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_卷五十二昭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二昭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 (第6/11页)

[疏]注“二子”至“母弟”

    ○正义曰:贾逵云:然当是相传说耳,未必有正文也。三十年传:此“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而定其徙”子西谏曰:“吴光新得国,若好吾边疆,使柔服焉,犹惧其至,吾又疆其雠,以重怒之,无乃不可乎!”谓此二子为光之雠,或当是僚母弟也。

    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季子本封延陵,后复封州来,故曰延州来。○复,扶又反。

    [疏]“聘于上国”

    ○正义曰:服虔云:“上国,中国也。盖以吴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下云“遂聘于晋”则上国之言不包晋矣,当总谓宋、卫、陈、郑之徒为上国耳。亦不知其时聘几国也,经不书,未必不至鲁。《檀弓》云:“延陵季子適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悖之间。”郑玄云:“鲁昭二十七年,吴公子札聘于上国是也。”如郑之言,此时或聘齐也。

    ○注“季子”至“州来”

    ○正义曰:襄三十二年注云:“延州来,季札邑。”此又分坼之,言本封延陵,后复封州来,故曰延州来。成七年“吴入州来”注云:“楚邑,淮南下蔡县是也。”十三年“吴灭州来”二十三年传云“吴伐州来,楚远越救之”则州来未为吴有,不可以封札也。《释例·土地名》:延州来阙。则延陵、州来并阙不知其处。杜意当谓吴地别有州来,非楚邑也。郑玄云:“季子让国居延陵,因号焉。”襄二十九年《公羊传》曰:季子“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然则季子虽则让国,犹尚仕为吴卿,非自窜于彼地。《吴世家》云:“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杜言封,是也。封谓赐之为采邑耳。

    遂聘于晋,以观诸侯。观彊弱。楚莠尹然、工尹麇帅师救潜,二尹,楚官。然、麇其名。○莠,由九反。麇,九伦反。

    [疏]注“二尹,楚官”

    ○正义曰:楚官多以尹为名,知二尹是官名耳。其莠、王之义不可知也。服虔云:“王尹主宫内之政”莠不可解,王未必然。定本王作工。

    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都君子,在都邑之士有复除者。王马之属,王之养马官属校人也。济,益也。○戌音恤。复音福。校,胡孝反。

    [疏]注“都君”至“校人”

    ○正义曰:都谓国都,在都君子,明是在都邑之士也。都邑之士,以君子为号,故知是有“复除”者,谓优复其身,除其徭役。贾逵云:然今之律令,犹名放课役者。为复除,是汉世以来有此言也。此人或别有功劳,或曲蒙恩泽,平常免其徭役,事急乃使之耳。《周礼》校人掌养马,知王马之属,是王之养马之官属也。《校人职》云:“凡颂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皂一趣马,三皂为系。系一驭夫,六系为厩。厩一仆夫,六厩成校。校有左右,驽马四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师,八师一趣马,八趣马一驭夫。”诸侯六闲,养马之人多矣,此唯养马不给馀役,今亦事急而徵使之。

    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沙,水名。○汭,如锐反。

    [疏]“遇于穷”

    ○正义曰:《土地名》穷,阙也。本或穷下有谷字者,为定七年传“败尹氏于穷谷”涉彼而误耳。

    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楚师彊,故吴不得退去。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欲因其师徒在外,国不堪役,以弑王。○弑,申志反,下文同。告鱄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光,吴王诸樊子也,故曰我王嗣。○鳟音专。上国,贾云,上国与中国同;服云,上古国也。索,所白反。

    [疏]“上国有言”

    ○正义曰:贾逵云:上国,中国也。服虔云:上国,谓上古之国,贤士所言也。此犹如上文“聘于上国”则贾言是也。

    ○注“光吴”至“王嗣”

    ○正义曰:《吴世家》云:“吴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乃立诸樊。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札。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馀祭卒,弟馀昧立。馀昧卒,欲授季札。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必致季子。今逃位,则馀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馀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不受,光父先立,若既不传季子,光当立。遂杀王僚,光代立为王。”是《史记》以光为诸樊之子,僚为夷昧之子也。襄二十九年《公羊传》曰“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阖闾曰:‘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剌僚”《世本》云“夷昧及僚,夷昧生光”服虔云:夷昧生光而废之,僚者,夷昧之庶兄,夷昧卒,僚代立,故光曰“我王嗣也”是用《公羊》为说也。杜言“光,吴王诸樊子”用《史记》为说也。班固云“司马迁采《世本》为史记”而今之《世本》与迁言不同,《世本》多误,不足依冯,故杜以史记为正也。光言王嗣者,言已是世適之长孙也。

    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至,谓聘还。鱄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犹言我无若是何,欲以老弱讬光。

    [疏]注“犹言”至“讬光”

    ○正义曰:古人言有颠倒,故杜以为“是无若我何”犹言“我无若是何”恐己死之后不能存立,欲以老弱讬光也。彭仲博云:“当言是无我若何”我母无我,当如何?我字当在若上。

    光曰:“我,尔身也。”言我身犹尔身。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堀地为室。○堀,本又作窟,同。苦忽反。掘,其勿反,又其月反。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坐道边至光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以铍。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羞,进食也。献体,解衣。○夹,古洽反,又古协反,下同。铍,普皮反,《说文》云,剑也。

    [疏]“门阶”至“亲也”正义曰:言从门至阶,从阶至户,从户至席,皆是王之亲兵也。○“铍”

    ○正义曰:《说文》云:“铍,剑也。”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