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魂(易容)_第九章长恨道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长恨道姑 (第6/9页)

单薄。

    他虽佻达,却不莽撞,几经思虑,觉得有几件事必须先做:

    第一:所谓“几个异族人”究竟是何来路?企图何在?目下在何处落脚?人数究竟有多少?

    第二:蔡昌义的行踪必须先查清楚,如果已被“九阴教”所掳,应该先救人,然后设法与“金陵五公子”聚齐。

    第三:“九阴教”教主是否仍在那座庄院?自己走了以后,她采取何种行动?她曾传谕通知“玄冥教”的人会商对付他们华家之策,眼下的情势又如何?

    第四:他对司马长青的案情,大体上固然已经明白,但因“玉鼎夫人”语焉不详,譬如碧玉小鼎为何会被“九阴教”教主盗用“九阴教”教主又如何与“玄冥教”的人勾结行凶等等关键,仍是想它不通。如有可能,他想见一见“玉鼎夫人”或是与贾嫣师徒恳切地谈一谈。

    因之,他投店,他漫游,一来是避免为“江南儒医”招来祸患,二来也是为了隐秘行踪,保持行动的灵活。

    他更为几件必须要办的事安排了次序:

    想见“玉鼎夫人”倒不急,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查探“九阴教”的动向最好是在晚上,免得打草惊蛇,让他们提高警觉。

    目前以追查“几个异族人”为宜,顺便亦可逛逛金陵,留神一下“金陵五公子”可曾无恙归来?其中包括蔡昌义在内。

    他心思缜密,半日之间,好似成熟得多了。

    此刻,他信步漫游,东张,西望,来到了江干下关。

    金陵眼下是明朝的都会,也是水陆码头。下关一带,车马不绝,商旅如潮,另外有三多,那是镖局多、客栈酒肆多、茶楼楚馆多。

    这下关一带,其繁荣不下于城内夫子庙,大街之上,除了商贾行旅,船夫脚衙之外,到处可见高一头、阔一臂、横眉瞪目的好汉,这些人横冲直闯,斗殴滋事,如同家常便饭,公门的捕快,只要不出人命,竟也视若无睹。

    华云龙在那熙来攘往的人丛中转了一转,不见特殊扎眼的人物,便向一座不大不小的茶楼踱了过去。

    一个茶博士迎了上来,哈腰打躬道:“少爷请,楼上有雅座。”

    华云龙将头一点,登上二楼,选了一个临窗的位子。

    茶博士急忙搬动桌椅,阿谀道:“嘿嘿!这窗口面临长江,空气清朗,比雅座更好。

    爷!您喝什么茶?”

    华云龙信口言道:“普洱。”

    茶博士干笑一声,道:“您老来自滇边吧?嘿嘿!其实‘普洱’不如‘武夷’,‘武夷’不如‘君山’,‘君山’不如‘龙井’。‘龙井’的‘毛尖’,那才是茶中珍品。爷,您老泡一杯‘毛尖’试试如何?”

    华云龙目光一抬,笑道:“你对茶很有研究?”

    茶博士微微一怔,哈腰道:“爷夸奖。”

    华云龙脸色陡沉,道:“我要普洱。”

    茶博士又是一怔,蹑嚅道:“这…这…”华云龙朗声大笑,道:“这什么?普洱缺货,是么?”

    茶博士一脸尴尬,连连作揖道:“是,是,普洱缺货,爷海涵。”

    华云龙大笑不已,道:“既然缺货,何须饶舌,你倒很会做生意。”

    茶博士满脸通红,垂目道:“大人不记小人过,爷见谅。”

    华云龙轻轻挥手道:“去吧,随便什么茶,我都喝啦!”

    茶博士想不到他如此好说话,抬目一楞,随即哈腰告退,匆匆下楼而去。

    这一刻,楼上的茶客均纷纷向他望来。

    一者是他劲装佩剑,体形伟岸,目光熠熠,英气逼人的缘故,再者,为了选一杯茶,他竟调侃了店伙一顿,旁人只当他寻事惹非而来,因之格外惹人注意。

    须知白昼饮茶,大半俱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这种人不但喜欢起哄,而且专门好称英雄,强替别人出头,美其名曰谓之打抱不平,不料华云龙随和得紧,仅是打个哈哈而已,那就不免令人失望了。

    华云龙气派极大,目光在众人脸上一转,便自去望窗外,悠然自得地欣赏那浩瀚的江水、往来的船只。

    “二哥,此人身手不弱?”

    另外一个清朗声音道:“嗯!此人英气朗朗,神仪内蕴,是个内家高手。”

    粗哑的声音又道:“如能得他相助,那就用不着悄悄的回去请人了。”

    清朗的声音低声斥道:“三弟莫非糊涂了?咱们与他既无一面之缘,又不知他的底细,你怎会忽然兴起这种念头?”

    粗哑的声音低声一叹,道:“救人如救火,咱们已经耽搁一天了。”

    华云龙虽在眺望江景,但他乃是有为而来,两人的谈话,他听得一字不漏。

    他出身云中世家,生就一付侠义心肠,蓦闻“救人如救火”心中不觉一震。

    就在这时,茶博士端来一壶香茗,他回过身来,啜了一口,趁机朝那声音来源望去。

    但见茶楼一角,面对面坐着两个三十左右的汉子,其中一人虬须绕腮,颊上老大一条刀疤,另一人体形瘦长,眉心一颗黑痣,两人同是短装打扮,身带兵刃,但却风尘仆仆,戚容盈面,一副焦灼不安的神情。

    他朝两人望去,那二人也正向他望来。

    华云龙并无以貌取人的习气,目光一触,顿时微微一笑,道:“两位兄台若不见弃,何不移驾一叙?”

    因为一句话,已激起侠义的心肠,他竟忘怀了此行的目的,主动招呼别人了。

    两个汉子犹豫了一阵,终于端起茶具,走了过来。

    瘦长汉子抱拳一拱,道:“区区骆振甫,这位是区区三弟,姓马名世杰…”

    华云龙还了一礼,肃容道:“在下白琦,两位坐下谈。”

    这是他暗中的决定,凡遇未明底细的人,一律暂用假名。

    骆振甫与马世杰道了“久仰”分别在他两侧落坐。

    华云龙开门见山,接着问道:“在下听两位兄台言讲‘救人如救火’,但不知何人有难?因何有难?若不见外,在下愿闻其详。”

    此话一出,骆、马二人面面相觑,不觉愣然。

    华云龙“哦”了一声,微微一笑,又道:“在下鲁莽了,在下理该表明态度,以免二位见疑。”

    骆振甫暗暗忖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