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日_第十二章端实儿巷泥泥日泥日眼儿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端实儿巷泥泥日泥日眼儿院 (第4/7页)


    …”天放常想着这句话。他确信自己“不一般”但又不清楚自己到底跟别人“不

    一般”在何处。他常常想起大来娘半夜昂起头对他的凝视。她那炯炯的眼神仿佛也

    在说:“天放,你知道不知道,你跟别人不一般。可你干吗非要不一般呢?”他无

    法忘记她澄明的眼睛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无法测度它深浅的忧虑。在这院里住了没

    多久,同屋的老兵们也这么说他。他真感到了奇怪。静夜,他在被窝里,无法人眠

    ;脱光了,抚摸自己。闭上眼,倾听自己心跳。每天晚上,都去青年会,读免费的

    夜校。他觉得城里太好了,竟会有人办这样的青年会,这样的夜校。当然,他也得

    付一定的代价——每个星期天的早晨,到青年会礼堂,听牧师布道。时间,两小时。

    这两小时,要让他少赚好几斤烙饼。惟一的补偿是,当他心猿意马地坐在幽暗的礼

    堂里,听那絮叨的布道时,他能看到平时很少看得到的女学生和她们的mama。平时,

    她们怎么会到煤灰飞扬而又十分偏僻的东货场堆栈附近来遛嗒呢?哦,她们真干净。

    那脖子,那短发,那长袖的阴丹士林布褂子,那专注的悲天悯人和深重的自责自愧

    …自然还有那刚开始自豪地隆突的乳胸。他不敢靠近她们,不敢紧紧地跟在她们

    后边往外走。他竭力地从她们互相紧挨着、紧挽着、谦和而又亲热的模样里,去想

    象她们的父亲和丈夫。想象他应该时常看到的脖子、肩头、黑裙和穿着白长统线袜

    的匀称的小腿。而且拼命地想象,套上了这么洁白的袜子,又穿着那样细巧的布鞋,

    她们的脚又怎样走进她们自己家的客厅。书房或教室。他开始不安。而且很不安。

    开始后悔,后悔自己从老满堡往外走得太晚了。等她们走了,他久久地抚摸她们坐

    过的板凳,抚摸她们留下的《天国津梁》读本和新旧《圣经》。他的头一阵阵涨着

    疼。他简直不愿意走出这早已空空落落的礼堂。只有在这儿,在刚过去的两个小时

    里,他跟周围这世界是平等的。他跟她们是平等的。他可以跟她们以及他们,向往

    同样的境界,去做同样的祈求,而不受别人的耻笑。他看重这两小时。他真想走进

    她们每一个人的家,去看看她们平日到底是在怎么活着的。他想象不出。

    有一对母女俩,每次都坐在他抚摸过的那张板凳上。从她们的衣着举止和气度

    上看,肯定是个上等人家。母亲最多也就三十刚出点头,女儿却有十五六岁了。那

    微微隆起的胸前所戴着的三角形中学校徽,便是明证。他曾细细地翻看过她俩留下

    的《圣经》。在母亲用的那本里,他十分感动地看到,母亲把大段大段的圣经,用

    极工整的线条画上了精美的花边。而女儿那本《圣经》,始终像新的一样。每次走

    之前,她都用一块新的手帕细心地把书盖好。每个星期都换一块手帕。他真想跟她

    们说说话。有一次,他提前赶到礼堂,紧挨她俩的位置,占了个座位。他那样焦急

    地热烈地等待她俩,惟恐她俩会不参加这一天的礼拜。她们来得很晚。礼堂里差不

    多快要坐满了。女儿先来了。她找到座位,没坐,只是用极诧异的目光看着肖天放。

    一会儿,她母亲也来了,她悄悄在母亲耳旁说了句什么。母亲打量了一下肖天放,

    没显得那么诧异,但也久久地不人座。这使肖天放很尴尬。他不明白她俩为什么不

    人座,为什么只是站在一旁看着他,显得那样的为难,似乎又在等待。他开始不自

    在起来。因为周围的人也在用一种他不能理解的目光在打量他,责备他,无声地议

    论他。;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触犯了这个礼堂的哪一项不成文的规矩。所

    有的人都在等他做一种明智的抉择,但又不愿开口来伤害他。布道快开始了。母女

    俩还在过道里站着。女儿的诧异已变成了焦急和怨恨,并在那么多人的注视下,越

    来越显得极不自在。终于有一个坐在肖天放身后的老人,轻轻探过头来问肖天放:

    “这位先生原先就坐在这儿的吗?”他的声音很轻柔,但仍把肖天放吓了一跳。他

    忙大声回答:“我没占她俩的位置。”那老人说:“你看看,人家是两个还是三个。”

    这时,他再仔细看,在她俩身后,果然还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他这才发现,

    自己从来只注意到母女俩,没有发现,还有一位先生也是跟她们同出同进、有着非

    同寻常的关系的。他惶惶地站起来走了。他发现,当他让出位置来时,周围的人似

    乎都松了一口气。礼堂恢复了正常。

    他向后走去。短短的二十来米的过道,仿佛一条他永远也走不完的隧道。他这

    时才发现,即便在这圣洁的“天国”里,人也是分着等级的。他和他的伙伴,都只

    能坐在最后边的两个角落里。礼堂没做这样的规定,但人们自觉地这样区分了。做

    了这样的区分,大家安心。他在伙伴们低声的谑笑嘲弄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在

    坐下去前,他又朝那母女俩看了一眼。她们已安然坐下,捧起了她们至诚圣洁的经

    本,端庄贞淑地敞开了高贵的心扉,准备接受神的甘霖。而她们的那位先生,却仍

    弯着腰在一个劲儿地擦着被肖天放坐“脏”了的座位。

    他曾想发誓,再不进那礼堂了。但他没这么做。他已经看到世界远不止是一个

    哈捷拉吉里,一个老满堡和几枝二十响的驳壳枪。既然下决。已离开了哈捷拉吉里

    村边的阿伦古湖,那么就应该咬住牙闯进那不熟悉的另一面去。伸出手。迈出脚。

    回头不是岸。两头皆是道。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