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琉璃国主2 (第3/3页)
她像个兔子似的想躲开,拼命摇头“不要,若微,这也许是我的最后一个机会了,我想在乞巧节那天献舞,也许国主会再次注意到我…” “你的脚都这样了,还怎么跳舞?”刘璃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若微,你不懂,你不会懂…”她的唇边忽然扬起了一抹笑容“还记得我进宫那年,正好满十三岁,当时正是春天,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就在阳光下微笑,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的心里再也没有别人了…” “我明白,”刘璃又有些同情起她“可是,这样伤害自己换来的恩宠值得吗?窅娘,你就是你,你要记住,在这世上,你也是独一无二的,想要引起他的注意,除了伤害自己,还有许多方法能尝试。” “我…”窅娘咬着下唇。 “我帮你,”刘璃盯着她“你答应不再伤害自己,我就一定会帮你。” 窅娘身子一颤,终于点了点头。 渔夫词 一早起来,刘璃就有些后悔昨日一时冲动夸下了海口。帮窅娘?该怎么帮啊?可是话既然已经说出了口,就不得不做了。 窅娘是舞者出身,那么自然还是干她的老本行最得心应手,可是该跳什么舞呢?现代舞?会吓死大家的。芭蕾?杀了她吧•••••• 她忽然想起那天李煜似乎对那首藏歌印象不错,那具有民族色彩的舞蹈是不是也能被他接受呢? 她记忆最深的民族舞蹈恐怕就是高中校庆时排练过的傣族舞了,当时她是被临时拉去救场的。配的那首音乐,好像是叫做什么凤尾竹••••••啊,对了,叫《月光下的凤尾竹》。虽然歌词有些忘了,但整首曲子她还记得。 当然,如果能借用几个乐师更好。可是,如果找大周后帮忙的话,必定会被她问出了端倪来,似乎不太稳妥••••••看来,还是动用一下财大气粗的姐夫的力量吧。 到李煜所在的宫殿时,刘璃看见李煜正在桌子旁写些什么。 他今天穿着一袭描金白衣,更是将他衬得丰神如玉。 “若微—参—见—姐夫。”实在不想跪啊,所以她故意放慢行礼的动作。还好,在她刚弯下腰的时候,就被李煜及时拦住了。 “你都叫朕一声姐夫了,就免了这些礼数吧。” “多谢姐夫!”刘璃大喜。 “小妹今天找朕有什么事吗?”他微微侧过头,将手中的笔放在了笔架上。 刘璃顺着他的笔望去,正好瞥见了桌子上的一幅画,上面画着一位渔夫正悠然自得地在江面上垂钓。 “姐夫,这是?”她指了指画。 “朕闲来无事,为画题词。”他笑了笑。 刘璃一下子激动起来。早听说李后主的金错刀书法举世无双,遒劲如寒松霜竹。今天可以亲眼看到,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赶紧凑近了两步,只见上面正题写着一首《渔夫词》: 狼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掉春风一叶舟,一纶虽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后主一向擅写香艳之词、伤感之句,而这种风格的却是十分少见。 刘璃呆呆地看着这首词,无端端的心生惆怅:正是一国之君和杰出词人的双重身份,导致了李煜才气横溢又优柔寡断的个性,甚至是亡国之君的命运。他完全不适合沉浮于功名利禄,而更适合乘一叶扁舟,漂流于天地之间,享受自己的快乐。 “朕这首词如何?”他嘴角噙着笑,恍若春风抚襟,一派温柔。 “姐夫才华出众,自然是—”她忽然盯着李煜的眼睛,后半句话一下子被噎住了。 “怎么了?”他有些不解。 “姐夫,你的眼睛?”她居然现在才发现李煜的左眼居然有两个瞳孔,之前一直没有留意,没想到历史上记载他生有重瞳异相是真的。 “朕生来如此,所以才取字重光。”他不以为然地一笑。 “听说上古圣贤舜和西楚霸王项羽,都是天生异相,这是一种吉相。”刘璃虽然知道为人亲和,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话捡好听的说准没错啦。 “吉相?”李煜的心里泛起了一丝淡淡的苦涩,怅然道“这样一个列强割据的乱世,吉相又有什么用呢?南有吴越、南汉,西有后蜀,北有大宋。而我••••••”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望向了远处。 他并不是无知无觉浑浑噩噩如刘禅之辈,他只是对政治没有兴趣而已。天真如赤子的人怎会喜欢政治?喜欢政治的人怎会写出如此纯粹的文字? 刘璃看了看那画,笑道:“也许姐夫的向往就是携一红颜,纵情山水,用与生俱来的才情描绘那山那水吧。” 李煜猛地扭过头,深深地看着她,黑色的眼眸内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半响,才说了一句话:“我没有选择••••••” 她明白:这帝位,并不是他的理想啊••••••奈何,命运却硬生生地将他推上那个冰冷的位子。他只属于那山那水,但这王位却属于他。 “好了,还没和朕说你到底有什么事?”李煜将话题带离。 刘璃转了转眼珠:“我想向姐夫借几个乐师。” “哦?”李煜似乎被挑起了兴趣“做什么用?” “这个,现在不能说,总之姐夫一句话,肯不肯借?” 李煜微微一笑:“小妹你想要的,我怎么会不给。” 刘璃虽然觉得他的话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就没有在意。谢了圣恩之后在出门前又不忘加上一句:“别告诉jiejie哦。” 在李煜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又笑着朝他眨了眨眼:“这是秘密哦,姐夫。” 那笑容犹如一粒小石子,落入他的心间,荡起了一圈淡淡的涟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