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十昭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 (第9/9页)
注“经书”至“而死” ○正义曰:经书“乙未地震”谓鲁国之地动也。“丁酉南宫极震”则周地亦震。周鲁相去千里,故震日不同,以震而死,明为屋所压。 苌弘谓刘文公曰:“君其勉之!先君之力可济也。文公,刘蚠也。先君,谓蚠之父献公也。献公亦欲立子猛,未及而卒。周之亡也,其三川震。谓幽王时也。三川,泾、渭、洛水也。地动,川岸崩。 [疏]注“谓幽”至“岸崩” ○正义曰:《周语》云:“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川竭,山必崩。若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注《国语》者亦云:“三川,泾、渭、洛也。”西周在雍州之域。《周礼·职方氏》:“正西曰雍州。其川泾、汭,其浸渭、洛。”郑玄云:“浸,可以为灌溉者。” 今西王之大臣亦震,天弃之矣。子朝在王城,故谓西王。东王必大克。”敬王居狄泉,在王城之东,故曰东王。○楚大子建之母在郹。郹,郹阳也。平王娶秦女,废太子建,故母归其家。○郹,古阒反。召吴人而启之。冬十月甲申,吴大子诸樊入郹,诸樊,吴王僚之大子。○吴大子诸樊,案,吴子遏号诸樊,王僚是遏之弟子,先儒又以为遏弟,何容僚子乃取遏号为名,恐传写误耳,未详。取楚夫人与其宝器以归。楚司马薳越追之,不及。将死,众曰:“请遂伐吴以徼之。”徼,要其胜负。○徼,右尧反。要,一遥反。 [疏]“大子”至“追之” ○正义曰:《土地名》郹,是蔡地。蔡在楚之东北,故建母在郹,得召吴人也。于时蔡常从楚,且失夫人,故薳越追之。 ○注“诸樊”至“大子” ○正义曰:吴子诸樊,吴王僚之伯父也。僚子又名诸樊,乃与伯祖同名。吴人虽是东夷,理亦不应然也。此久远之书,又字经篆隶,或误耳。 薳越曰:“再败君师,死且有罪。此年秋败于鸡父,设往复败为再败。亡君夫人,不可以莫之死也。”乃缢于薳澨。薳澨,楚地。○缢,一赐反。澨,市制反。 公为叔孙故如晋,及河,有疾,而复。此年春,晋为邾人执叔孙,故公如晋谢之。○为,于伪反,注及下注邻国为之守相为同。 楚囊瓦为令尹,囊瓦,子囊之孙子常也,代阳匄。○囊,乃郎反。城郢。楚用子囊遗言,巳筑郢城矣。今畏吴,复增脩以自固。○郢,以井反,又馀政反。 [疏]注“楚用”至“自固” ○正义曰:襄十四年,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彼子囊城郢,君子谓之为忠;此囊瓦城郢,沈尹戌谓之必亡。事不同者,国而无城,不可以治,楚自文王都郢,城郭未固,子囊心欲城之,其事未暇,将死而令城郢,故可谓之为忠。今郢既固矣,足以为治,而囊瓦畏吴侵逼,恐其寇入国都,更复增脩其城,以求自固。不能远抚边竟,唯欲近守城郭,沈尹谓之必亡,为其事异故也。 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德及远。○守,手又反,下文除“守其交礼”并同。天子卑,守在诸侯。政卑损。诸侯守在四邻;邻国为之守。诸侯卑,守在四竟。裁自完。○竟音境,下及注同。慎其四竟,结其四援,结四邻之国为助。○援,于眷反。民狎其野,狎,安习也。狎,户甲反。三务成功。春、夏、秋三时之务。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守巳小矣。卑之不获,能无亡乎?不获守四竟。○焉,于虔反。昔梁伯沟其公宫而民溃,在僖十八年。 [疏]注“在僖十八年” ○正义曰:事在十九年,诸本皆然,当是转写误。 民弃其上,不亡,何待?夫正其疆埸,脩其土田,险其走集,走集,边竟之垒辟。○疆,居良反。埸音亦。垒,力轨反。辟音壁。亲其民人,明其伍候,使民有部伍,相为候望。 [疏]“明其布候” ○正义曰:贾、服、王、董皆作伍候。贾、服云:五候,五方之候也,敬授民时,四方中央之候。王云:五候,山候,林候、泽候、川候、平地候也。董云:五候,候四方及国中之jianian谋也。杜作伍侯,故云“使民有部伍,相为候望”彼诸本盖以上多云四,故误为五也。 信其邻国,慎其官守,守其交礼,交接之礼。不僣不贪,不懦不耆,懦,弱也。耆,强也。○僣,子念反。懦,乃乱反,又乃卧反。耆,臣支反,一音直支反。 [疏]“不僣”至“不耆” ○正义曰:不僣,守信也。不贪,廉正也。不懦,不受辱也。不彊,不陵人也。此皆论守竟之事,不僣不贪不贪不耆,谓不往侵邻国也。不懦,谓不使人侵已也。 完其守备,以待不虞,又何畏矣?《诗》曰:‘无念尔祖,聿脩厥德。’《诗·大雅》。无念,念也。聿,述也。义取念祖考,则述治其德以显之。 [疏]“诗曰”至“厥德” ○正义曰:《诗·大雅·文王》篇也。无念,念也。聿,述也。言王者,念女先祖之法,则还当述治其先祖之德以显之。 无亦监乎若敖、蚡冒至于武、文,四君皆楚先君之贤者。○蚠,扶粉反。冒,莫报反。 [疏]注“四君”至“贤者” ○正义曰:《楚世家》云:周成王始封熊绎于楚,以子男之田居丹阳,历十四君至于熊仪,是为若敖。若敖生霄敖,霄敖生蚡冒。蚡冒卒,弟熊达立,是为武王。武王生文王,始都郢。杜文十六年云“蚡冒,楚武王父”虽不从《世家》以蚡冒为武王兄,要沈尹以四君为贤,故特言之。 土不过同,方百里为一同,言未满一圻。○圻音祈。 [疏]“土不过同” ○正义曰:言田虽至九百里,犹止名同,故云“不过同”非谓百里以下也。知者以楚是子爵,土方二百里,明非百里也。 慎其四竟,犹不城郢。今土数圻,方千里为圻。○数,所主反。 [疏]“犹不城郢” ○正义曰:如《楚世家》云,武王以上未都于郢,据当时都郢,故以郢言之,谓不筑其其国都也。 而郢是城,不亦难乎?”言守若是,难以为安也。为定四年吴入楚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