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神影纷纷向洛大唐乘风录 (第3/3页)
能让他感到一阵无法说出口的空旷,就仿佛一位长居山洞 的侏儒,却突然间闯入了一座巨人的城市。在他身边的洛秋彤见他脸色异常,赶忙一个箭步来到他的身边,用手轻轻扶住他的手 臂,轻声道:“悲秋,你的伤势师傅有了反复,为何脸色如此苍白?” “不,我没事。只是这条大街实在太过宽阔,我一时之间有些头晕。”祖悲秋喃喃地说。 在他们身后入城的天山弟子们听到祖辈球的话,都笑了起来。 “当年我为了投奔天山派,从滑州先到长安,从长安再到沙州,看到朱雀大街,也是这幅德行。不过当时我可才只有十三岁。”众 天山弟子中生性最诙谐的风横江笑道。 “洛师姐,你这位前夫婿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长到这么大居然在天街上感到头晕。“娇小玲珑的天山女弟子容可盈眯着 眼笑道。 “在下一直在益州祖园居住,这还是我生平第一次出门这般远的。”祖悲秋连忙解释道。 “祖园?是哪个县城?我从未听过。”走在最前面的冯百岁回头问道。 “那个,是…”洛秋彤苦笑了一声“是他家里人造的一座园林。” “噢!”众天山弟子恍然大悟地一起点头。 “你说你一直住在祖园,到底住了多久?”容可盈又问道。 “呃,三十…。三十年。”祖悲秋缩了缩头,低声道。 “啊?难怪洛师姐要离家出走,换了是我也要跑。你怎么能在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呆上三十年,那岂非闷也闷死了?”容可盈尖叫道。 “可盈!”冯百岁再次回头,狠狠瞪了她一眼。 容可盈吓得一吐舌头,缩回到了一行人的最后方。 洛秋彤和祖悲秋互望了一眼,都感到一阵尴尬,同时将脸侧过去,不敢再看对方。 “哈哈,各位看看前面是什么?”天山弟子中眼睛最亮的厉中廷突然大声道。众人随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一座平地起三层、红砖 碧瓦、橘黄梁柱、青旗飘舞的豪华酒楼巍然屹立在众人面前。 众人都是一阵扫兴。“厉师兄,你整天想的就是喝酒,看到酒楼也不用叫得如此响亮啊。”容可盈不满地说。 “你当这是普通的酒楼吗?”厉中廷一指酒楼前的招牌“看看上面写得是什么?” 众人仰头一看,哗的一声同时惊叫了起来。 “这不是李白亲笔题过字的酒楼吗?”容可盈兴奋得满脸红晕,激动地说。 “看到这个招牌,你们是不是心里面有个声音在响?”厉中廷说到这里,从怀中拿出一个青瓷葫芦的小酒瓶,竖起食指在瓶身上连 敲数下,发出悦耳的金石之音。 “忆昔洛阳董糟丘,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山子弟们和着厉中廷敲出的韵律,拍着手掌大声 唱道。 走过董家酒楼(后来的谪仙楼),再前行数十步,已经来到洛水之畔。在众人眼前就是赫赫有名的天津桥。在隋朝之时,这座有 着天河津梁气派的天津桥仍然是一座可以开合的浮桥,以便于皇帝的龙舟穿过。后来洛阳屡经战火,又经过数次大水的洗礼,此 桥经过数代的重建,此时已经和以前横跨重津渠的黄津桥合二为一,成为了长五百步的多孔圆弧形拱桥,气派更加恢宏壮丽。 凭桥俯瞰洛水,绿水飘荡,银波粼粼,沿岸细柳如丝,槐杨吐绿,凉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祖悲秋站在洛水之上,痴痴地望着 水上来来往往的渡船,一是之间忘记了和众人一同前行。“天河津梁,名不虚传,这里的确是不同一般的美景!”祖悲秋兴奋地说。 “悲秋,快点来吧。我要带师兄弟和各位姐妹到永泰坊我洛家的湘江别院中休息,养精蓄锐,好准备今晚的论剑大会。”洛秋彤轻 轻一拉他的衣角,轻声道。 “洛师妹,没关系。你这前夫婿第一次来洛阳,自然要让他过过凭栏而望的瘾头,如今时光尚早,我们便在陪他再呆一会儿。”冯 百岁笑道。 “看他的模样,就像是个刚刚被救出来的死囚,什么东西看起来都格外稀奇。”容可盈忽然轻笑着说。 就在这时,天津桥北一阵喧哗,几名金盔金甲的金吾卫士当先开道,将天津桥上的行客统统推搡到一边,接着几名皂衣玄服的壮汉 挟着一名浑身华服的老者跌跌撞撞地穿过天津桥,来到了桥南的洛堤之上。 祖悲秋随着被推挤开的人流踉踉跄跄地退到桥下,转头奇怪地问洛秋彤:“他们在干什么?”洛秋彤刚要说话,只听到桥南“扑 哧”一声响,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顿时横空飞了起来,高高蹿出围观的人群,正好落在祖悲秋的面前。 祖悲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颗人头,愣了半响,才蹲下身,用双手捧起人头一看,顿时想起这个人正是刚才北押解到桥上的那个华 服贵人。桥南金吾卫的首领分开人群来到他的面前,从他的手里将人头一把拎了过来,道了声:“有劳了。”转回身,重新走进 了刑场。祖悲秋张口结舌,挣扎了几下,双眼一翻,顿时昏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