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回玄妙观前凤英擒妖贼酆都城 (第7/9页)
光一闪的事,就知其人武功高强,卫千里最多不过是稍懂武艺的土财主,那有能力抵抗?”秦浣霞这一分析,各人都暗暗地点头。 罗凤英一想,心里也暗暗承认秦浣霞说得对,可是天性好强,又辩道:“主脑人物并不一定要懂得武功啊!臂如说当今的皇帝并不懂得武艺,可是,我们都承认他是主脑人物!” 文亮见她两人这么一辩,各有各的理由,只好笑道:“你们两个都说得对,不过,到底他是属于那一类型,只有把他抓来问问,才知道哩!” 文亮的话刚一说完,彷佛听到墙外一声冷笑,罗凤英身形一站,已穿上瓦顶,各人也跟着上去。这时不过是初更未到的时分,三丈之内还可以认清人影,但是,各人搜寻了一会,却不见半个人影,只好废然而回。 罗凤笑道:“晚辈分明听到一声冷笑,怎么上到瓦顶又看不到人,不知道是敌?是友? 今夜可要小心哩!” 文亮道:“那一声冷笑,分明是人的笑声,单凭他这一下的动作,也可断定他是敌…”文亮说话的声音本来很低,可是“人”字还末出口,又听到墙外一声冷笑;而且这次笑的声音很大,连到信儿和秦浣霞都听得很清楚,各人从对方的音调听出是一种轻视的样子。 罗凤英又第一个上屋,仍然找不到人影,而且那笑的方向是一块百来丈的平地,绝无法躲藏起来的道理,心里暗惊对方身法的迅速,只好回院子和各人说了。 戴文玉见两次都找不到对方,眉头皱皱,想出一个计策,让各人一面谈笑,她却用酒在棹面写出一个计策。各人一看,全都点头同意。 秦平又道:“想不到在这小小梁山镇,却有这样的高手,料想必定是过路的吧?” 文亮笑道:“管他过路不过路,我们还不是过路的?” “如果我们有时间,真要把他搜出来!” “可不是吗?凭我们这几个人,还怕找不到他…” 墙外又是阴恻恻地一声冷笑,可是,罗凤英已在墙上娇叱道:“我看你还跑到那里去!”身形一幌,也就跳下墙去。 戴文玉恐怕罗凤英有失,急忙飞身出去,已见罗凤英的身形在十丈开外,戴文玉也展起轻功,追了下去,但是,罗凤英身法本来就比戴文玉高了几分,这时起步在前,戴文玉那能够追得上,渐渐连罗凤英的身形也看不到了。 戴文玉又追了一阵,却见罗凤英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她一见到戴文玉,就摇摇头道:“追不上了,我们回去吧,别再出什么乱子才好!”两人并着肩儿,施展轻功赶回到半路,又见到秦平气喘吁吁地笑道:“你们两个脚程真快,我老了,不中用了,赶你们都赶不上哩!” 戴罗两人客气了一番,缓缓地回到客栈。却见文亮手里拿着一张便笺,坐在椅上沉思,浣霞和信儿出分别站立在文亮的背后。文亮一见她们回来,笑了一笑,把手里的便笺递给秦平和戴罗两人道:“真是怪事,你们看这个。” 戴文玉和罗凤英围上去一看,原来便笺写着:“酆都之谷,我为鱼rou,勿攫其锋,可截其腹。”等十六个字,上面三句还容易解答,而最后一句,却不知指的是山腹还是人腹,也是想不通。这张便笺上除了十六个字之外,左下角却画了一个酒坛盖子,料必是那人的隐号。 罗凤英是第一次踏上江湖,当然不知道是谁,可是戴文玉,秦平和文亮都足经常在江湖上来往的人物,见多识广,一时也想不起是谁来,唯一可以安心的是,来人并无敌意而已。 秦平想了一会,笑问文亮道:“这张纸笺怎样到你手里的?” 文亮苦笑道:“就是你们快要回来的时候,从墙头飘了进来,我接到手里看了一会,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你们也就回来了。” “可能就是那怪老人写的!”罗凤英接着说。 “那来的怪老人?你追的是一位老人?”秦平有点诧异地问。 罗凤笑道:“晚辈适才一上墙头,就看到一个矮小的老人回头就跑,晚辈才追了上去,最初和他相距也不过是十丈左右,渐渐地,距离越拉越远,到达那山坡下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人了,只好回头。” 秦平道:“你看出他带有什么兵刃没有?” “兵器好像是没有,可是看出他背上有一个很大的葫芦…” 秦平把棹子一拍道:“是他!” 戴文玉也欢呼道:“是他!” 文亮怔了一下,笑道:“我也想起一个人来了,咱们先不要说,用纸写了起来对照瞧瞧,是不是同一个人?” 罗凤英忙笑着跑去张罗文房四宝,文亮,秦平和戴文玉各自写好,拿到棹上一对照,都相视而笑了起来。罗凤英上前一看,秦平和戴文玉写的都是“酒中仙”三个字,而文亮写的却是“酒中仙郭良”五个字,也就春风满面,笑了起来。 文亮笑道:“既然我们三人所猜的都相同,料必是他无疑了。想不到已超过百龄,行为还是那么古怪。” 罗凤英笑道:“郭老前辈是怎样的人物?是不是很会喝酒?” 文亮笑道:“这个怪老头算起来连我都要叫他做师伯,他岂止会喝酒?简直是把他泡在酒缸里也不会醉,我在师门学艺的时候,他已经名重武林,黑道人物闻名丧胆,三十多年来已听不到他的名字,却料不到在此地遇上,不过此人行为怪异,听说对于扶掖后进,倒不遗馀力哩!” 当晚,罗凤英拿出玉山樵者给他那本“内功诀要”和戴文玉共同阅读,两人就在房里练习起来,罗凤英原是练过“引气归元”的功夫,倒不觉怎么;惟是戴文玉练了起来,周身骨节酣畅,舒适异常,直到血气运行了一周天,才把书本收入怀里,安然就寝。 罗凤英在甜梦里,似乎被一种轻微的异声,把她惊醒,急忙静静一听,果然在远处有人喝骂着:“你这个不成材的东西,我要不看在你师父的面上,立刻就把你毁去,看你到十王殿去告我!”忽然那声音距离很远,但也一个字,一个字,都清清晰晰钻进耳膜。 罗凤英不禁大吃一惊,赶快推醒戴文玉,束好宝剑,带好暗器,轻轻地拔开窗门,在室里静静的候着,准备外面一动手,立刻就上去帮助。 这时,又听到一个中年人的口声道:“既然是老前辈来淌这浑水,晚辈也是无法,只好就此退去,可是酆都的事最好请你别管,否则,恐怕讨不了好哩!” 另一个苍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