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新传_第二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第3/5页)

是长袖善舞的八面玲珑人物,能屈能伸,一看吓不住,又反过来软语相求了,因为他听出李贞娘已有允意了。

    正好碰上杨龙友也赶到了,他更是如获救星般的连忙道:“杨大人,您可来的正好,下官正在为难,由于…”

    杨龙友摆摆手道:“我都知道了,也想到你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你们可是想将这李贞娘送去顶香君?”

    府台大人现出了钦佩之色道:“杨大人一猜就中,钦命在即,而香君却是自杀身死,下官事出无奈。”

    “李贞娘大概不答应。”

    “是的!这女子十分顽泼,下官软求硬逼都没用。”

    “阁下太莽撞了,这也是能逼的吗?你要知道,田抚对她十分倾倒,把她惹翻了,到田抚那儿,只要她肯表示相就之意,然后叫田抚就着欺君这个题目上做文章,阁下就死无葬身之地。”

    府台大人被吓得一身冷汗。

    杨龙友借机会吓他一下道:“上谕是叫你们以钦礼接人送亲的,你们却只派了一乘小轿就去抬人,而且两个差役又蛮横又凶狠,就这两点,已经够台端消受了。”

    府台大人对杨龙友本不十分恭敬,但现在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本来只希望能劝好李贞娘的,现在却还希望他在别的地方也多加包涵了,如果他把那两点参奏上去,即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福王弘光理政虽然不行,却是最要面子,如果知道他御旨赐婚竟被如此草率忽视,他一定会勃然震怒,下旨严办不可。

    就算自己跟马士英、阮大-都私交不错,但也不会为这个而庇护自己的。

    他们虽是一手抓住了大权,但还是要哄着福王一点的,惹翻了这位祖宗,大家都没的玩儿了。

    听出了厉害,就得想法子弥补,他究竟不笨。

    咬着牙、硬着心肠,到内室拿了五千两的银票,塞在杨龙友的手中道:“杨大人,您是前辈了,下官处事经验欠缺,请多加指教。”

    杨龙友轻轻一叹道:“老父台,这银子我收下,但不是我要,是给贞娘的,妇人多贪,她匆匆地走了,一切都未及收拾,自然不甘心的,这可以叫她放心,至于她所有的财产等…。”

    “这个下官自然会着人保护。”

    杨龙友道:“老父台这话又不上路了,你派人保护,田抚公还好意思公然着人来接收一家窑子不成,这些只能由我以私人的关系,替她打点一下,然后着人给她送了去,留作她的私房钱…”

    府台大人只有暗驾老狐狸,他忍痛拿出了五千两。原是想到媚香院从此无主,查封也好,入官也好,多少可以弄点回来,现在也泡汤了。

    但破财事小,前程事大,也只有认倒楣了。

    杨龙友到了屋子里,总算把李贞娘劝得上了轿子,但看她一身衣服上涕泪斑斑,脸上还有着几块红印,想得到她受的罪不轻,但也只有认了。

    送走了贞娘,下一步就是安顿香君的问题了,媚香院自然不能再住了,阮大-若是知道她未死,说不定又会另生波折。

    幸好卞玉京已萌退意,在乡下买了一所小庵堂,准备礼佛终身,于是秘密地把香君送到那儿去养伤。

    杨龙友在这件事情上倒是很尽心,他把五千两银子给李贞娘带走了,同时也暗中告诉了贞娘,说弘光这个朝廷看来是难以持久了,早早离开也好,他去后早为之计。

    媚香院的一切,他着手清理变卖了,交给了香君。

    对外,香君是死了,她跟朝宗的阻碍是没有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去投奔朝宗了,只是朝宗却不能来接她,若是落在阮大-手中,那就难以脱身了。

    香君的伤是好了,她手中执着的,仍是那柄扇于,那不但是她对侯朝宗订情的纪念,也是她生死的伴侣了,她为拒婚跳楼时,手中就执着这柄扇子。

    绢上面还染着点点的鲜血,血迹已干,怪的是色泽仍然嫣红夺目。

    杨龙友也十分地奇怪,为了这份感情的坚贞,他用笔在上面勾了几笔,画成了一枝盛开的桃花,而且还为始末作了一篇小跋,题在一边。

    这使得那些血点更具有精神,也更美化了。

    “轻薄桃花逐水流”桃花在诗人们的吟咏中,并没有很高的评价,它色彩妖而不庄,华而不实。

    然而被题在扇上的这一枝桃花,却庄严肃穆,因为它代表了一位少女的坚贞。

    侯朝宗不能来,只有着人找他来,把这件事通知了他,但是找谁去呢?这却成了个问题。

    陈定生、吴次尾等,旧日复社的知友都已逃亡了,香君是托死而匿居的,这件事自然不能让不相干的人知道,幸好,香君以前的教曲师父苏昆生知道了这事后,自动愿意跑一趟的。

    这位老伶工不是复社中人,却跟复社的一批人都很有交情,他跟侯朝宗也根好,他肯跑一趟,那是更为理想了,香君便把那柄染了鲜血的桃花扇,交给苏师父带着,用鲜血来证明自己的忠贞不移。

    苏昆生上道后,还没有到武汉,就听见左良玉兵变的消息。

    马士英他们利用权势,不断地挤迫左良玉,仗要他去打,兵员减少了,却推论朝廷财源困窘,不准增补,而其他各处兵镇,却日渐扩充,兵增粮足。

    左良玉忍无可忍,再加上福王由监国而改元称帝,对高杰等四镇有封爵之赏,而对左良玉的宁南侯,却未作进一步的解释。

    左良玉一怒之下,正式发出了清君侧的诏书,发兵回金陵。

    这一次马士英他们早已作了准备,虽然还是有点紧张,却并不太会慌乱,从容布置以拒。

    兵到九江,左良玉以年迈气愤,兵马劳损,病故于军中。

    而他的儿子左梦庚继续拔师东进,这位少侯爷既没有他父亲的威望,又没有用兵的经验,一经接触,就败得落花流水,无可奈何之下,率着余部向清兵请求保护,清兵自然是求之不得。

    苏昆生可苦了,他沿途遇到不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