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_卷四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四十二 (第6/6页)

光政变的事平定后二十多天,皇帝派延明主帅黄文济领兵围攻萧坦之的住所,把他杀了。他的儿子萧赏,官为秘书郎,也被杀掉。

    萧坦之的堂兄萧翼宗,是海陵郡守,将要发事。萧坦之对黄文济说:“我的堂兄海陵的宅第裹没有什么事吧?”黄文济问:“海陵的宅地在什么地方?”萧坦之告诉丫他。黄文济说:“也要论罪。”并派人去抓他们。抄检家财一无所有,衹有数百张典当帖子,回来启奏皇上,免去其死罪,囚禁在尚方署。

    和帝中兴元年,追赠萧坦之为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江祏,字弘业,是济阳考城人。祖父汪遵,做到宁朔参军。父亲德邂,官至司徒右长史。江祏的姑母是基皇后,小时候就得到高宗的亲近,恩情有似兄弟。宋末,进入仕途为晋熙国常侍,高宗途业西曹,员外郎,高宗冠军参军,带摄阳县令,竟陵王征北参军,尚书水部郎。高宗治县垒时,任命辽面为郡丞,加宣威将军,庐陵王中军功曹记室,安陆王左军谐议,领录事,带京兆太守。任通直郎,补南徐州别驾。

    高宗辅佐政事时,把他看作心腹。隆昌元年,自正员郎补丹阳丞,中书郎。高宗为骠骑将军,镇守东府,任命江柘为谘议参军,领南平昌太守,和萧诛共同在东府省内宿值守卫。当时新立了海陵王,人们心中不服,高宗肩胛骨上有一颗红痣,以往秘藏不让人知道,江柘劝他显出来给人看。晋寿太守王洪范罢任回朝,皇上袒露肩膀给他看,说:“大家都说造是曰月之相。你切切不要泄露出去。”王洪范说:“您既然身上有日月之相,怎么能隐避呢?回头我要告知朝廷公卿百官。”高宗很高兴。正碰上直后张伯、尹瓒等人屡次谋划要私下起事,江柘和萧诛忧虑而没有办法,每犬晚上都推托有事外出。等商量计划议定了,加江柘为宁朔将军。高宗做宜城王。太史秘密地献上谶图纬书说“一旦号令可以拥有十四年”江柘入朝,高宗高兴地把它拿给江柘看:“能这样还有什么别的念头呢。”高宗即位之后,江拓迁任守卫尉,将军如故。封为安陆县侯,食邑一千户。江柘的祖父江遵,因是皇后的父亲赠金紫光禄大夫;父亲江德邻,作为皇帝的内舅赠光禄大夫。

    建武二年,迁任右卫将军,掌管甲仗廉察。四年,转任太子詹事。江柘因为是皇室外戚受到亲信位居显要,权势盛极一时,很远的地方都向他馈赠礼物,有时还索取诸王府第中的名书和巧奇之物。但是家庭很和睦,对待子侄辈很和善。

    皇上卧病在床,永泰元年,转任江柘为侍中、中书令,可以随意出入宫殿和尚书省。皇上驾崩,遣令中把他转任为右仆射,他的弟弟卫尉逊巳为侍中,邀皇后的弟弟型堕为衡尉。塞昼堡即位,参预掌管选拔官员之事。高宗虽然也在遣命中提到了众大臣,但主要寄希望于江柘兄弟。到此时更常在殿中值宿,公卿进言都要打通他的关节。永元元年,领太子詹事。刘暄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江柘兄弟和刘暄及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领军萧坦之六个人,轮流签发奏章以代敕命,当时把他们叫做“六贵”

    皇上逐渐想按自己的意见去办事,徐孝嗣不敢违背,萧坦之有时同意有时否决,衹有江柘执意制止,使皇帝非常气忿。皇上没有德行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江柘计划要立江夏王萧实玄。刘暄当初做过萧实玄的郢州行事,处理事情太过苛刻。有人献上一匹马,萧宝玄想看一看,刘暄说:“马有’什么好看的。”王妃索要煮好的禽肫,派帐下侍从询问刘喧,他说:“早上已经煮了鹅,不耐烦再做这个。”萧宝玄埋怨说:“这个作舅舅的太没有甥舅之情了。”刘暄听见遣话也很不高兴。这时就不同意江柘的意见,想立建安王萧实夤,秘密地和萧遥光策划。萧遥光觉得自己年纪大,按理应该承当天命,就用含蓄的话劝说江柘。江柘的弟弟江祀因为少年君主很难辅佐,劝江柘立萧遥光。刘暄以为如果立遥光为帝,自己就失去了国舅的资格,不肯赞同。所以江柘迟疑不定。萧遥光非常愤怒,派遣手下人黄昙庆到清溪桥路上刺杀刘暄,黄昙庆看见刘暄的队伍人数众多,不敢下手。事情败露以后,刘暄告发了江柘的阴谋,皇上决定逮捕江柘兄弟。江祀当时在内殿值宿,怀疑情形不对,派人给江柘报信说:“刘暄好像有别的打算,现在该怎么办呢?”江柘说:“正应该镇静从容地打败他。”不久召令江柘去见皇上,拘禁在中书省。早先,直斋袁文旷因为王鱼幽事有功应该封赏,j坯却执意不肯。皇上让塞文旷去抓江柘,用刀柄上的铁环敲打他的心口说:“还能夺去我的封赐吗?”江柘、江祀在同一天被杀。

    江祀字景昌,开始做过南郡王国常侍,历高祖骠骑东合祭酒,秘书丞,晋安王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府州事。治理的地方有座宣尼庙,废弃了很久未经修缮,江祀重新修建打扫使它兴盛起来。

    江祀的弟弟江禧,在父母丧期就已经死掉了.有一个儿子江厂,字伟卿,十二岁,听说拘捕的人来了,就对家裹人说:“伯父既已如此。我也没有一个人活下去的心思。”跳井死去。

    后来皇帝在后堂骑马散心,对左右侍从说:“如果江柘在的话,我哪还能在这儿骑马啊?”

    刘暄字士穆,进入仕途时做南阳国常侍。萧遥光发动政变,是以征讨刘暄为藉口的。事情平息以后,刘暄迁领军将军,封乎都县侯,食邑一千户。这年,又被杀了。和帝中兴元年,赠江柘卫将军,刘暄散骑常侍、抚军将军,都为开府仪同三司,江祀为散骑常侍、太常卿。

    史臣曰:士子为知己牺牲生命,大概是有生命者共同的情感,虽然或愚蠢或明智二者不同,但是一心逢迎上级则是同样的命运。那些人怀藏着期待知遇的才能,领受知己者的青睐,不必对外界感到羞惭,这本来就是自然的道理,他还会在心中记挂,想着报答恩情。何况早年还是同朝奉职,志同道合,却一下子超过了自己也超越了前辈,抛弃孩子如同丢失一件东西,毫不顾念旧日的恩德,被比作受役使的猎狗,是别人对此的讥刺,羞惭地怀着愧疚之心,在我却没有这样的事。呜呼!造就是陆机为什么作《豪士》赋的原因。

    赞曰:王晏、萧谌的扶持辅助,是世祖立业的基础。乐羊忍痛饮下用儿子烹成的汤,里克无言以对。江柘、刘暄身为外戚,皇室明嗣靠着他们得以维续。废立皇帝各自执有不同的政见,最后都遭到猜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