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二 (第4/5页)
后,张岱任司徒左西曹。他母亲八十岁了,任职期未满,张岱便离职回去奉养,有司因张岱违反制度,想要惩罚他,宋孝武帝说:“看过失可知他的仁,不要追究了。”后来他先后迁任抚军谘议参军,领山阴令,他处理公事娴熟明白。 巴陵王刘休若任北徐州刺史时,还没能亲理政事,任张岱为冠军谘议参军,领彭城太守,行府、州、国事。后来临海王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豫章王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晋安王为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张岱历任三府谘议、三王行事,和典签主帅共事,办事成功,关系融洽。有人对张岱说:“主王年幼,管事的又很多,而你总能调和公私关系,是怎样做到的?”张岱说:“古人说一心可以事奉百君。我为政端正公平,以礼待物,不好的事自然不会发生。政事的清明昏暗长长短短,更是才能大小的体现啊。” 还都任黄门郎,迁任骠骑长史,领广陵太守。新安王刘子鸾非常受宠因而被任为南徐州刺史,又把吴郡划给南徐州。帝严格挑选僚佐。孝武帝召见张岱对他说:“卿美誉一直很高,且资宦已经很多了。现在欲让卿作子鸾别驾,总管刺史之事,不要说屈才,最终会让你大展身手。”孝武帝驾崩后,张岱迁任吏部郎。 明帝执政初期,四方造反。明帝因张岱干练可靠,任他为持节、督西豫州诸军事、辅国将军,西豫州刺史。不久移任冠军将军、北徐州刺史、都督北讨诸军事,都没去到官。泰始末年,任吴兴太守。元徽年间(473~477),迁任使持节、督益、宁二州军事、冠军将军、益州刺史。数年间,益州被治理得社会安定。又调任侍中,领长水校尉,度支尚书,领左军,升任吏部尚书。王俭当时任吏部郎,时时专断吏部的事,张岱每每和他意见不一致,后来王俭做了宰相,以此对岱颇不友好。 其兄之子张环、弟张恕,诛杀吴郡太守刘遐。太祖欲使张恕为南齐书政晋陵郡,张岱说:“张恕不宜从政,美锦不宜滥裁。”太祖说:“张恕的为人我很清楚。并且又和张环立了同样的大功,自当有赏。”张岱说:“如果因家贫赏赐俸禄,这另当别论;若说因功勋而获此任,这是臣家门之耻。” 不久张岱加任散骑常侍。建元元年(479),出京任左将军、吴郡太守。太祖知张岱历任官职都很清廉正直,到郡里不久,亲笔下敕给张岱说:“吴郡乃是大郡,责任重大,因此不想再换别人,但总管的军事政务很繁多,应当名符其实,现任命卿为护军。”加给事中。张岱拜官完毕,朝廷诏命他以家为府。张岱向朝廷报告自己的病情。第二年,迁任金紫光禄大夫,领鄱阳王师。 世祖即位,又任张岱为散骑常侍、吴兴太守,俸禄待遇级别为二千石。张岱晚年在吴兴,更以宽厚仁恕著名。迁任使持节监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后将军、南兖州刺史,常侍如故。未拜官,亡故。其时七十一岁。张岱当初有遗命,将家财分封于箱子里,随家业的增减而有所改变,如此执行十几年。追赠本官,谥号“贞子” 褚炫字彦绪,河南阳翟人。祖父褚秀之,在宋朝任太常。父亲褚法显,曾任鄱阳太守。其兄褚火召,字彦直,少有高风亮节,一只眼盲,官至国子博士,没拜受。常非议堂兄褚渊身事奉两朝君主,听说褚渊拜受司徒之职,叹息说:“如果褚渊在中书郎职位上死去,不就是名士了吗!如果不能光大名德,还不如图个高寿呢。” 褚炫少年时就很清简,被堂舅王景文所赏识。堂兄褚渊对人说:“堂弟廉正独立,胜我十倍。”宋义阳王刘昶为太常,补褚炫五官之职,历任太子舍人,抚军车骑记室,正员郎。 他曾跟从宋明帝打野鸡,到中午也没有收获。明帝便猜疑羞愧,召问侍臣们说:“我一早就出来打猎,还是空跑一趟,让人见笑。”在座的没人能答。只有褚炫说:“现在季节虽然合适,但云露尚凝,因此雉鸡等飞禽,还很骄慢不驯。只要圣驾游玩得高兴,我们心里也就高兴了。”明帝心情才好起来。于是在猎场摆酒设宴。后来褚炫迁任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 升明初年,褚炫因为人清高,和刘俣、谢月出、江学攴入殿为文学侍从,号为“四友”后迁任黄门郎,太祖骠骑长史,又调任侍中,复为长史。齐王国设立建制时,又任他为侍中,领步兵校尉。因家贫,建元初年,出补东阳太守之职,加俸禄级别在二千石。还京,复任侍中,领步兵。如此三次任侍中。出任竟陵王征北长史、加授辅国将军,不久调任冠军长史、江夏内史,将军如故。 永明元年(483),任吏部尚书。褚炫为人清正,除非参加必须的吊死问疾,一般不和别人来往,当时以为美谈。后在选部任职,门庭萧索,宾客罕至。出行时,左右侍从捧黄纸帽箱,风一吹纸几乎剥落殆尽。从江夏卸任回来,得钱十七万,在石头就全分给亲族,后来得病也没钱买药。他上表陈述病情请求解职,改任散骑常侍,领安成王师。国子学初建时,褚炫以本官任博士,未拜受,便去世了,竟没钱殡葬殓埋。其时四十一岁。追赠太常,谥号“贞子” 何戢字慧景,庐江灊人人。他祖父何尚之,是宋朝的司空。他父亲何偃,是金紫光禄大夫,被宋武帝赏识。选包毯匹配山阴公主,官拜驸马都尉。脱去百姓穿的布衣为秘书郎,太子中舍人,司徒主簿,新室王文学,秘书丞,中书郎。 景和时,山阴公主到皇帝那襄请求由吏部郎宫侍奉自己,褚渊被强留受逼迫,但始终不肯依从,同何戢共同生活一个多月.由此产生了友情。明帝即皇帝位,何戢迁司徒从事中郎,跟随建安王体仁征伐赵组,书面转坦毯为司马,除黄门郎,外出为宣威将军、东阳太守,吏部郎。元徽初年,褚渊参预朝政,引荐何戢为侍中,那时何戢二十九岁。何戢因为自己年龄未到三十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