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_卷十六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十六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第1/12页)

    卷十六 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卫、邢同姬姓,恶其亲亲相灭,故称名罪之。○毁,况委反。恶,乌路反。)

    [疏]注“卫邢”至“罪之”

    ○正义曰:《曲礼》曰:“诸侯不生名,灭同姓,名。”传云“同姓也,故名”然则诸侯位贵居尊,故不斥其名。书名,则是罪绝之事,故云“罪之”也。

    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无传。五同盟。

    [疏]注“五同盟”

    ○正义曰:毁以元年即位,四年盟于召陵,五年于首止,八年于洮九年于葵丘,十五年于牡丘,皆鲁、卫俱在,是五同盟也。

    宋荡伯姬来逆妇。无传。伯姬,鲁女,为宋大夫荡氏妻也。自为其子来逆,称妇,姑存之辞。妇人越竟迎妇,非礼,故书。○为,于伪反。越竟音境。

    [疏]注“伯姬”至“故书”

    ○正义曰:伯姬,鲁女。而以宋荡寇之,知为宋大夫荡氏妻也。妇者对姑之文,姑即伯姬,故知自为子来逆妇。《公羊传》曰:“宋荡伯姬者何?荡氏之母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穀梁传》曰“妇人既嫁不逾竟”是妇人越竟逆妇,非礼也。以非礼,故书之。纪裂繻来逆女,此云逆妇者,姑自来逆,故即称妇也。宋有荡氏者,宋桓公生公子荡,荡生公孙寿,寿生荡意诸,意诸之后,以荡为氏,则此人字荡也,故云“荡氏妻”

    宋杀其大夫。无传。其事则未闻。于例为大夫无罪,故不称名。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顿迫于陈而出奔楚,故楚围陈以纳顿子。不言遂,明一事也。子玉称人,从告。顿子不言归,兴师见纳故。

    [疏]“顿迫”至“纳故”

    ○正义曰:围陈而纳顿子,明顿子迫于陈而出奔也。楚人纳之知其出奔楚也。《公羊传》曰:“何以不言遂?两之也。”一举兵而行,此两意非因前生后,故不言遂,明此围陈纳顿子正是一事。《释例》曰:“传称诸侯纳之曰归,今经诸称纳者,皆有兴师见纳之事,不待例而自明。故但言纳,不复言归。”归、纳不须两见,故云“顿子不言归,兴师见纳故”

    葬卫文公。无传。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洮,鲁地。卫文公既葬,成公不称爵者,述父之志,降名从未成君,故书子以善之。莒庆不称氏,未赐族。○洮,吐刀反。

    [疏]注“洮鲁”至“赐族”

    ○正义曰:八年盟于洮,杜云“曹地”三十一年鲁始得曹田,此时不得为鲁地,注误耳。礼:先君既葬,则嗣子成君。此文公既葬,成公不称爵者,《释例》曰:“文公欲平莒于鲁,未终而薨。故卫子寻父之志,鲁人由此亦脩文公之好,此孝子之至感,而人情之所笃,故成公虽已免丧。至于此盟会,降以在丧自名。犹武王伐纣,称大子发,故经随而书子。传从而释之,曰‘脩文公之好也’。”是说书子善之事。

    【传】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杀之。

    [疏]“掖以赴外”

    ○正义曰:《说文》云:“掖,持臂也。”谓执持其臂,投之城外也。掖本持臂之名,遂谓臂下胁上为掖,是因名转而相生也。

    “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同姓也,故名。礼至为铭曰:“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恶其不知耻诈,以灭同姓,而反铭功于器。○掖音亦,《说文》云“以手持人臂曰掖”恶,乌路反。

    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勤,纳王也。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

    [疏]“继文之业”

    ○正义曰:言欲继文侯之功业,而使信义宣布于诸侯,今日纳王,是为可矣。

    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晋文侯仇为平王侯伯,匡辅周室。○仇音求。○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黄帝与神农之后姜氏战于阪泉之野,胜之。今得其兆,故以为吉。

    [疏]注“黄帝”至“为吉”

    ○正义曰:《大戴礼·五帝德》曰:“黄帝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韦昭注云:“济当为挤。挤,灭也。”《史记》称“黄帝伐炎帝之后于阪泉之野”炎帝即神农也。黄帝将战,卜得吉兆。今卜复得彼兆,故以为吉也。

    公曰:“吾不堪也。”文公自以为已当此兆,故曰不堪。○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言周德虽衰,其命未改。今之周王自当帝兆,不谓晋。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乾下离上,大有。之睽,兑下离上睽。大有九三变而为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大有九三爻辞也。三为三公而得位,变而为兑,兑为说,得位而说,故能为王所宴飨。战克而王飨,

    [疏]“战克而王飨”

    ○正义曰:卜遇黄帝吉兆,是战克也。筮得大有,是王享也。

    吉孰大焉?言卜、筮协吉。且是卦也,方更总言二卦之义,不系于一爻。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乾为天,兑为泽,乾变为兑,而上当离,离为日。日之在天,垂曜在泽,天子在上,说心在下,是降心逆公之象。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言去睽卦还论大有,亦有天子降心之象。乾尊离卑,降尊下卑,亦其义也。○下,遐嫁反。晋侯辞秦师而下。辞让秦师使还。顺流故曰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大叔在温故。左师逆王。

    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既行飨礼而设醴酒,又加之以币帛,以助欢也。宥,助也。○隰音习。醴音礼。宥音又。请隧,弗许,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县柩而下。○隧音遂,今之延道。阙,其月反。县音玄。柩,其九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