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_第三章石头记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石头记上 (第3/4页)



    汤禾米给几个jiejie当宝贝弟弟当得很过瘾,结了婚,他自然而然依赖上了老婆。老婆有主见,凡事就由老婆作主。在家里,他和女儿如同一对兄妹,争抢着老婆的关注宠爱。

    他和女儿的关系很奇怪,这孩子耳朵有残疾,又被他捣鼓得早产好几十天,身子弱,爱生病。年月长了,最初的惭愧隐隐演化成了惧怕,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他对这个由自己派生出来的、相貌酷似自己的小丫头充满疏离感。

    小东西很早就发觉父亲的若即若离,她本能地一把抓住母亲的心。随着女儿的日渐成长,她和mama越来越铁,母女俩私语的时间越来越多,汤禾米成了旁观者,那一大一小两个女人,鬼鬼祟祟地分享着彼此的秘密,把他撩在一边。

    柴绯的出现,结束了汤禾米漫长的少年蒙昧期,使他的心智在短短几个月之中迅猛发育,追赶上了他年纪的增长,使他成为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他开始学习用一种世俗的眼光衡量他和柴绯的距离,衡量的结果使他痛苦。于是他慎重地向柴绯许诺,他将把副教授职称作为聘礼,职称评定之日,即是他迎娶柴绯之时。

    柴绯当然劝慰他不必对身份问题耿耿于怀,但汤禾米的牛劲一旦上来,任谁都拉不住。这种东西好比天性里的某些欲望,先是液态的,渐渐流淌堆积,凝固下来,成为一堵墙,牢牢堵在胸口,噎得难受。决意已定,汤禾米就有了急于求成的心情。

    汤禾米采取的第一招措施,是减少了与柴绯见面的次数,也减少了上网的次数,闭门谢客,埋头查资料、写论文。两篇论文一出笼,汤禾米勇敢地寄了全国知名的权威核心期刊,从邮局出来,他到电视台接了柴绯,坐着柴绯的QQ,到新开张的一间粤菜馆吃了顿饭。

    论文寄出去两个多月,音信杳无。汤禾米手头一篇关于基督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历史的论文又已杀青,他翻阅着历史学界的学术杂志,一时难以下手,不知寄到哪里合适。思虑几日,他决定给已经投稿的那家杂志社打个长途电话,问问究竟。他一边拨着电话,一边幻想着编辑对他的论文做出了高度评价,两篇一起采用不说,还热情洋溢地请他继续赐稿。

    电话接通,潜在的希望彻底落了空。编辑态度是友好的,也的确赞扬了他的文章,指出埋伏其中的几处独到见解。跟着却解释,两篇论文都不能用,不能用的原因不仅仅是文章本身的问题,重点还在于杂志的容量有限,一些很有影响的专家,例如某某,某某和某某,他们的文章,压了一年多,都还没发出来。

    汤禾米先是听得一身热汗,转而变作满头冷汗。这位编辑有音乐家的素质,旋律到了高峰位置,陡转而下,滑入低谷,峥峥淙淙的,搞得汤禾米一阵大喜,又一阵大悲。

    论文发不出来,汤禾米失魂落魄,柴绯别无他法,唯有以*安慰之。可惜汤禾米心猿意马,中途撤兵,把头埋在柴绯胸窝里,长嘘短叹。柴绯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汤禾米的职称不仅关涉到他的自尊,并且连带地,伤及到他们妙趣横生的两性关系。尽管汤禾米在这方面的能力远远逊色于罗马之流,但柴绯所能享受到的是另外一种愉悦,施与和教化的愉悦,她像一个完美的驯顺师,驾驭着汤禾米的欲望之驹,让它在一条滑润温暖的跑道上,扬蹄奔驰。

    柴绯开始正视汤禾米的前程,她含蓄地问了他相关的细节,包括一个大学教师阶梯晋升的重要性,连同评定职称的基本程序。汤禾米按照他一贯的作风,坦然应答,丝毫没有掩饰他的窘迫。

    在汤禾米的叙述中,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引起了柴绯的重视。汤禾米告诉她,这位姓商的老先生是淡湾大学历史系的*,早年因研究楼兰古城而名扬四海,其地位在史学界举足轻重,与北京另一所名校的章姓敦煌学专家并驾齐驱,有“商楼兰章敦煌”的美誉。

    “系里的头头脑脑们,好些是他门下的弟子,没一个不听他的,他在系里,说一句话,分量有如千钧重,你懂吗?”汤禾米强调。

    “我明白,就像网络上的骨灰级网民。”柴绯满不在乎地形容,她想说的其实是就像魔鬼撒旦,但她忍住了。

    汤禾米对她的比喻不置可否,继续描述。在淡湾大学历史系,商老先生是职称评定的关键人物。淡湾大学的历史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最终评审权,商老先生多年来担任着评审组的组长,他的意见,有着一锤定音的效应。不光如此,商老先生还是几家著名学术期刊的顾问,得到他的垂青,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几篇论文易如反掌。他麾下的几位博士,毕业留校后,往往在三五年间就将副教授、教授尽入囊中。

    “要是在以往,论资排辈的时代,四十几岁混个副教授不是什么难事,”汤禾米叹息“但现在,凡事得看科研成果,咱们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今年刚满三十。”

    “看你急的,脸都白了!”柴绯抚摩着他的胸口,替他顺气,一边蹙眉深思,隔了一会,她笑着说:

    “干脆,我们直接去拜访拜访商老先生,请他指引迷津。”

    柴绯的建议撩动得汤禾米心痒难耐,他急迫不堪地立马就准备出发前往商老先生家,柴绯却又叫他按捺住,好好筹划筹划登门造访的理由,给老先生留个深刻的印象。

    其实对柴绯的讲述,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