钱府亲戚的样子帮钱老色鬼说话,怎么可能帮她?况且,就凭那位爷那副高傲的样子,若真是侯府的世子爷,还会自称“爷”?还不把“世子爷”三字贴脑门上?雪花撇了撇嘴。 肯定是管家爷爷借了世子爷的名头,偷偷帮她的。对,一定是这样!她之所以一直没再看到管家爷爷,一定是他老人家帮她做这件事去了。 至于一个管家敢不敢随便偷用世子爷的名头做事,就不是雪花考虑的范围了。 雪花长出了一口气,甜甜地道:“爹、娘,肯定是管家爷爷用世子爷的名头帮的忙。” 李达和夏氏一听,也都松了一口气,面露喜色,彻底放了心。 “那,这…”李达瞅了瞅手上的银票。 还回去,他不敢,怕钱府误会。收下,他更不敢。 李达看向夏氏,夏氏也茫然。 没办法,夫妻二人又一起看向雪花。 雪花想了想,说道:“既然是管家爷爷帮的忙,那就拿去给管家爷爷吧。” 雪花虽然想收下,但,数额太大,太…烫手了。话说,钱老色鬼,你为毛要给一千两呀?你若是给一百两,她不就收下了嘛。呜呜…,她的包子铺被人白砸了! 李达和夏氏却没雪花这么纠结,听了雪花的话,立刻卸下包袱般长出了一口气。他们这个女儿,就是聪明。 雪花没给自己太长时间泪奔,她要忙着准备送给叮叮的礼物—— 腌小黄瓜、酸豆角、腌白蒜、腌辣椒…,都要带一些,这些爽脆可口的小菜,叮叮一向爱吃。而且,还不能用她家以前那些土陶罐,要用她新买的那些带有精美图案是细瓷罐。送进侯府的东西,当然要有档次了,哪怕是在包装上。 酸菜、泡菜也要带一些,还有各种晒好的野菜、茄子干、萝卜干、干豆角等等,举凡她家有的,雪花都装了一些。 这些都是叮叮开口要的。 还有,还有就是送给管家爷爷的谢礼了。 雪花狠了狠心,小心地从柜子底下捧出一个小陶瓷坛子,这里面是她亲自醉的——醉枣! 醉枣不但清脆甘甜,还带有淡淡地酒香。 雪花总共就醉了两小坛,本来计划过年时再打开吃的,但想起老管家帮的忙,雪花还是拿出了一小坛。 再有,雪花想了想,让李达把做素包子的方子写了下来。既然那位小爷都想要这方子,而他本人又不爱吃素,当然,这是听叮叮说的,那么,一定是为了讨好府里的某人了,既如此,她何不把这方子给了老管家,让老管家来得这个好处? 雪花并没料到,最终因为这方子得了好处的,不是老管家,而是叮叮。 随着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雪花的思绪飘远了。 小时候,她跟着奶奶住在乡下,那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时爸爸会回来,mama也会回来,然后一家人团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