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姐妹 (第2/4页)
远省的边远区,被分到迺发五手下,任独立团团长。 这些年,边境局势紧张,火药味儿大增。各垦区都奉命组建了以退伍转业官兵为主 于的武装值班团队。兼种些地。放一些羊。但以武装值班为主。统一着装。老兵也 允许带家属。营区里同样张扬着尿裤子和红内裤那样的万国旗。独立团就是这样的 一个单位。只是武器比别的值班团队更精良。独立团的于部战士穿一色的灰军服。 老兵们德称自己“二八路”包含着“又一支八路军”或“二等八路”两层意思。 多少隐含着某种自嘲和辛酸。但宋振和却看重自己的这个团和这些老兵。独立团的 这些老兵退伍前大都已有七八年以上的军龄。多数是共和国的第一批义务兵。实行 军衔制那会儿,多数受领过上士或中士衔,当过班长、副班长,有的代理过排长, 只是因为文化程度稍低了一些,年龄刚过了上限,或者正巧跟连长指导员闹了次别 扭,班里的新兵蛋子出了一档丢失武器的重大恶性事故,或者星期天去司务长家多 喝了两盅酒,惹得司务长老婆不自在了,脸红了…他们才最终没能提上干。终于 退伍转业,携家带口,奔塞北漠西,一路上屁股颠成了八瓣儿。暖瓶搂在怀里也照 样给颠碎。十六对新婚夫妻住一个废弃的大菜窖。在床与床之间架起树枝编的“席 片”再糊上泥巴,互相瞧不见,心里就踏实。至于听见了什么,嗨,还不就是那 么回子事儿!谁还不知道谁?二十六七、三十好几,胡子拉碴,一早起还得出cao, 半夜照样紧急集合。泥里水里,春种夏收。伺候老婆子坐且子。推炮车进隐蔽部。 上棉花地弯腰。把节省的苞谷粉换成粮票,给老家的父母兄弟姐妹寄去…他们集 中在独立团。过去当班长副班长的,现在只能当战士。过去代理过排长的,兴许才 给个“班头”当当。到这份儿上了,又第二次“人伍”、第二次当“大兵”不仅 让自己,而且还牵累老婆孩子,一起面对这片荒原。他们不骂娘?骂。但骂归骂, 干还照样于。太阳刚落山,嘻嘻哈哈,互相串开了门儿,找新的自在和乐子去了… …这世界,上哪儿再去找这样的兵? 宋振和真疼爱他们。 宋振和没跟苏可离婚。那时节,在五源还没时兴离婚这风气。多少年,只讲 “休妻”不讲“离婚”宋振和是革命军人,当然不再讲“休妻”但一时他又 下不了离异的决心。苏可曾哭着主动提过离。他没同意。当时五源城里正在清查各 工商户的不法行为。他和苏可的离婚,无疑会加重当地军管会对苏家的清查。苏家 跟他没仇。他不想再在火上浇油。后来他也知道,那年代里,城关保安队,因宋振 和投新四军,常找苏家敲竹杠。苏可名下的几家店铺不久便只有关门歇业。苏可也 病倒过。林德把苏可接到州府城去养病。苏可后来回五源,林德不放心,为了就近 照顾苏可,他放弃了州府城教区的优握待遇,请调到五源这个小教区。他那会儿已 经是个很有名望的主教了。他有可能庇护苏可。他觉得只要离他近一些,苏可就能 生活得平静一些。他专为苏可办了一所教会学校。他只需要苏可每周跟他商议一次 校务,其余的,他全部放手交给苏可去办。苏可开始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后来发 生的事,似乎不是他俩事先设计好的,但也不能说是他俩完全没料想过的…宋振 和原打算,等苏家安定了,再去了结他和苏可的这段孽债。后来,他被调去炮校, 负责把一种新设计的大功率火箭炮运往东北某试验场试验。路上翻车,压死了中将 军衔的一个主设计师。他立即被拘押审查。摘掉领章帽徽,押送黑山农场劳动。苏 可闻讯,带着小妹苏丛,代表苏家全体成员,去大兴安岭北麓看他。他说,他现在 想离婚了。她说,别急,等过了这一段吧。我跟老宋家也没什么仇。那会儿,宋振 和一被拘押,五源城外宋家集老宅也马上由县公安局派人监视了起来。苏家的问题 查清了,算个基本守法户。大哥的轮船公司交了公。但大哥还在轮船公司里当工程 师,兼任了县工商联副主任。他们同样不愿在宋家的这场火头上再浇一碗油。宋振 和的事查了三年。一百七十多个有关人员全被隔离起来,在黑山农场种大豆。睡通 铺。钻白烨林。有一百七十多个卫兵看守他们。还有一个十七个人组成的专案组在 等着最高方面的结案意见。最后批示下来了。给了这样十四个字:“知道了。还有 必要关着这些同志吗?”他重新戴上了领章帽徽,并且被派到中印边界的作战前线。 去前线前,他回过一次五源。对她说:“我是去打仗,不一定回得来。咱俩还是把 该办的手续办了吧。”她说:“既然又要打仗,你先安下心去打。有什么手续不能 等打完仗再办?”他说:“万一我要回不来呢?”她说:“那你就白饶我一个‘烈 属’。”他低下头,想了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