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之歌_第六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3/3页)

,十分感谢!”“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本,不劳施主谬奖。怎么样?饭用过了,是贫僧陪着诸位去观赏雪景,还是到贫僧禅堂喝杯清茶,下盘围棋,助助雅兴?”四个人都围在和尚身边。鸿远早在悟静进门之前,就迅速戴上眼镜、帽子,又变成个老头儿了。他心里热烘烘的,多么想对恬静说几句话,倾诉别来一载的怀念之情。可是,此刻只好装着不认识。

    “我相信您的禅堂一定十分幽雅安静。听说您藏书很多,而且弹得一手好筝和琵琶…我们一路上来已经赏过雪景了。现在就到您的禅堂喝杯茶,听听您的弹奏——”方芳用手一指钟怀和张怡“这两个是棋迷,叫他们下棋。我喜欢咱们的民族乐器,今天一定请大住持叫我们饱饱耳福!”和尚稽首道谢。他那白白胖胖的圆脸,露出几分欢喜的笑意:“罪过,罪过!出家人未能忘怀尘世,仍然喜欢以声乐自娱。今天一定为夫人献丑…”说着,扭过身子,甩着肥大的袈裟,摆弄着手上的念珠引路前行。后面跟着这四位“善男信女”

    他们迤逦绕过佛祖殿,来到后面的香积厨——也就是悟静的书斋兼卧室。

    一进门,香烟缭绕。一尊释迦牟尼的佛像悬挂在雪白的墙壁上。佛像前的香案上,摆着黄澄澄、光闪闪的香炉和烛台。烛台没有点蜡,香炉里插着的香,正袅袅飘着青烟,散发着幽香。香案前的砖地上,放着一个编织得厚厚的草蒲团——这里当是悟静参禅诵经的地方。

    悟静不叫四个客人烧香拜佛,却径直把他们领进里间屋里去。一到这里,天地迥异——再没有庙宇佛堂的痕迹,而是一大间极洁净、极朴素又极富有艺术特色的书斋。满满三墙壁的玻璃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类书籍——有佛经,也有大量的古籍,更有不少中外古今的文艺作品…墙上不再有佛像,却悬挂着郑板桥的竹子、黄宾虹的《龙湫飞瀑图》等一些名画。屋角上的紫檀木琴架上摆着一架古筝,墙壁上挂着琵琶。一张大书案上则是古朴精美的文房四宝。甚至,一只花瓶里,还插着几枝绽开着的腊梅。

    四个人都在竹椅上坐下。小和尚沏了一壶茶来,给每人面前倒了一杯。茶水刚倒在杯里,立刻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不知是茶香呢,还是花香。房间里,顿时充满了清淡的香气。

    悟静一进屋就从书柜上拿下棋盘、棋子,摆在一张小圆桌上。看小和尚出了屋,笑着对张怡说:“在这个房间里,出家人和诸位施主可以以诚相见了…你们喝过茶——愿下棋的下棋;愿听琴的,跟我到这边来。”说着,他走进旁边相通的一间屋里。

    这间房较小,却像个客厅,摆着几张沙发、桌椅。钟怀和张怡留在书斋下围棋。鸿远和方芳就跟着和尚进了这间屋子去听琴。小和尚搬过筝和筝架,悟静在白白的右手拇指上戴上一个化学指甲,端坐在十三弦的古筝前,拨弄几下筝弦,还没弹出曲子,立刻就响起悦耳的淙淙声。

    “施主,您们愿意听什么曲子?”“请您弹弹《渔舟唱晚》。”鸿远顺口而出。

    “施主?您…”悟静扭过头去望着鸿远——显然在奇怪,这个半老头儿怎么知道我会弹《渔舟唱晚》呢?

    “晤。…”悟静没有多问,铮铮地弹起《渔舟唱晚》来。

    鸿远听着,心潮一阵澎湃。蓦然间,一个秀丽的影子在心上一闪,他想起了柳明。自从得知苗教授被捕后,他再没有顾得上想念她。可是和尚的筝曲又唤醒了他深埋心底的那美丽的身影…不过,他没有心思多听筝曲,抽身走到张怡身边来。

    好像他们已经商量妥当了,鸿远过来后,张怡立刻拉住他的手,仰脸望着他,轻轻说:“小曹,你进步了,已经能够周密而又切实地考虑问题了。我们了解的情况不如你多,感受也不如你深。所以,在营救苗教授的问题上要多听你的意见。不过,梅村刚捉住苗教授才几天,她想从他身上捞到许多东西,一时还不会杀死他。而你的处境确实很危险。不仅是梅村这方面,而且——”他微微叹了口气“谁知道这位教授能不能经受住毒刑的考验呢?…小曹,苗教授只认识你一个共产党员…可是,你又要去找他的夫人,又要去找他的朋友——这样,你冒的险不是太大了么!”鸿远低下头来。张怡的这些话——语重心长的话,深深打动了他。他完全理解张怡的用意,理解组织上对他的关心。可是,作为一个党员,他要不畏艰险地挑起这副担子,他要竭尽全力挽回目前的被动局面。

    “那么,老师,同意叫我去找佐佐木正义了?”“你可以去找佐佐木——但是要观察事态的发展,要等待时机。”“我一定服从组织的决定!”鸿远用力点了一下头。

    这时,美妙、悦耳的古筝声从隔壁房间里有如清风流水般幽幽地飘过来。屋子里又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花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