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二襄十三年尽十五年 (第6/9页)
言与之战耳,不得言“执之”也。且文承“败公徒”下,岂败公徒之后,乃执之乎?下文方说二子追公,岂复是鄄人执二子也?故杜以为公徒因败而散亡,鄄人为公执散走者。 初,尹公佗学射于庾公差,庾公差学射于公孙丁。二子追公,二子,佗与差,为孙氏逐公。○佗,徒何反。差,初佳反,徐初宜反。公孙丁御公。为公御也。子鱼曰:“射为背师,不射为戮,射为礼乎?”子鱼,庾公差。礼射不求中。○射,食亦反,下及注除“礼射”一字,皆同。或一读“射而礼乎”食夜反。背音佩。中,丁仲反。射两軥而还。軥,车轭卷者。○軥,其俱反,徐又古豆反。轭,于革反。卷音权,又起权反。尹公佗曰:“子为师,我则远矣。”乃反之。佗不从丁学,故言“远”始与公差俱退,悔而独还射丁。公孙丁授公辔而射之,贯臂。贯佗臂。○贯,古乱反,一音官,注同。 [疏]“初尹”至“贯臂” ○正义曰:《孟子》云:“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疾作,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庾公之斯曰:‘小子学射于尹公之佗,尹公之佗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叩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其姓名与此略同,行义与此正反。不应一人之身,有此二行。《孟子》辩士之说,或当假为之辞。此传应是实也。 ○注“軥车轭” ○正义曰:《说文》云:“軥,轭下曲者。”服虔云:“车轭两边叉马颈者。” 子鲜从公。子鲜,公母弟。及竟,公使祝宗告亡,且告无罪。告宗庙。定姜曰:“无神,何告?若有,不可诬也。诬,欺也。定姜,公適母。○適,丁历反。有罪,若何告无?舍大臣而与小臣谋,一罪也。先君有冢卿以为师、保,而蔑之,二罪也。谓不释皮冠之比。○舍音舍。比,必二反。余以巾栉事先君,而暴妾使余,三罪也。告亡而已,无告无罪!”时姜在国,故不使得告无罪。○栉,侧乙反。 [疏]“暴妾使余” ○正义曰:言暴虐使余如妾。 公使厚成叔吊于卫,曰:“寡君使瘠,闻君不抚社稷,而越在他竟,越,远也。瘠,厚成叔名。○厚,本或作郈,音同。“吊于卫”本或作“吊于卫侯”“侯”衍字也。瘠,在亦反。若之何不吊?以同盟之故,使瘠敢私于执事,执事,卫诸大夫。曰:‘有君不吊,吊,恤也。有臣不敏。敏,达也。 [疏]“有臣不敏” ○正义曰:不敏,不达于礼也。 君不赦宥,臣亦不帅职,增yin发泄,其若之何?’”卫人使大叔仪对,大叔仪,卫大夫。○泄,息列反。大音泰。曰:“群臣不佞,得罪于寡君。寡君不以即刑而悼弃之,以为君忧。君不忘先君之好,辱吊群臣,又重恤之。重恤,谓愍其不达也。○好,呼报反。重,直用反,注及下同。敢拜君命之辱,重拜大贶。”谢重恤之赐。厚孙归,复命,语臧武仲曰:“卫君其必归乎?有大叔仪以守,守于国。○语,鱼据反。守,手又反。有母弟鱄以出,或抚其内,或营其外,能无归乎?”齐人以郲寄卫侯。郲,齐所灭郲国。○鱄,徐市脔反,又音专。郲音来。及其复也,以郲粮归。言其贪。右宰穀从而逃归,卫人将杀之。穀,卫大夫也。以其从君,故欲杀之。○从,才用反,又如字,注同。辞曰:“余不说初矣。言初从君,非说之,不获巳耳。○说音悦,注及下同。 [疏]“余不说初矣” ○正义曰:言余之不说于君,初即然矣。不得已而从之出耳。非是爱君而从,在道始悔而反也。 余狐裘而羔袖。”言一身尽善,唯少有恶。喻己虽从君出,其罪不多。○袖,本又作“褎”在又反。 [疏]“狐裘而羔袖” ○正义曰:《玉藻》云:“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又曰:“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是裘之用皮,狐贵于羔也。 乃赦之。卫人立公孙剽,剽,穆公孙。○剽,匹妙反,一音甫遥反,《字林》父召反。孙林父、宁殖相之,以听命于诸侯。听盟会之命。○相,息亮反。卫侯在郲,臧纥如齐唁卫侯。卫侯与之言,虐。退而告其人曰:“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亡而不变,何以复国?”武仲不书,未为卿。○唁,鱼变反,徐作“<歹言>”音唁。吊失国曰唁。粪,方问反。子展、子鲜闻之,见臧纥,与之言,道。顺道理。臧孙说,谓其人曰:“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輓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为二十六年卫侯归传。○輓音晚。推,如字,又他回反。 师归自伐秦。晋侯舍新军,礼也。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成国,大国。○舍,音舍,下及注同。 [疏]注“成国,大国” ○正义曰:《周礼·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五命赐则,七命赐国。”郑玄云:“则,地未成国之名。王之下大夫四命出封,加一等,五命赐之以方百里、二百里、三百里之地者,方四百里以上为成国。”如郑之言,成国者,唯公与侯耳。伯虽与侯同命,地方三百里,未得为成国也。成国乃得半天子之军,未成则不得也。《夏官序》云:“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以公、侯为大国,伯为次国,子、男为小国也。诸侯五等,唯有三等之命,伯之命数可以同于侯。其军则计地大小,故伯国之军不得同于侯也。此据《礼》正法耳。春秋之世,郑置六卿,未必不为三军。 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于是知朔生盈而死,朔,知罃之长子。盈,朔弟也。盈生而朔死。○知音智。长,丁丈反。盈生六年而武子卒,彘裘亦幼,皆未可立也。新军无帅,故舍之。裘,士鲂子也。十三年,荀罃、士鲂卒,其子皆幼,未任为卿。故新军无帅,遂舍之。○彘,直例反。帅,所类反,注同。任音壬。师旷侍于晋侯。师旷,晋乐大师子野。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yin,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贰,卿佐。○出,如字,徐音黜。仰,本亦作“卬”音仰。霆,徒丁反,又音挺,本又作“电”匮,其位反。“乏祀”本或作“之祀”误也。去,起吕反。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侧室,支子之官。大夫有贰宗,贰宗,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