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mdash;mdash (第4/4页)
叫来,叫来干什么,我心里其实没个准儿。 哪想到,张国庆一进我办公室,就吓得哭哭啼啼起来,一边可怜兮兮地哭诉道:"局长,把她抓起来吧,是她把黄依依害死的…"后来,我们审问那狗日的女人,才知道,那天黄依依进厕所时,她正蹲在里面,听有人进来她还主动招呼了一声,外面也客气地回应了一声。 两人虽然见过面,认识,但声音是不熟悉的,尤其就这么随便招呼一下,更不可能辨识对方。 可以想,如果黄依依当时听出是她,一定会拔腿就走。 走掉了,就躲过了劫难。 但这只是假设,事实是黄依依没走,于是,两人狭路相逢。 听她狗日的自己说,当时她一见到黄依依,心里头就冒出鬼火,嘴上就不干不净地骂了一句。 黄依依没有骂她,只是叫她嘴巴放干净点,说着就往厕所里钻,显然是不想跟她过招。 但她没有就此罢休,还是站在门口,用身体把门挡住,继续说一些难听话。 两个人,客观地说,黄依依是肇事者,对方是受害者,心里窝着火,见面骂几句可以理解的。 所以,黄依依还是比较克制,不回嘴,只是做出侧目不屑的神情,后来甚至闭了眼,任凭她胡说,只当没听见。 骂她不听,骂着也没趣,所以她准备走。 听狗日的自己说,她在决定走时,看黄依依紧闭双眼的样子,心里很想甩她两个巴掌,但还是不敢,怕激化事态。 她本想就这样走掉的,但抽身时,弹簧门推她的力度让她想到,可以借门自动弹回去的力量打她一下,来解解心头之恨。 于是,她特意把门拉开到底,让弹簧的回力处于最大,然后她突然把手一松,门跟着就劲头十足地弹回去。 当时黄依依是闭着眼的,哪知道躲闪,一下被撞个正着。 狗日的听黄依依被撞翻身,感觉是占了便宜,得意地走了,哪知道黄依依已经被她推落生死崖,生命正在飞速地往尽头冲去。 同时,她自己也跌落了悬崖,只是在坠落的过程中,侥幸地被一棵树勾住,得以苟活了三个年头。 为此,她又付出了死不瞑目的代价:孩子他爹张国庆坐了牢,幼小孩子从此变得无爹无娘,无依无靠。 无疑,如果她不苟活这三年,张国庆肯定是不会被牵连进去的,那样她孩子起码还有个爹。 但这仅是假设而已,事实是她苟活了三年,待事发后,张国庆的形象已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虽可以排除他元凶的嫌疑,却不能排除他包庇凶手的嫌疑。 这足以叫他去尝尝铁窗的滋味。 张国庆是个可怜的人。 客观地说,他老婆也是个可怜虫。 只是我无法可怜她,她毁掉了黄依依,差点也毁掉了我的前程。 好在后来陈二湖一下顶上来,把黄依依未竟的事更好地完成了,从而替我化险为夷,我也只是有惊无险。 说来也奇怪,以前老陈在破译上并不拔尖,但自黄依依死后,他像得了死者的仙气,一下变得出类拔萃,频频干出惊人之举。 老陈还健在吗?他的身子骨可没我硬…老陈已不健在,他是1997年春天去世的,至今已告别我们7个年头。 一般的人,在去世这么多年后,肯定已经有缘登上701近年来一年一度的解密名单。 但老陈不是一般人,他是破译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里到外的见证人,曾先后在几个处当过处长,有的处还几上几下,破译局的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真真假假的内情和机密,都在他漫长而丰富的经历中、史料里。 可以不夸张地说,他的解密,意味着大半破译局的秘密将被掏空。 也许,正因如此,解密名单公布了一次又一次,他都"名落孙山"。 因为没有解密,我有关他的"明访暗察"工作,只能陷入僵局。 僵局却在701去年的解密日——2002年10月25日,不期而破。 这一天,我有幸见证了解密日这个奇特的日子的"样子":从上午8点半钟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到701档案室窗台前,向值班同志出示一份通知单,然后领了东西就走,整个感觉似乎跟到邮局提取包裹没什么不同,稍有不同的无非就是在这里的交接过程中,双方的态度要亲善、友好一些,但也仅此而已。 在零星的来人中,我注意到一个拄拐杖的人。 他显得很年轻,四十来岁,按说正当是干事业的大好年纪。 但是两年前,他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眼疾,一夜间世界在他眼前变成漆黑一片,如今虽经多方治疗,依然是白茫茫一片,走路还需要拐杖帮助,更别说什么工作。 他就这样离开了——白茫茫地离开——701。 说是离开,其实离开的还没留下的多,比如他的青春、才干、友情、恩爱等,还有他在此12年间所有的收发信件、日记、资料什么的,都留在了这里面。 有的是永远留下了,有的也许是暂时的,比如那些信件日记资料什么的,今天他就可以如数带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